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咸水歌唱出金斗湾今昔变迁

200年围海造田形成的金斗湾是中山沧海变桑田的见证
发布时间: 2015年03月24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赖有生  
  空中俯瞰坦洲新合村。记者 叶劲翀 摄

  “左弯右弯,坦洲近海近山,过去有人流言:有女唔嫁落金斗湾。年年水咸,食水要上山担,路烂难行,踢破脚趾公,磨损脚蹭……”
  3月21日周六上午,一曲传喝多年的咸水歌《金斗湾》,在坦洲金斗湾水乡度假怡乐园响起,引来不少游客驻足聆听。
  今年77岁的坦洲咸水歌歌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志辉告诉记者,这个旅游点创办12年以来,一直保留着咸水歌表演节目,成为坦洲旅游和中山文化的一大特色。
  中山咸水歌至今已有300年历史,是沙田地区的“活化石”,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祥地正是有古有“金斗湾”之称的坦洲。从咸水歌《金斗湾》内容中,人们可窥见当年坦洲与海洋的关系、坦洲先民当年生活的劳苦艰辛。对比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感慨万千。
  坦洲地处中山最南部,为中山的沿海镇区之一,古称金斗湾。镇区土地淤积于明末清初,当地人称海滩为“坦”,水中陆地为“洲”,故称“坦洲”。镇中心区浅滩淤积于明代,据《香山县志》卷四载:明代开始浅浮的中山坦洲,到光绪年间(1875~1908年)“蜘洲周回八九里”,“西临大海,弥望稻田,万绿无际”。可以说,金斗湾是中山沧海变桑田的见证。
  当年金斗湾出门见海,先民多是“疍家人”,以舟为家,以渔为业,“旧律不容陆居”被“视为贱族”。后由于珠江的天然淤积,加上多年的围垦,金斗湾的海岸线也向南后退渐渐变成农田,“疍家人”逐步转以种禾、种蔗、种蕉、养鱼为主,有些则长年以舟楫为家,在水上捕捞、运输为生。由于“以舟为家、以渔为业”,坦洲先民生产生活离不开海洋,随水路到处走动,常到当年同为香山地区的澳门卖鱼虾,再买些煤油、火柴等“水货”回坦洲销售,以此谋生。在围海筑田初期,“年年水咸,食水要上山担,路烂难行,踢破脚趾公,磨损脚蹭……”外地人称“有女唔嫁落金斗湾”。可见当年的艰辛。
  由于近海,坦洲先民也受到海洋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坦洲镇志记载:19世纪50—60年代,迫于生活压力,坦洲一些贫苦青年被“猪仔馆”卖到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当“华工”,这些华工或其亲人和后辈成为坦洲最早一批华侨。据2005年统计,坦洲旅居国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共有22937人,足迹遍布全球五大洲。坦洲早从1911年开始,就开通了至石岐的渡轮,10多年后又开通到江门、澳门的渡轮,让当地人和土特产更方便地“走世界、看世界”。
  金斗湾更是中山大地沧海变桑田的见证。这里的先民早从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开始推进围海滩造良田,从最早筑成永二村的上北祥和下北祥两围数起,至1923年在最后一片海滩筑成永和就、灯笼和大尖尾三个围止,前后201年共筑成大小围500多个,面积达10万亩,形成初具规模的“金斗湾”。经过不断的改善耕种条件,由当年“年年水咸、种禾唔生”变身为“中山大粮仓”。坦洲镇志记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禾田面积10万亩,禾田面积和粮食产量均占当年中山地区的10分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坦洲在大力推进“工业兴镇”、建成工业强镇的同时,仍然保留了6万亩左右的耕地面积,在全市还是数一数二。不过,当年的禾田、甘蔗等农作物大多改为更有经济效益的水果、蔬菜等,成为广东省特色水果之乡。目前,坦洲镇已发展成为珠三角经济重镇,其优美的自然水乡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水乡民俗风情,使这座古老的镇区焕发出无限魅力。
  在金斗湾的历史变迁中,咸水歌是个重要见证,这一支饱经沧桑却又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古老歌曲,唱出了水乡人民一代又一代的心声。吴志辉说,如今,咸水歌《金斗湾》又有了新版本——“东弯西弯,绿水青山,坦洲坐落在金斗湾。面向西南,背靠大山,天生银河碧海金滩,环流金斗直通麻湾……用悠扬、柔情的歌声,抒发了坦洲人对今天金斗湾的新变化、对美丽家乡的赞美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