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网上网下实现修身全覆盖

两类“修身学堂”引导群众自我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 2014年09月15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禹媚  
  西区的修身学堂。(资料图片)记者吴飞雄摄

  市委、市政府发扬首创精神,2011年在全国率先提出组织开展“全民修身行动”,旨在探索现代公民培育新模式,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家园提供强有力的人文保障;旨在通过不断丰富修身内涵,创新修身载体,健全多方位、广覆盖的修身网络,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努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中山范例,积极探索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现代公民培育新模式。在第12个公民道德宣传日(9月20日)来临之际,本报今日起刊出“修身在行动”系列专题报道,展示我市全民修身行动的有效实践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敬请读者关注。
  本报讯 近年来,许多中山市民在送完小孩上学之后,自己也会很自觉地去“上学”。不过,他们所上的是“修身学堂”。今年年初,中山市网络修身学堂正式推出,这意味着网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上学”。网上网下两类修身学堂紧密结合,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引导群众自我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现了网上网下修身的紧密互动。
  ■修身学堂办到百姓家门口
  记者了解到,修身学堂上的课很接地气:授课人不是学识渊博的名家大师,而是朝夕相处的邻居同事;授课内容不是艰深难懂的专业知识,而是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
  西区烟洲小学是最早开设修身学堂的地方之一,在这里,“广东省百名好父亲”温伟群讲述了自己帮助自闭症儿童的故事,“广东省十大铜婚好夫妻”肖国栋畅谈家庭和谐之道……通过这种 “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的方式,古书院成了当地百姓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激励的最佳平台。
  位于东区竹苑社区的一座办公楼,自开设“修身学堂”后,成了当地居民最常来的地方。每周开课一到两次,传播身边的好人好事。资深志愿者冯银娇在课堂上,讲述了她帮扶身边人的故事。自2002年以来,她跟踪帮扶43名边缘青少年,成功转化了37名,为49名家庭困难学生争取获得学费减免,还发动社会人士筹集47万元,资助了35名困难家庭学生……这样的凡人小事,成为中山“修身学堂”最生动的教材。
  目前,中山已推出公民意识培育等十大修身行动,建立了机关、居民 (村民)、企业、学校、新中山人、服务类等六大类修身学堂1100多间,群众参与达100多万人次。
  ■创新形式推“网络修身学堂”
  中山全民修身行动已经迈入了第四个年头“深化年”,为创新修身形式,中山市网络修身学堂网站于今年1月份正式上线,打造“指尖上的修身”。据了解,网络学堂设立了机关、居民(村民)、服务业、企业、学校、新中山人六大类别,市民、网友无需注册登录就可以直接参与网上修身课程学习。
  “中山市网络修身学堂”的上线,将全民修身推向新高潮。网络修身学堂主要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相结合,讲述中山好人的先进事迹,讲述身边的凡人善举,也讲述违法犯罪道德缺失的反面教材。据了解,目前全市有260万网民,互联网站约两万多个,把网络打造成为全民修身的重要基地和重要平台,有利于进一步突破地域、时空、组织的界限,实现网上网下修身的紧密互动。
  在创新修身平台的基础上,中山还鼓励修身活动百花齐放。如今,走在中山大街小巷,处处都能感受到“全民修身”氛围: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开展领导干部尚德养廉行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发动50万中小幼学生带动百万家长修身;市卫生系统推进医德经典传诵、医德模范推广等工程……
  由于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广接地气,全民修身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针对全民修身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98% 的市民认为修身行动影响并感动了自己,95%表示愿意加入到修身行动中,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