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 正文

讲述古文字背后的故事 杨永善师生中国古文字书法展开幕

发布时间: 2017年07月15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文/记者周蜜、梁东麒 图/记者赵学民  

   25_s.jpg

    艺术家简介 杨永善系香港居民,祖籍中山北台,曾在中山就读于北台小学、曹边小学、卓山中学等学校。 1965年他考入香港理工学院(现为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系,期间一直跟随香港中文大学著名古文字家冯康侯学习甲骨文及金文,"这是我极为喜欢的学科。"杨永善教授说。从此,学习和研究古文字就成为杨教授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杨永善又跟随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刘思浩学习颜真卿楷书及小篆,也曾专程前往广州拜访著名隶书大家吴子复学习"礼器碑",由于成绩优异,他被聘为书法教师。 2009年,他到上海金城学校学习古文字,2013年,他得到中国社科院天文考古学家冯时先生的直接指导。杨永善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上海金城文物艺术专修学院中国古文字书法教授、艺术品高级鉴定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香港兰亭学会会员。

28_s.jpg

展览现场

  ●展览:“杨永善师生中国古文字书法展”

  ●地点:中山市文化馆

  ●展期:7月14日至7月23日

  7月14日,祖籍中山的香港人、《中国古文字书法教程》编纂者杨永善携学生马静、李卉在中山市文化馆举办展览,用书法作品首次在家乡系统展示中国古文字的大美之道,讲述古文字背后的故事。

  本活动由中山市侨联、香港中山社团总会主办,中山市文联、中山海外联谊会、中山市海外交流协会、中山市文化馆、香港香山会所、上海金城文物艺术专修学院联合协办。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丽娴,市政协原主席林藻,市关工委主任韩泽生,中国社会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金海,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彭适凡以及各主协办单位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7月14日下午,杨永善师生、王巍、唐金海、刘钊、彭适凡等专家学者还与我市书法家、古文字研究专家等举行了分享交流会。

  展览展出了杨永善及其学生的80多幅作品,以上古为根,下延各派大家风范之原则,为中山广大书法爱好者和热衷于艺术的群众提供了难得的文化交流机会,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古文字打开了一扇窗口。

他填补了国内古文字研究的空白

  杨永善自小工诗古文,究心理学,精书法,尤以甲骨文、金文、鸟虫篆独具特色。

  1962年,他从长沙交通学院水利建筑系毕业,寒假回到香港,因为实在放不下书法这个个人喜好,他决定到香港岭海艺专绘画系深造班,由此与古文字结下了终身的缘分。

  对于古文字的研究,杨永善坚持了50多年,并形成系统的古文字研究体系,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在秦朝以前的文字才算古文字,而古文字也有自己的时间界限。甲骨文,又称“契文”、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它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比如当时打战基本上都会用甲骨文占卜,有时候为了准确度还会连续问同个问题22次。”杨永善说,他还专程去河南安阳,即甲骨文出土地,参加当地举办的有关甲骨文的展览。他认为研究甲骨文不应该仅停留在文字上,还应该贯通历史去学习。

  杨永善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界关注。复旦博士生导师、石鼓文专家唐金海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朱顺龙、刘钊教授都曾在国内多个学术场合极力推荐杨永善的研究。复旦大学的胡志祥教授更让自己的研究生张翠、邱玉婷同学协助杨永善编撰书法教程。金城文物艺术专修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考古学家、金石鉴定专家彭适凡教授也亲自指导并润饰文稿,《中国古文字书法教程》初稿终成。

  杨永善告诉记者,这本《中国古文字书法教程》目前在审稿阶段,将在北京出版;另一本《甲骨文书篆》也即将在上海出版。

研究古文字的价值在传承

  杨永善介绍,对《中国古文字书法教程》,他前后编写达五六年之久,虽五易其稿,但内心仍感惶惶焉。他希望能抛砖引玉,将古文字传承下去。

  为何要花如此大的力气去编纂一本古文字的资料?杨永善认为这是一个国人的责任。

  杨永善告诉记者,在编撰教程时,他花了很多时间在介绍中国汉字的起源、发展与演变上,这种背景资料对古文字传承意义重大。“我觉得学习古文字,要先知道古文字的发展过程,了解它的历史,这才是最重要的。”杨永善说,学习古文字先要知其根源,知其发展过程,了解它有540个部首,通过书籍的学习慢慢地认识这些字。编写教程书的大部分过程都是整理工作。结合他自身对于甲骨文的研究,他查阅的参考书目达到171本。

  古文字文化的弘扬,在当下更具意义。杨永善说,他本人常居住香港,习惯使用繁体字。近年来网络上一些关于繁体字和简体字的讨论,引起了他的关注。“当中的许多观点过于片面。”杨永善说。比如网上所说的简体字的 “爱” 字没有了“心”,觉得在意义上有所缺失,这种争论是没必要的。其实“爱”字,在古文字里也有“无心”的形式存在,这在许多考古资料中都有记载。 同样,“万”字在西周时期就是这么写,而非繁体字,且多用在当时的军队文书中。

  杨永善说,从古至今,文字作为传递信息的符号存在,无论简繁都有其积极意义。而古文字的研究能从根源上去了解字的来源和造字最早的思维所在,挖掘文字背后的故事。传承下去,才是研究古文字的价值所在。

古文字中蕴含艺术大美

  书法讲究线条之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线条。但鲜有人知,现今使用的线条其实是从古文字演化而来,杨永善和他的学生们都认为,古文字中蕴含着艺术的大美。

  参展本次书法展的杨永善学生李卉认为,从青少年学习文字的角度来说,古文字或许更为启蒙儿童所接受。“学习古文学要从根源开始,知道它从何而来。书画同源,我们的文字首先就像一幅画,最后慢慢演变成现在的方块字。”李卉说,中文是 “看”的文字,即使没学过中文的外国人,看到“山”的古文字也知道这是“山”字,每个古文字的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

  李卉认为,文字的演化史是拟人化的,她认为文字的演变就像从小朋友到青少年再到成年慢慢成熟的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用的简体字已经是成熟阶段了。让小孩子去观看、学习甲骨文,可能比直接去学习楷书更容易。”她说,“我们成年人已经学习了简体字,再去学习古文字可能会觉得生涩难懂。但是小孩子多数还是一张白纸,我们要引导他们对古文字产生兴趣,让他们去探索、去接触,自发地了解古文字。”她认为,学习古文字最重要的不是学会这个字怎么写,而是了解字背后的文化意义,以及古人为何要如此造字。

  杨永善的学生马静谈到,只有我们中国有这种最美的形式——书法。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大美之道,通过书法这种形式,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历史。杨永善教授也肯定了青少年学习古文字的必要性,他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能将古文字这种传统文化传播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