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 正文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建议,提升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质量

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17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综合  

    两会进行时之提案

    提案名:

    《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质量的建议》

    提案人: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

    中山市河道纵横,河网交错,属于珠江河口区网状水系,素有“岭南水乡”之称。据统计,除了西江水道、鸡鸦水道、小榄水道、横门水道等主要江河水道外,全市共有内河涌1041条,总长度约2016公里,水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水环境承载压力日趋加大,水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河涌水质恶化、黑臭现象,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致公党中山市委会提交《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质量的建议》,建议进一步提升中山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质量,切实消除黑臭水体,持续改善水环境。

    在2017年7月下旬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是否能够打赢,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否能够取得决胜。城市水环境质量是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中山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大中山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力促整治工作提质增效,在现阶段具有现实而紧迫的意义。

    问题和现状

    部分河道发黑发臭、垃圾漂浮问题依然突出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在建议中指出,近年来中山市直面水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治水工作方案,但治水的科学性、系统性存在不足,治水工作缺乏科学长效机制,系统治水思维还有待进一步树立;另一方面中山市已成立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加强对各部门的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但统筹协调推进全市水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够,“九龙治水”的格局仍未改变,尚未形成有效的治水工作合力。

    在治水工程体系方面,近年来市镇两级投入巨资开展雨污分流、河涌整治等治水工程,但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工程体系,致使工程效果未充分显现,主要问题包括:截污不彻底,部分污水管网与河涌相连,特别是村镇一级的内河涌,村民生活污水直排河涌的情况比较普遍,影响污水收集效果;工程建设质量不高,老旧小区、城中村、商铺等还存在大量的错接、漏接、混接、改接等情况,雨污混流情况比较普遍;养护工作跟不上,工程建设阶段力度较大,但建成后的管理和养护不到位,因此出现部分管网破损、下沉、堵塞等情况。此外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在建议中指出非法排污屡禁不止以及考核机制不全、问责不足两大问题。

    建议

    河长制扩展延伸到全市1041条内河涌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建议,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治水合力,健全工程体系、提高治理成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监管能力,加强监督考核、完善问责机制,进一步提升中山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质量,切实消除黑臭水体,持续改善水环境。借鉴浙江省“五水共治”以及上海市“三水行动”等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全市治水工作的科学统筹与综合协调,将治污、治涝、节水等工作有机统筹结合。

    为切实解决“九龙治水”问题,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山市治水工作的组织领导,配足、配专、配强治水人员力量,在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统筹使用,统一协调、督导和推动全市治水工作深入开展,形成部门工作合力,提高治水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真正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同时建议进一步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前沿技术,对现有在线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拓宽监控对象范围,除增加监控企业数量外,还应将主要入河排污口纳入监控范围,同时要实现环保、水务、住建等涉水执法部门监控数据的资源共享,提升综合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

    此外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建议实施河长体系全覆盖,将河长制扩展延伸到全市1041条内河涌,以及辖区内的所有湖泊、水库和山塘,确保每一条河涌、每一个湖泊、每一个水库、每一个山塘都有责任人,实现市域流域河长体系的全覆盖、无死角;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河长的治水责任、水质目标和时限要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