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试运行

项目建成后将提高我市灰霾预报预警和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能力
发布时间: 2014年12月16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健儿 通讯员黄志强  
  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是中山今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要求“改造(含拆除)锅炉370台,淘汰黄标车”7000辆;年内建成黄标车限行电子执法系统;施工场地安装监控视频16个,加强扬尘监管,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围挡、砂土覆盖、路面硬化、拆除工程洒水、出车冲洗“五个100%”;建立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
  改善空气质量与市民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市民想知道自己所呼吸的大气情况如何,除了可以直接登录环保局网站实时查询外,不久的将来还能像接收“天气预报”一样每天接收“空气预报”。
  记者近日获悉,今年11月,市气象局与市环保局已签订了 《共同推进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联动方案》及“中山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气象支撑系统”项目进入调试运行阶段,双方正式建立大气重污染预报预警会商机制,同时已合作建立起环境与气象共享资料库。另一方面,市气象局与广州热带气象研究所合作建设的本区域环境气象数值模式已开始调试运行并输出产品。
  据悉,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实现对中山环境气象相关要素的监测,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环境气象监测数据,客观反映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通过污染空气预报预警模型和机制研究,提高灰霾预报预警和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能力,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准确的高污染空气预报预警,为指导工业减排和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等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投逾10亿元整治大气污染
  说起大气污染,不外乎汽车尾气、工业污染和扬尘等几大方面。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市政府预算投9.34亿元用于黄标车淘汰,其中投4亿元用于黄标车的有奖促淘,4亿元用于公交类黄标车和财政供养类黄标车的淘汰更新方面,另外锅炉改造补贴方面投9400多万元,新能源方面投500多万元。国家给予的锅炉改造补贴、黄标车有奖促淘和新能源补贴分别为3600多万元、2000多万元和1500多万元。另外省给予锅炉改造方面补贴有2800多万元,总共逾10亿元整治大气污染。据统计,今年1-11月我市没有出现重度污染天气,空气质量较上年同期有一定改善。
  自10月份开始,在城区生活的居民可能经常会听到一段熟悉的音乐《兰花草》,音乐来自洒水车。今年起,我市加大道路扬尘防控,实施《城区道路高密度常态化洒水工作方案》,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对中心城区主要道路每天洒水5遍,城区主要路段每天洒水1次。在建筑施工扬尘问题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控,中心城区的金鹰广场、奕翠园等18个在建工程项目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安装远程监控视频系统,每个工地要求安装3个以上监控头,实现信息化和常态化监控,确保每一辆泥头车开出工地前先“洗澡”。
  ■逾2000 万奖2288位“环保”车主
  今年我市出台了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淘汰黄标车工作的实施意见》,截至2014年11月24日,我市共淘汰“黄标车”13261辆,其中,受理4028辆“黄标车”的“有奖促淘”申请,2288辆“黄标车”通过审核,这2288位车主共获得奖励资金2020万元。此外,在电子警察还没遍布全市各角落时,各镇区交警部门和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每周现场执法两次,紧盯上路黄标车。在公交“黄标车”方面,市环境保护局牵头,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公交集团、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有关要求有序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计划今年12月底第一批两条线路120辆新能源汽车启动营运。
  工业污染方面,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高污染锅炉改造(含拆除)1013台,正进行改造217台。同时加大“禁燃区”高污染燃料锅炉整治工作,对未在规定期限前完成改造的26家企业的10蒸吨以下锅炉依法下达了拆除令,对10蒸吨以上锅炉下发为期一个月的限期整改通知书,对逾期未改正的立案查处32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