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远东曾经的最大财阀
四大洋行见证香港国际中转港地位,对其早期发展影响深远
发布时间:
2015年06月09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文/图本报记者冷启迪 李丹丹
四大洋行见证中转港的腾飞。
在香港,有着“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说法,足见怡和对香港早年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香港早期四大洋行(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和记洋行和会德丰)之一,它曾经渗透香港甚至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远东最大的财阀。
■海外资本在香港扎根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教授郑培凯最近特别懊恼,倾注了他几年心血的海上丝绸之路系列丛书,竟然被学校丢掉了。为什么丢掉?他抬起一只脚踩在地上,“我一脚下去就是两万块,这里寸土寸金,学校说实在找不出地方放我这些像小山高的丛书了,干脆就丢掉了,就像牧民倒牛奶一样。”温文尔雅的他事后还专门找学校工作人员论理。
郑培凯介绍说,“香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重要的点,作为国际中转港,南来北往的货物在这里腾挪辗转,香港也因此而发展。”
说起贸易就不得不提香港的四大洋行,在繁荣的香港岛中环,到处都是气派不凡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这里是全世界地价最高的商业区之一,怡和大厦和太古广场各占据了中环旺地,西装革履的都市白领与穿着随意的游客汇聚成人流,在大厦之间穿梭。时光回到30多年前,怡和大厦曾经鹤立鸡群,成为中环地标,而今已淹没在混凝土森林里。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成功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开通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葡萄牙人分别于1510年和1511年占领印度和马六甲,并且取得了通往东印度群岛的航路控制权,他们在马六甲遇见了用绸缎、瓷器和珍珠换取香料、姜及金线的中国商人,遂萌生前往中国贸易的念头。”郑培凯教授说,紧接着,荷兰人和英国人等先后循此海路来华经商。
在香港历史博物馆的“香港经济”展厅,透过实物和图片可从中了解洋行在香港的出现和发展历程,“自1841年开始,香港的转口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催生了造船业和船舶的修理、制作缆绳、制冰、炼糖等工业,这些行业规模庞大,需要大量的外国资本投资和行政管理。如太古船坞和黄埔船坞等都是英资公司创办及经营的。”据了解,位于广州的“十三行”中“怡和行”最为知名,1832年英国人威廉·渣甸和詹姆士·马地臣借用伍家“怡和行”老字号,创办了“怡和洋行”,鸦片战争后“怡和洋行”总部迁至香港,成为远东最大财阀,投资铁路、货运、工厂、银行,对香港早期发展影响深远。
■融汇中西的精英在这里诞生
说到怡和,不得不提一位曾在怡和服务过的传奇华人何启东(又名何东),他是香港望族何启东家族的始创成员,香港著名企业家,香港大学创办人之一。当记者在孙中山纪念馆(原来为甘棠第,何启东同母异父的弟弟何甘棠原来的居所)里见到照片中这位长着一副西洋面孔、穿着长马褂的一代名流时,着实吃了一惊。原来其父为在香港经商的英国商人,而后离开香港,何启东自幼由母亲抚养,受中国文化熏陶,常以中国人自居。虽然生活艰难,但他勤勉自强,早年加入怡和洋行后,凭借着聪明才智终于在1894年升任怡和洋行总经理。他成功调停海员罢工,生前把澳门房产交给政府,1906年何启东先生向香港总督会同行政局申请获准在中环半山居住,成为首位在太平山山顶居住的中国籍人士。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香港大佬:何东》中有这样一段介绍他的文字:“任职买办之时,由于何启东需要在洋人老板与华人社会中游走,因而鲜明地体现了香港在东西贸易中的中介位置。至于政商网络纵横交错,以及家族成员的散布全球,更充份体现了香港作为东西枢纽、国际都会那种联系各方、面向世界而背靠中国的特殊地位。”
时移世易,曾经的四大洋行中,和记和会德丰先后被李嘉诚、包玉刚收购,怡和与太古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而多年后何氏家族又出现了另一位名流赌王何鸿燊。
洋行的出现,让香港成为当时封闭的中国经济一扇窗户,郑培凯教授称之为“开窗透气”,尽管是被动的开窗,却也见证了中国现代贸易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输入输出,也加快了中国现代社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