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 “深中一体化”可期
发布时间:
2014年12月17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李丹丹朱晖

昨日,"深中协同发展论坛"在市会议中心举行。记者余兆宇摄
本报讯 昨天下午,由深圳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中山日报报业集团·中山日报联合主办,雅居乐·凯茵又一城协办的 “深中协同发展论坛”在市会议中心举行。相关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深中通道背景下的深中协同发展,就深中通道带来的发展机遇及双方如何相互促进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颖,市委常委、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侯奕斌出席论坛。
侯奕斌介绍,今年10月省政府下发《推进珠三角一体化2014—2015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了明年开工建设深中通道,前不久省发改委和省交通厅已完成深中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评审,并报国家发改委立项。此外,今年8月,中山港口岸扩大对外开放正式通过国务院的审批。这一系列重大利好,为加强中山与深圳两地各领域、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创造了条件。他表示,深中通道项目对深圳中山两座城市意义重大,深中通道项目将拉近珠江口东西两岸距离,中山必将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加速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尤其是深中一体化,在建设珠三角东西两岸融合对接的宜居湾区中发挥桥头堡作用,在珠三角西岸崛起中挺起脊梁,推动珠江口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和新经济区的建设,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增长极。
据了解,深圳中山分处珠江口东西两岸,深中两地直线距离只有20公里,目前车程需两个小时,深中通道建成后,将构建珠三角A 字形交通骨架的“关键一横”,成为连接粤东、粤西两岸的直联通道,实现“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的美好远景,届时中山到深圳的交通时间将缩短至30分钟。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郑万里致辞时表示,在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深中同处珠江口东西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强烈的互补性,两市对交通便利化要求更加强烈,为此,建设深中通道,将深圳中山直接相连的宏大构想形成了。深中通道对中山而言,将成为连接前海、南沙、横琴三个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级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省级翠亨新区的交通枢纽,把中山融进环珠江口经济圈,中山将成为珠三角交通枢纽城市和珠江口东岸产业西进的桥头堡,期待深中通道早日建成。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特区报总编辑胡恒芳表示,深中通道是深莞惠经济圈和珠中江经济圈的唯一直连通道,深圳各界对深中通道建设也充满期待。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表示,“深中通道建设是区域均衡发展的新引擎”,他认为深中通道将会给珠三角空间结构带来变化,对产业格局、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外资外贸流量流向及经济增长均会产生影响。深中通道对缩短珠三角东西部地区的运输成本有重要作用,未来珠三角西部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依据经济的空间集聚机理,运输成本节约促成产业集聚“向心力”。
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认为,随着深中通道的动工建设,深中两市将成为点轴圈经济升华中的两大明星,通过珠江两岸不同模式的殊途同归、互为补充,实现开放型时代城市的集聚与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