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域中山”招商新体系
●组建专职招商队伍,整合力量对外招商 ●织成一张“服务网”,为客商提供项目手续办理全程服务 ●统筹建设用地等要素资源,优先供给优质项目
发布时间:
2015年01月30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郭锦润
本报讯 昨日下午,我市高规格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总结近年招商引资成效,研究解决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会议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和招商工作制度等配套措施,加大全市招商资源整合力度,全力以赴在新的一年掀起招商引资热潮,为全市稳增长、调结构奠定项目基础。市领导薛晓峰、陈良贤、杨文龙、高瑞生,市委秘书长方维廷、市政府秘书长李俊出席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引进了一批产业项目,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近3000家,合同利用外资195亿美元,现有1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设立30家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近年来,我市集中力量狠抓针对央企、民企、世界500强三大块的招商,引进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现有招商引资模式呈现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一是以镇为单位的分散式招商,由于招商资源和力量有限,加上缺乏重大战略平台支撑,难以吸引优质大项目、高端项目落户;二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招商发展模式,导致土地利用粗放,产出率较低;三是各个招商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容易造成招商信息的分割孤立和碎片化,导致无序竞争和不必要的内耗;四是虽然全市各镇区都有招商队伍,商务、经信等部门也有一定的招商人员,但队伍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缺少一支统一代表全市的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
薛晓峰表示,要破解上述提到的弊端和问题,关键就在于解放思想,核心在于强化统筹理念,健全市镇联动、多方共赢的协调机制和补偿机制。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加大市镇两级招商力量的整合力度,构建全市统筹、市镇联动的协同招商、联合招商、全域招商新模式,确保“一个拳头、一体发力”抢占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
要创新招商思路,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薛晓峰指出,过去招商,我们讲“隆都话”“广东话”比较多,今后招商,更应多讲“普通话”和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要学习新加坡建立全球招商联系网络的做法,明确产业招商导向,建立随机应变的招商激励政策,确保招商能够随市场变化调整、在项目建设上赢得先机。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表示,当今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过去那种坐等项目上门的招商方式已经行不通,这要求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招商方式,主动出击、上门招商。与此同时,要“喜新不厌旧”,在加强招商力度的同时,引导现有企业通过改造低效厂房、技术改造、总部回迁、兼并重组、增资扩股等方式增资扩产。
陈良贤还指出,市里强调招商引资,并不是要政府包办招商,相反,是要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借助市场力量,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产业规划引导、规范市场秩序、搭建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推动要素资源向优质项目集聚,为企业投资中山做好服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市场规律,管住市场的手,松开市场的脚,让企业大步快跑,吸引更多关联企业进驻中山。
会议强调,要创新招商服务,确保招商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见效益。要优化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的贴身服务机制,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专人全程跟进、专项督办落实,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重点难点问题,真正营造亲商、安商、爱商、护商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