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资产摆上“台”处置
我市农村资产监管和交易平台运行逐步走上正轨,增加集体资产,化解基层矛盾
发布时间:
2014年12月11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赖有生
三乡镇通过平台完成交易408宗,交易额达9405 万元,比平台运行前增加集体收入637万元;南区渡头经联社一栋厂房物业资产通过平台系统进行公开交易,引进客商竞争,新签物业出租价格由原来的每月1万元,提高到每月3万元,每年为集体增收24万元。
本报讯 昨天上午,省委省政府召开视频会,部署推进全省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记者获悉,我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目前,24个镇区已建成和启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交易平台,实现对农村集体资产常态化的监管和交易处置,有效加强了村组两级资产经营管理,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和谐善治。市领导邓小兵、李君能、雷彪、高瑞生在中山分会场出席会议。
据了解,自去年8月13日在东凤镇召开全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交易平台建设工作会议以来,各镇区相继成立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机构。全市应开展资产平台建设的村(居)经联社有286个,截至今年11月底,有272个成立了村级资产交易工作站,并已经完成资产数据和经济合同资料的录入工作。目前全市24个镇区都已开始实际运用平台进行集体资产处置,共完成平台交易1770宗,涉及交易金额约5.95亿元,正在申请和进行中的交易830 宗。其中三乡、东凤、火炬开发区、南区、横栏、黄圃、板芙、阜沙、民众、东区等镇区平台建设迅速而富有成效,对资产监管有了实质性提高,资产效益显著增加。
据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平台的运行正逐步走上正轨。各镇区、村居以此为契机,通过平台抓好集体资产的常态化监管和交易处理,集体资产效益明显提高,化解基层矛盾的作用立竿见影。其中,三乡镇通过平台完成交易408宗,交易额达9405万元,比平台运行前增加集体收入637万元;南区渡头经联社一栋厂房物业资产通过平台系统进行公开交易,引进客商竞争,新签物业出租价格由原来的每月1万元,提高到每月3万元,每年为集体增收24万元;南区某社区以往由于各种原因,矛盾和问题较多,自从资产监管和交易平台运作后,群众亲眼见证了资产处置的公平公开公正,对社区干部态度有了明显改观。
据悉,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交易平台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全市还有14个村(居)经联社尚未组建村级资产交易工作站,部分镇区“三资”管理人员配置不足,影响资产交易审核进度和效率;平台系统功能有待完善。
市委副书记邓小兵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各镇区和有等部门要加快推进和完善平台建设,全面启动平台上线运作,早出成效。
本报讯 昨天上午,省委省政府召开视频会,部署推进全省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记者获悉,我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目前,24个镇区已建成和启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交易平台,实现对农村集体资产常态化的监管和交易处置,有效加强了村组两级资产经营管理,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和谐善治。市领导邓小兵、李君能、雷彪、高瑞生在中山分会场出席会议。
据了解,自去年8月13日在东凤镇召开全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交易平台建设工作会议以来,各镇区相继成立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机构。全市应开展资产平台建设的村(居)经联社有286个,截至今年11月底,有272个成立了村级资产交易工作站,并已经完成资产数据和经济合同资料的录入工作。目前全市24个镇区都已开始实际运用平台进行集体资产处置,共完成平台交易1770宗,涉及交易金额约5.95亿元,正在申请和进行中的交易830 宗。其中三乡、东凤、火炬开发区、南区、横栏、黄圃、板芙、阜沙、民众、东区等镇区平台建设迅速而富有成效,对资产监管有了实质性提高,资产效益显著增加。
据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平台的运行正逐步走上正轨。各镇区、村居以此为契机,通过平台抓好集体资产的常态化监管和交易处理,集体资产效益明显提高,化解基层矛盾的作用立竿见影。其中,三乡镇通过平台完成交易408宗,交易额达9405万元,比平台运行前增加集体收入637万元;南区渡头经联社一栋厂房物业资产通过平台系统进行公开交易,引进客商竞争,新签物业出租价格由原来的每月1万元,提高到每月3万元,每年为集体增收24万元;南区某社区以往由于各种原因,矛盾和问题较多,自从资产监管和交易平台运作后,群众亲眼见证了资产处置的公平公开公正,对社区干部态度有了明显改观。
据悉,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交易平台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全市还有14个村(居)经联社尚未组建村级资产交易工作站,部分镇区“三资”管理人员配置不足,影响资产交易审核进度和效率;平台系统功能有待完善。
市委副书记邓小兵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各镇区和有等部门要加快推进和完善平台建设,全面启动平台上线运作,早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