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夜读所学虫口夺粮保丰收
发布时间:
2014年04月30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泽丰 禹媚
“积极、有生气是青年人天生具有的特质,而最肯学习和最少保守思想,则更能体现当年这些突击队员们的精神风貌。”昨日,当年亲身见证了突击队员辉煌历史的老人凌志坤这样告诉记者。
家住东区的凌志坤今年80岁。1952年,时年18岁的他从中山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来到当时的中山县农林局工作,成为一名农业技术人员,也是当时中山县仅有的2名植物保护专业人才之一。新中国建国初期,广大农民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在面对农业灾害时显得手足无措。凌志坤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到中山,而作为当时“大粮仓”的新平乡——即现在的民众镇,是他开展工作的重点地区。
在工作中,凌志坤与时任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委的梁碧南成了朋友。1954年,全国兴起技术夜校之时,凌志坤也在新平乡办了技术夜校,学员中就有梁碧南和此后的青年突击队队员。“白天农民忙着干活,晚上不少人都休息了,来的都是一些青年人。”凌志坤不仅传授防治农田病害知识,还带着这些青年来到田间地头实地讲解。
“当时给水稻种植带来最大危害的是一种学名叫‘三化螟’的虫害,许多老农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只能怨天怨地。”凌志坤带着“三化螟”的标本,详细地向青年们讲授防治知识。青年们边听边记,十分认真。
1955年春,梁碧南率领其他35名青年,成立了中山第一支青年突击队。突击队员们将从技术夜校学来的知识,用在农业生产中。他们有效地消灭了“三化螟”虫害,为当年的合作社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和富有生气的青年,因为肯学习,肯接受新鲜事物和知识,所以才能将学到的知识用到生产中,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凌志坤说,这也是为什么毛主席称他们为“四最”青年。
59年过去了,当年的历史似乎就在眼前。凌志坤说,当代青年要传承的,不仅仅是中山青年突击队艰苦奋斗、热心为人的精神,更要学习他们的“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精神,做个有志向、有梦想的青年,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创新者,为实现一个个美好的“中国梦”发挥青年人的正能量。
家住东区的凌志坤今年80岁。1952年,时年18岁的他从中山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来到当时的中山县农林局工作,成为一名农业技术人员,也是当时中山县仅有的2名植物保护专业人才之一。新中国建国初期,广大农民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在面对农业灾害时显得手足无措。凌志坤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到中山,而作为当时“大粮仓”的新平乡——即现在的民众镇,是他开展工作的重点地区。
在工作中,凌志坤与时任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委的梁碧南成了朋友。1954年,全国兴起技术夜校之时,凌志坤也在新平乡办了技术夜校,学员中就有梁碧南和此后的青年突击队队员。“白天农民忙着干活,晚上不少人都休息了,来的都是一些青年人。”凌志坤不仅传授防治农田病害知识,还带着这些青年来到田间地头实地讲解。
“当时给水稻种植带来最大危害的是一种学名叫‘三化螟’的虫害,许多老农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只能怨天怨地。”凌志坤带着“三化螟”的标本,详细地向青年们讲授防治知识。青年们边听边记,十分认真。
1955年春,梁碧南率领其他35名青年,成立了中山第一支青年突击队。突击队员们将从技术夜校学来的知识,用在农业生产中。他们有效地消灭了“三化螟”虫害,为当年的合作社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和富有生气的青年,因为肯学习,肯接受新鲜事物和知识,所以才能将学到的知识用到生产中,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凌志坤说,这也是为什么毛主席称他们为“四最”青年。
59年过去了,当年的历史似乎就在眼前。凌志坤说,当代青年要传承的,不仅仅是中山青年突击队艰苦奋斗、热心为人的精神,更要学习他们的“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精神,做个有志向、有梦想的青年,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创新者,为实现一个个美好的“中国梦”发挥青年人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