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中山纪念图书馆昨动工

预计2017年与市民见面,藏书容量320万册,将成为“公园中的图书馆”
发布时间: 2014年12月30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冷启迪  
 中山纪念图书馆效果图。记者付希华摄

 
  本报讯 昨日上午,备受市民关注的新图书馆中山纪念图书馆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完工。届时,一个智能化管理的 “公园中的图书馆”“文化休闲驿站”将与中山市民见面。
  ■新馆工程反复论证谋定而动
  中山图书馆在2013年8月就开始拆卸,新图书馆的工地从2013年下半年起,一直围蔽到2014年底。就什么原因导致新图书馆建设进度这么缓慢,中山市文广新局局长罗建华现场向媒体作了说明:图书馆原建筑年代已久,是危房,影响使用安全,同时旧馆藏书量不足,文明城市对于人均拥有图书量规定为1.6册,原有的中山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市民需求。按照原规划,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在中山图书馆(旧馆)和科学馆原址建设,毗邻兴中园。2012年8月,中山纪念图书馆概念性方案公示,有关方面邀请市民对椭圆方案、折形方案、中庭方案进行投票评选,广泛听取市民和专家意见。公示过程中,有市民和专家提出公示方案和周边环境不协调,公示方案和兴中园是各自独立的,二者之间没有一体考虑,方案对周边环境、城市景观贡献不大。同时,还反映该片区目前存在停车难、交通压力大、市民活动空间相对偏紧等问题,建议在新馆建设时进行统筹后一揽子予以解决。在充分分析论证日后车流量、人流量的同时,考虑到中山未来发展,专家建议将新馆调整为东西向布局,即建筑正面从原来面向兴中园改为面向兴中道,使图书馆项目设计和兴中园相结合,二者融为一体,资源共享。
  由于新馆建筑坐向调整、规划条件发生变化,设计单位根据新的建设用地规划条件重新设计了“大屋顶”方案。调整后新方案优势更明显,图书馆建筑与兴中园融合协调,环境更优美,资源综合利用更科学,对城市建设贡献率更大。新馆于2014年5月20日完成方案设计,并在中山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获审议通过。
  ■藏书将达320万册,借阅智能化
  那么新建的图书馆将有哪些亮点?在现场,记者看到工程设计图中,兴中园与图书馆融为一体,利用大屋檐空中花园、公园与图书馆模糊边界、馆内眺望景观等设计将图书馆与公园融为一体,同时融入柱廊、骑楼、艺术墙等元素,充分体现岭南文化特色。屋顶造型寓意为一本翻开的书,体现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彰显浓厚的文化内涵。
  新馆总用地面积18344.2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266.2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共7层。新馆设计藏书容量320万册,设置阅览座位2000个,日接待读者最高可达8000人次。功能分区上,主要设有文献服务区、专题图书馆、读者活动区、运行保障区等四大区域。专题图书馆方面,设有国学馆、音乐图书馆、科普馆、绘本馆、少儿DIY 馆、中山地方文献馆、孙中山文献馆等专题馆。
  新馆将引入图书自动分拣系统,全面实现图书、读者信息的快速识别和图书收集、归类、整理、传输工作的全自动化。馆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同时为读者提供320个电子阅览、数字媒体和信息检索终端。自助服务也是新馆的一大亮点,办证、借书、还书、查询、续借、预约都可实现全自助。新馆将配置自助图书馆、自助办证机、自助检索机、24小时自助借还机等读者自助设备,为读者提供全方位轻松快捷的自助服务。
  ■兴中园改造将于2016年底完工
  距离新馆建成最快起码要2 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如何减少对市民休闲活动的影响?中山市代建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朱艾路表示,新建图书馆也涉及兴中园的改造,施工期间,兴中园改造遵循“能不动则不动”的原则,保持兴中园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主题雕塑广场不变,市民依然可以在这里活动,而兴中园的改造工期为两年,预计2016年12 月完工,而2016年 5月1日,公园的部分将对市民开放。“资源整合后,图书馆和兴中园设有344个小车车位及392个非机动车车位。加上周边的停车资源,有望缓解该片区停车难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