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海岛变身南国明珠
黄圃海蚀遗址 。记者吴飞雄摄
3月下旬午后的黄圃海蚀遗址公园,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和风夹带着阵阵花香扑面而来。绵延300米长的陡峭海蚀崖,放眼望去尽是大大小小的海蚀洞,宽阔的海蚀平台,还有那崖壁上悬空的葱翠树木……沧海桑田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印证。闭上眼睛,竖起耳朵,仿佛就能听到2000多年前拍打岛屿的阵阵涛声。
黄圃镇西面尖峰山北段石岭山东面山脚,有一排横贯南北的“怪石山”。这些石头形态奇特,颜色紫红,如雕塑般,有的像雄鹰,有的如蟾蜍,而且石头的表面有许许多多的侵蚀小孔。
原来,这是一座壮观的海蚀遗址,其一直往北延伸至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水道大奎海。广东兴安海蚀遗址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玉英介绍,石岭山海蚀遗址是广东沿海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规模且保存完整的海蚀遗址。海蚀地形从玉泉洞开始向北延伸近300米,呈现出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等形态各异的海蚀地貌。
走进这片古海岸遗址,人们会发现除了石头周围的现代建筑以及参天古树外,眼前的整个景观就如现在在海滩中常见的礁石堆。梁玉英回忆,20多年前还能在礁岩根部寻觅到远古的海生贝壳。
眼前的情景,夹带着耳边掠过的微风,似乎远古的潮水声浪若隐若现。难道黄圃曾经是海岛?为何当年的沧海如今成为桑田?凡是到过这里的人们,一连串类似的问题在脑里闪现。
据历史记载,黄圃镇在南宋前为小岛,周围碧波万顷,大海茫茫。到南宋时被划为古海乡,明代改称黄旗都。随后冲积平原逐渐扩大,形成广阔的沙田,至清代村落甚多,由于聚居者越来越多,逐渐形成灵会坊、鼓楼坊、三社坊、北头坊、岗东坊,俗称“五股”。
相传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钱、石等姓人从南海和番禺迁入现镇一村葫芦岗附近的山上,最早迁入此处定居的姓氏是姓钱的,由于该姓氏族人口在一段时间发展缓慢,住宅多年没有增建,一直维持原有的户数(只有十八间茅屋),故俗称之“十八间”。后有孟、赵等姓氏从浙江、江西等地迁至黄圃灵会坊。明天顺四年(1460年),又有新会和顺德等地的人迁来定居。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聚居的民众曾被官府迫迁,几经流离颠沛后才还乡,并在其后山(今石岭奎楼岗)形成圩市,为大黄圃之发源地。
据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及中国地理教研会的教授专家研究,石岭山海蚀地形主要形成于晚全新世之前海侵时的古珠江口海湾中岛屿时期 (距今约7000—2000年)。岛屿与海面接触处由于长期受海浪侵蚀,形成多处海蚀洞。
海退之后,石岭山由岛屿变成了今天的丘陵,海蚀洞变成为山脚一带连串的岩洞。石岭山裸露的山岩由紫红色沙砾岩层构成,形成距今一亿多年的白垩纪,由于长期的风化,岩层产生裂隙和剥落,形成了飞来石、滴水岩等形态各异的山体奇观。海蚀遗址无人为开凿痕迹,保留了大自然的原始风貌,海蚀遗址背面的石岭,芳草连片,绿树成荫,景色宜人。它是继广州七星岗古海蚀崖之后,广东境内第二个作过水准测量的古海蚀崖,对研究全新世、乃至更新世海侵时是否存在高海面这一世界级地理学难题有着重要意义。
在梁玉英看来,海蚀遗址见证了黄圃沧海桑田的变迁,也见证了无数扬帆出海航行者在黄圃落地生根的历史。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一座海边屹立的丘陵,让疲惫的航行者们在这里靠岸。逐渐地,这里成了他们的“根”,无论再次扬帆启航走到天涯海角,他们终究要回到“根”的地方。
2000多年过去了,沧海已变桑田。8.3万名黄圃人和8万名新黄圃人,在88平方公里的黄圃大地上扎根发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共同努力,将这座远古时期的小岛,打造成一颗格外耀眼的“南国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