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引擎助企业跻身“国家队”
发布时间:
2015年06月05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黄启艳
位于大涌镇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中山市大涌镇纺织产品检测中心,由于多次为镇内及周边企业解决"疑难杂症",被企业称为家门口的"技术顾问"。按照发展规划,我市将在2020年建立50家新型研发机构。我市正加大投入,通过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从市级-镇区-企业的全市创新网络,使之成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集聚创新资源的新载体,提升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批新型研发机构已有16家申报
“2015年度第二批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正在申报,截至目前已经有16家,在这些名单中,除了四大高校的研发机构外,我们发现不少企业的身影。这说明企业已经尝到了创新的甜头,他们渴望希望通过申报新型研发机构获得更多的支持。”中山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喜崇对记者表示。
新型研发机构和传统研发机构有什么不同?中山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一位负责人简单地说出了区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主体多样化,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企业;投资主体多样化,不一定依靠财政投入;研发人员身份多样化,既有合同制、聘任制也有短期项目制等;项目更加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着力于产业化。
在我市第一批8家新型研发机构中,院校与政府共建型占到75%。以中山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为依托,我市形成了“1+4”创新平台,组建了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工程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据不完全统计,4个研发机构累计服务企业180多家,合作项目153项,产生经济效益4.3亿元。
“和周边城市做法相比,中山在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即在推动高校与企业对接方面,政府作为连接器,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创新项目上,推动企业技术研发的良性运作和创新。”陈喜崇表示。
■企业研发从 “地方队”跻身“国家队”
新型研发机构因其自身可以集聚更多的创新资源、市场资源以及具有灵活的合作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可有效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找到突破口,企业在潜移默化中不仅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也带动了产业的升级和创新。而由于政府的前期引导和扶持,降低了前期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不少企业因为与院校合作,迅速从一支“地方队”跻身为“国家队”,大大提升了企业在业界的影响力和技术话语权。
十年前的金马游戏游艺公司,人们单纯将其与游乐设备制造厂家联系起来,但从2008年开始,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后,借助北京理工在光电方面的科研实力,金马在“沉浸式交互式互动游戏”方面处于业界领先。金马借此培养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并在前期合作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如今金马成立了专门的科技公司进行研发并可以进行技术输出。今年,金马公司也申报了第二批新型研发机构。
同样作为第二批新型研发机构的长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2011年起牵手武汉大学和原校长刘金南院士,公司在位置信息服务解决方案的科研实力突飞猛进,之后尝到甜头的长宝与更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以及其他科研项目,并成立了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企业的技术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
“新型研发机构里面有科研 ‘高人’,企业通过合作有了更高速的发展,之后社会资本也会跟着来。通过一个研发项目,成为一家公司发展的重大转折,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这正是新型研发机构带来的效应。”一位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我市明阳风电、大洋电机、中艺重工等企业均通过与高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部分技术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陈喜崇表示,我市今年将加大投入,鼓励建立综合性高端服务平台,把中山顶层的研发体系建立起来,再以这个体系与中山各镇区的企业连起来,形成全市的创新网络。
■第二批新型研发机构已有16家申报
“2015年度第二批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正在申报,截至目前已经有16家,在这些名单中,除了四大高校的研发机构外,我们发现不少企业的身影。这说明企业已经尝到了创新的甜头,他们渴望希望通过申报新型研发机构获得更多的支持。”中山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喜崇对记者表示。
新型研发机构和传统研发机构有什么不同?中山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一位负责人简单地说出了区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主体多样化,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企业;投资主体多样化,不一定依靠财政投入;研发人员身份多样化,既有合同制、聘任制也有短期项目制等;项目更加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着力于产业化。
在我市第一批8家新型研发机构中,院校与政府共建型占到75%。以中山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为依托,我市形成了“1+4”创新平台,组建了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工程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据不完全统计,4个研发机构累计服务企业180多家,合作项目153项,产生经济效益4.3亿元。
“和周边城市做法相比,中山在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即在推动高校与企业对接方面,政府作为连接器,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创新项目上,推动企业技术研发的良性运作和创新。”陈喜崇表示。
■企业研发从 “地方队”跻身“国家队”
新型研发机构因其自身可以集聚更多的创新资源、市场资源以及具有灵活的合作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可有效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找到突破口,企业在潜移默化中不仅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也带动了产业的升级和创新。而由于政府的前期引导和扶持,降低了前期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不少企业因为与院校合作,迅速从一支“地方队”跻身为“国家队”,大大提升了企业在业界的影响力和技术话语权。
十年前的金马游戏游艺公司,人们单纯将其与游乐设备制造厂家联系起来,但从2008年开始,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后,借助北京理工在光电方面的科研实力,金马在“沉浸式交互式互动游戏”方面处于业界领先。金马借此培养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并在前期合作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如今金马成立了专门的科技公司进行研发并可以进行技术输出。今年,金马公司也申报了第二批新型研发机构。
同样作为第二批新型研发机构的长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2011年起牵手武汉大学和原校长刘金南院士,公司在位置信息服务解决方案的科研实力突飞猛进,之后尝到甜头的长宝与更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以及其他科研项目,并成立了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企业的技术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
“新型研发机构里面有科研 ‘高人’,企业通过合作有了更高速的发展,之后社会资本也会跟着来。通过一个研发项目,成为一家公司发展的重大转折,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这正是新型研发机构带来的效应。”一位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我市明阳风电、大洋电机、中艺重工等企业均通过与高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部分技术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陈喜崇表示,我市今年将加大投入,鼓励建立综合性高端服务平台,把中山顶层的研发体系建立起来,再以这个体系与中山各镇区的企业连起来,形成全市的创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