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胜窑址:揭开陶瓷界400年谜团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01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文/图 本报记者朱晖赵伟
1602年,荷兰舰队俘获了一艘葡萄牙 “克拉克”商船,该船近10 万件中国瓷器在阿姆斯特丹拍卖,轰动整个欧洲。但瓷器的来源一直是个谜,欧洲人只能称该类瓷器为“克拉克瓷”。
1994年,福建漳州平和县五寨乡寨河村内,一个随处都可以捡到陶瓷碎片,当地人称窑山的山坳处,沉寂了 400 多年的古窑址被发现。南胜窑址,“克拉克瓷”的原产地,带着漳州市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再度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也解决了困惑国际陶瓷学术界 400年关于“克拉克瓷”的谜团。
■困扰国际陶瓷界的历史悬案
“20年前,一批国外研究陶瓷器的著名学者辗转来到平和县,在南胜窑址发掘现场,拿着出土的瓷器标本,热泪盈眶,都在高呼终于找到了。”6月11日,平和县博物馆,馆长杨征给记者讲诉了一个延续了400年的陶器悬案。
这一批学者是来寻找“克拉克瓷”发源地的。在1602年轰动欧洲的拍卖会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阿姆斯特丹又举办了题为 “晚到了400年的中国瓷器来了”的大型拍卖会,拍卖品大多为16-17世纪沉船中打捞出来的“克拉克瓷”。与此同时,在欧洲各国的博物馆、艺术馆中,也收藏着以“青花”“五彩”“素三彩”为特征的“克拉克瓷”。
“这些瓷器到底来自哪里?”无数的陶瓷学者四处考古搜查,但都一无所获。
“1982年,全国文物大普查,工作人员来到平和县,当地的老人们都传说附近山上有古窑,而且工作人员到一些偏僻的山头,满山随处可见破碎的瓷器。”杨征说,考古部门当时并没有察觉这可能是“克拉克瓷”的发源地,只是当做一般文物去寻找,结果却解决了一个历史疑团。
在杨征的讲诉穿越时空,回溯到400年前的明代晚期。这时候的闽南山城平和县,窑场密布,窑炉林立,一幅十里窑烟的繁荣景象。遍布山头的窑工们在练泥、制坯、绘画、上釉、装烧……由于需求量大,窑工们日夜操作,永不熄灭的窑火映红了半个平和县。一批批精美且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青花瓷、五彩瓷、素三彩瓷源源不断地出炉、装船,顺着花山溪一天航程到达漳州月港出海口,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销往全世界。
■兴起突然,沉寂也突然
“经过考证,南胜窑址兴起突然,沉寂也突然,期间不过百年,所以鲜为人知。”杨征介绍,明代后期,景德镇制瓷业出现原料危机,窑工暴力抗争及灾疫流行等原因,造成景德镇外销瓷产量大幅减少,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于是,福建沿海应运而生了许多民窑。平和制瓷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并凭借漳州月港这个与南洋诸国、日本等47个国家直接贸易的优势繁荣起来。然而,到17世纪二三十年代,沿海寇乱横行,月港的海上交通航线被破坏,再加上清朝初期,清廷实施“迁界”和“海禁”政策,南胜窑址一下衰败,在海内外基本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