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用干部“担当精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中山市以干部修身引领全民修身
发布时间: 2014年04月14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吴春燕  

  在广东省中山市竹苑派出所管辖的竹苑社区,有一间以民警名字命名的“振伟警务室”,这是竹苑派出所教导员麦振伟生前工作的地方。2012年3月,年仅41岁的麦振伟在身患肝癌晚期的情况下,向家人和同事隐瞒病情2 个月,坚守工作岗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牺牲在他从事了19年的警察岗位上。心怀百姓、恪尽职守的麦振伟,成为中山全民修身行动中出现的好干部典范。
  2011年9月,中山在全国试水全民修身行动,并启动了为期5年的领导干部尚德养廉行动,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成为全民修身行动的先锋和表率。目前,中山正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全民修身行动。
  ●破题:官员言行有了纲领指引
  在启动全民修身行动之初,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就表示:百姓要幸福,干部先吃苦;全民齐修身,干部要先行。
  在修身行动中,不仅是传授者,更是学习者。修身行动启动后,中山市主要领导首先带头走进了烟洲书院修身学堂,与当地居民一起,听“广东省百名好父亲好母亲”讲行善经历,听“广东省十大铜婚好夫妻”分享家庭和谐之道。市委常委、火炬开发区党委书记侯奕斌也走上机关修身学堂,和全区机关干部一起学习和分享干部的修为。市妇联主席陈江梅走进社区,在城市论坛上与广大居民一道交流和体验邻里和谐……从厅级干部到处级干部,从镇区书记到社区书记,修身行动迅速在中山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队伍中铺开。
  “我是党员干部,我不带头谁带头?”李晓光是中山健康花城小区党支部书记,在开展修身行动中,该党支部组成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多年来一直带领众多小区业主践行公益。
  经过3年探索,如今中山各机关都设立了修身讲堂、修身学堂、修身国学讲座等载体,修身已经蔚然成风。中山公路局原局长邓杰钊表示,这些年他获得不少荣誉,包括一些国家级的荣誉。“但我认为最高的荣誉是市直属机关工委颁发的‘藏书之星’,让我倍加珍惜。”
  2011年底,中山在国内率先出台了《领导干部道德行为指南》,作为领导干部尚德修身的纲领性指引,从政治品质、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五方面对官员行为进行规范,促进广大干部从政作风的改变。据统计,2013年全市受理信访举报违纪违法案件同比下降26.5%。
  ●机制:干部晋升提高“道德门槛”
  “一个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何时何地都要鲜艳。工作表现100分,但回到家里或在社会上只有50分,也不合格。”中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直属机关工委书记谢广升告诉记者。8小时内外的表现,都是干部修身的重要标尺。
  在中山市公安局,每一期干部培训先从修身课开始。该局政治处副主任方正纲介绍,他们通过评选“每月一星”,让优秀个人和集体走上讲台,以榜样的力量为干部修身。活动以来,该局先后涌现了生前6小时仍坚守岗位的 “全国最美警察”麦振伟等一批先进典型。
  2013年8月,中山血库告急,库存血量只够维持全市临床用血四五天的量。得知这一消息后,中山市直属机关工委向机关单位发出了献血倡议。“办了4场献血活动,共有400多名干部参加。”中山市直属机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谭旭光回忆称,那踊跃的场面感人至深。
  除了干部自律,中山也将德的考核纳入干部考核中,也制定了官德裁量的制度。2012年9月,《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测评体系》出台,对官德的考核细化到“带头参与公益、捐助等活动,志愿服务平均每月不少于6小时”等。
  如今,中山对干部晋升的官德要求也更加严格。组织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选拔干部强调在“德才兼备”的基础上,增加了“以德为先”的标准,把“干部尚德养廉行动”的测评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干部晋升的重要依据。
  ●善治:架起联系群众“连心桥”
  在中山,干部修身不是一场考试,关键还要看实践。
  中山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谭培安不仅要求开展全警修身,也先后推出了“全民治安”“全民消防”等系列“全民”活动,并在全国率先创建“无医闹城市”“无三害城市”等,让干部带头创建,群众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山西区党工委书记关瑞麟率公务员义工队成员在当地摆摊,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为当地居民解决难题。由关瑞麟任队长的西区公务员义工队,2012年初成立至今已发展到320名队员。他们每月第一个星期六都要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总时数已超两万小时。据统计,全市共有86个机关部门成立了机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公务员义工人数达3000多人。“公务员做义工,架起了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关瑞麟表示。
  中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彭晓新表示,中山全民修身在5~8年内将实现社会力量的自觉参与,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探路。
  干部有担当,才能为百姓谋幸福,才更能得到百姓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