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13岁小队员宣誓“时刻准备着”

发布时间: 2014年04月22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泽丰禹媚  
  路边这一大片田地就是突击队员们当年劳动的地方。记者 缪晓剑 摄

  车窗外的凉风习习吹来,夹带着阵阵的田野乡间气息。昨日上午,在民众镇宣传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驾车来到民众镇沙仔村平一三围。59年前,这片土地诞生了一支辉煌的队伍--中山青年突击队。他们挥洒青春的血和汗,获得毛泽东的肯定,更被毛主席称之为"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四最"青年。

  ■昔日低沙田俱往矣
  沙仔村平一三围,河网密布,蕉林婆娑。
  沙仔村村委会委员卢惠林早早就候在村口。他领着众人走了一小段路后,让大家在一片蕉林旁停下。“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中山青年突击队59年前艰苦奋斗的地方。”卢惠林指着附近一大片土地说道,这近千亩土地都曾流淌着突击队员们的血和汗。在村委会工作多年,对于中山青年突击队的历史事迹,卢惠林可谓一清二楚。
  明媚的阳光下,一片片蕉林随着微风翩翩起舞,一口口鱼塘虾塘里的鱼儿虾儿在水中嬉闹玩耍。花木场里,花儿与树木在初夏里焕发着青春活力;草皮场里,绿油油的草儿告诉人们这里风景独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59年前,这里是一大片低沙田。由于地处中山市东北珠江河流出口,标准水位在负0.4米以下,这里自然条件极差,每年早晚两造均遭遇积水内涝。在条件恶劣的土地里,人们只能种植水稻、甘蔗、番薯和花生等传统农作物,虽然辛勤但收成一般。59年后,这里的土地面貌已焕然一新——还是同样一片土地,但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这里不再是过去传统的农业耕种,而是走上了一条现代化农渔业的道路。
  ■青年突击队精神今仍在
  没有科技没有现代化的艰苦年代,农业生产靠的是人。
  沙仔村平一三围即原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仅有农家125户,劳动力230人左右,稻田近千亩。
  1954年冬,新平乡久旱未雨,咸潮肆意侵袭。如何发挥农业合作社的力量,带领社员们战胜自然灾害,获得农业丰收,这是一个大的问题。而此时最为紧迫的就是,要在80天内完成6000艇泥的挖掘任务,挖河泥来堆高低洼地,以解除咸潮对早造生产的威胁。
  这一任务相当艰巨。社里每天出工的人数只有30来人,远未能完成生产任务。团小组长梁碧南提议,以团小组为核心,组建一支青年突击队,采用“常规战”与“突击战”相结合的办法,在生产繁忙和薄弱的时候,充分发挥青年突击队的作用,完成艰巨的任务。
  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响应。1955年春的一天夜晚,青年突击队成立了。会场上,士气昂扬,36名青年集体签名,入队宣誓:“为革命时刻准备着:突击……”队员中,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不过25岁。梁碧南被推选为队长。
  田地缺肥,他们堆禾杆积肥料;为防止农作物冻坏,他们深夜里冒着严寒到田里给农作物盖禾秆、打包。队员们还积极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大胆使用新型的除草农具,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使得农田增产增收……
  59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依然流传着青年突击队的故事。沙仔村也在筹备着,于2015年在三围建成一个“‘四最’主题公园”,将这些催人奋进的故事和精神流传下去。
  而更让人关心的是,这群昔日的“四最”青年,如今可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