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用知识产权为创新火花“加油”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24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 郭锦润  
  本报讯 昨日下午,中山市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推进大会召开。我市提出,要在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集聚众力,把中山建设成为创新活力强劲、实施效果显著、保护措施有力、管理体制完善、专业人才集聚、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的知识产权强市。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出席会议并向我市授牌,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马宪民就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提出意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副市长吴月霞,市委秘书长方维廷,市政府秘书长李俊参加会议。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管理成效不断增强。今年4月13日,中山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示范时限为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用好知识产权就能激励创新,知识产权是给创新的火花‘加油’,是创新的原动力所在。”薛晓峰在讲话中指出,知识产权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解决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创新主体的核心能力、战略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当前,我市正处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必须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围绕“做强、做新、做优”,高标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使知识产权在我市新一轮创新发展、优化发展中发挥更加有力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陈良贤表示,要积极探索发挥知识产权在自主创新中的杠杆作用,聚集创新要素支持产业发展,为我市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城市提供组织保障、政策保障、人才和经费保障,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落到实处。
  据悉,作为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省知识产权局已明确支持中山推广古镇经验,在全市范围设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实现专利案件的行业调解、行政处理、司法审判一条龙快速反应机制,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创建成效
  2013-2014 年我市专利申请总量分别达21815、24618件,同比增长18.57%、12.85%;今年1-5月,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同比增长55.3%、77.7%。
  ◆奋斗目标
  我市将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力争到2018年实现主要知识产权发展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市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2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5件,使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政策扫描
  按照今年出台的《中山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我市对发明专利授权的资助额度从原来的5000元提高到1万元,对获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企业一次性资助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