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破四立构建行政审批新格局
发布时间:
2015年02月16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赵伟
1月28日上午,位于中山博览中心的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资料图片)。记者赵学民摄
改革之难,在于不破不立,破旧立新。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市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刀阔斧转变政府职能,四破行政审批制度障碍,四立行政审批新制度,初步形成规范统一、网上网下、并联审批、一站服务行政审批新格局。去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万户,增幅达30%,增长17.9%,注册资本(金)达334.6亿元,增长160%。
■破网上审批单模式,立线上线下审批双模式
作为全国首个全部审批项目上网的地级市,2014年,中山市以问题为导向,打破单网审批模式,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市镇村全覆盖的行政服务网络,实现行政服务横到边纵到底,实实在在便民利民。一是实施“三集中一分离”改革。在35 个有审批职能的部门中设立审批服务办公室,将市级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向市行政服务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集中,将各部门的审批权和监管权分离,形成前台审批与后台监管良性运作模式。二是高标准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将3.8万平方米的市博览中心展厅改造为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投资建设审批、社会管理服务和企业注册登记三个集中服务区域。1月28日,首批35个市直和中央、省管单位近600个审批事项进驻,共有200个窗口和450名工作人员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推动行政服务向镇村延伸。全市24个镇区已全部挂牌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并开通网上办事站,277个村居已全部完成社区综合服务大厅建设,基本建立起市、镇区、社区(村)三级综合政务服务体系。四是进一步优化网上办事大厅。将市政企通系统和公民网页升级改造为企业专属网页和市民个人网页,切实减少单位、个人重复申报材料,实现93.72%的事项到现场申办次数不超过2次。
■破串联审批窄轨制,立并联审批宽通道
中山大力整治行政审批流程多、耗时长、资料重复提交录入、部门间互为前置等问题,打破传统的串联审批模式,全力建设并联审批网络系统。一是实施流程再造。中山彻底打破原有的审批流程,重新梳理设计审批流程,实行一窗受理,一次收件,一次审结。二是实行审批信息共享。打破中山网上审批系统分散的局面,依托市电子政务云平台,打通并联审批技术壁垒,推动全市44个部门的数据共享。三是规范管理强化监控。出台了《中山市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实施办法》,有效实现对行政审批事项增加、取消、调整的动态监控,杜绝行政机关擅自增设行政审批事项和增加审批条件、审批环节等情况。四是力推行政审批标准化。在全市35个市直审批部门全面推行标准化建设工作,规范编写行政审批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
■破技术审查玻璃门,立“中介超市”新机制
把技术审查还给市场,中山力推技术审查市场化改革。一是出台市场化改革方案、项目投资建设技术审查事项目录等文件,实行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分离,由项目单位委托有相应技术资质的非垄断性合法中介机构进行审查。二是着手完善中介市场,将涉及10个项目投资审批部门的100家中介组织纳入技术审查供应商库,并提供培训。三是建设网上 “中介超市”,完善“中介超市”运转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中介机构信息库,完善竞争有序的网上竞标流程,建立客观公正的信用考评机制。四是完善服务一体化,按照网络为主、实体为辅的思路,把“中介超市”与市行政服务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对接,切实将市场中介服务纳入行政 “一站式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率。
■破行政事权不规范,立简政放权“四张清单”
为进一步明确市场与政府边界,中山全面理顺部门权责,清理规范性文件,开出“四张清单”。一是编制权责清单。45个市直单位、25个镇区全部完成自查,形成每个市直部门、每个镇区一张权责清单和取消调整事项清单,明确市属部门保留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检查等行政权力3700 多项,镇区法定行政权力28项,承接市属部门委托下放行政权力1968项。二是清理地方性政府规范性文件,开发了文件清理管理系统,全面整理1988 年中山升格地级市以来市政府以及49 个市直部门、24 个镇区的4400多份规范性文件,共废止文件1503个,修改文件312个,形成了市行政文件正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