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工业之母” 提档转型升级
中山“工业母机”骨干企业占全省两成,市政府将出台专门政策大力支持
发布时间:
2015年06月29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恒才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一角。记者缪晓剑摄
6月2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率发改、经信、金融、电力等部门人员到小榄、东升两镇四家装备制造企业调研,再提大力发展“工业母机”,以此提档转型升级。他要求,中山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精准抓住“工业母机”类制造业这一命脉,加快引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核心关键技术和有市场前景的骨干企业,抢占 “中国制造2025”战略先机。
■做大做强“工业之母”
什么是“工业母机”?就是指制造机器或机械的机器,也叫机床、工具机。据了解,广东省将“工业母机”类制造业界定为制造各类装备的制造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两大类为主。
如果说 “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那么 “工业母机”当为现代工业城市之母。陈良贤在上周调研时指出,在一定程度上,“工业母机”(或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决定了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尤其是“机器换人”战略的推动,也给“工业母机”类制造业发展带来历史性契机。陈良贤说,在当前力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时刻,传统制造业需要大量的高精尖的 “工业母机”,来提升其发展层次,“工业母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不仅要实现自动化,还要实现“智能化”,要推动“工业母机”类企业向高精、智能等高端领域发展。
■“工业母机”骨干企业占全省两成
中山“工业母机”类制造企业基础较为雄厚。按照省经信委和省科技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的“工业母机”类制造企业1646家,其中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5市占全省总数的74.6%,其中中山“工业母机”类制造企业数120家,位于全省第五,在珠江西岸位于第二。
省经信委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全省“工业母机”产业格局中,目前包括以深圳和佛山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以广州为代表的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基地,以东莞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以及以中山为代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等。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邓锦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山120家 “工业母机”制造企业的发展层次是较高的,全省在1646家“工业母机”制造企业中筛选出384家骨干企业,中山占了85家,占比22.1%,在这些骨干企业中,中山拥有全省唯一一家产值超百亿的“工业母机”制造企业明阳风电,并聚集了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工业母机”制造企业;广东汉唐量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国内技术领先的工业级金属3D 打印机,而旗下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皮秒、飞秒激光维纳精密加工系统,在国内乃至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而联合光电的光学镜头可与目前国际知名产品媲美,市场竞争力极强……
“今年以来,中山‘工业母机’制造企业发展势头也较好。”邓锦平说,今年1-5月,全市729家规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增加值158.49亿元,比增12.9%,增速珠西第一,而其中的“工业母机”制造企业工业产值191.96 亿元,比增14.1%,增速排名全省前列。
■市政府将出台专门政策扶持
记者看到,无论从国家还是广东省到中山市,做大做强“工业母机”,已经成为共识。
“除非已有相当的基础,无论是‘工业母机’或装备制造业,尤其要在短时间内向国际水平看齐,光靠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都比较难实现,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智慧松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景松上周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在扶持方面,除了在单体或面上引导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在国产设备的消费应用的引导,以及落后产能淘汰上也要加大力度。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省和中山市对“工业母机”制造业的扶持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市经信局装备也和民爆用品管理科副科长黎雪林说,2015—2017年,省财政统筹将安排150多亿元,集中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而市政府计划在2015-2017年安排9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和技术改造,力争到2020年,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5000亿元。
黎雪林还表示,针对“工业母机”制造企业,经过前期调研后,市经信局目前正在起草相关专门的政策扶持文件,将集中资源,更加精准地支持中山“工业母机”制造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