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文萃 > 正文

听苏州评弹

发布时间: 2009年11月06日    作者:刘建芳  

   在“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苏州,我在其中的一座古典园林——耦园里面的一座书楼里,听了一回苏州评弹。
  “耦”,古时两人耕种的一种解释,“耦”、“偶”相通,寓有夫妇归田隐居之意。走进耦园这座在清初时一位高官携妻隐居的私家园林,可以感觉到它的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和写意,书楼就在这样南方园林特有的幽雅的氛围中包围着。
  书楼的门、窗和屋项都是雕花的,很有典雅气息。走上楼梯,看见一男一女两个评弹人已坐在楼上正房的一张黑色桌子前面了,背景是挂在墙上的一张画有青竹图的苏绣,两边还有对联。男的约有四十多岁,穿褐色长袍,着黑色步鞋,头发向后梳着,手里拿着一把三弦琴;女的约有三十多岁,脸上涂着胭脂口红,虽然浓了一些,但配上那一身浅绿色的旗袍,怀抱里一把琵琶,“淡妆浓抹”的端坐在那里,让人很想多看上几眼。
  女的看见我们在前面坐定了,柔柔地说了句欢迎的话,我虽然听不太懂,但知道这就是那吴侬软语了。果然,那男的接着说,首先弹一首《枫桥夜泊》给大家听,话音落定,那女的用纤纤手指轻轻一拔琵琶,男的用三弦琴和之,开口用一种似唱非唱似说非说的语调说唱开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菇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确是抑扬顿挫,感觉那乌啼声、钟声,配上那琵琶声、琴声、和那女的婉转的和唱声,声情并茂,别有韵致。那男的在软绵绵的语调中还带出了一种沧桑感,动人心魂,好象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从前。
  我对苏州评弹是向往已久的,但面对面的听还是第一次,它确实和我们的另一种“国粹”京剧不同。京剧讲究的是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念唱,我感觉京剧太正规,听起来也要很认真很费神,不太适合我。但苏州评弹这很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东西,却陶醉了我,能让我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去听去品尝。后来,那女的唱了一曲《杨家将》,在急促的弦琴声和高吭而婉转的弹唱中,营造出了一种历史的气氛,一阵金戈铁马的声音也从耳边纷至沓来,我记得听得最津津有味的那一句:“杨宗保挺着一杆金枪向穆桂英冲去”。听到紧要关头,却戛然而止。但评弹的概念此时却非常清晰了,我不由得想到了诗人杜牧、柳永,他们陶醉在这秦淮河的灯影里,沉迷在杨州梦的幸福里,浸染在吴侬软语的温柔里,宁愿十年一觉也不想醒来,古代的文人,生活得真是风流快活,潇洒自在啊。
  弹完了几曲,那女的说要我们客人给了钱才会继续弹的了,二十块钱一段或一首。有些客人听到要给钱就起身走了。我却兴致昂然,一点也不感觉到这评弹和钱挂上勾是什么扫兴的事。我想,一边听着评弹,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向台上散放些碎银子,时不时地喝彩着,这不正是古时候那经常出现的评弹场面吗?我马上掏出二十元钱,又听他们弹唱了一首毛泽东的诗词《蝶恋花》才离开。
  苏州评弹的魅力,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

(作者系市政协机关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