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加速器实现集群式发展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28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谭华健
本报讯 “去年回国后,我们到了南京、厦门等地考察,最终还是把项目放在了中山。”广东双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少明博士昨日告诉记者,他们的项目落户火炬区后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项目从“零”起步,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已具备了试产能力。
近年来,火炬区坚持“产业先导、科技引领”的战略定位,以实施创新驱动为着力点,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该区先后出台关于产业发展资金、科技创新发展资金、科技金融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小微企业上规上限融资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股权投资、专利资助和奖励等一系列管理办法的政策文件,并加紧科研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后续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激发创新活力。
日趋完善的创业创新环境,也吸引了一大批像杨少明这样的“海归”选择在火炬区创业。记者了解到,2014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企业R&D 投入约24亿元,占全市的近三分之一。今年1-5月该区专利申请总量1360件,同比增长6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61件。今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保持平稳增长。
在创新方面,该区围绕“4+2+2”的产业导向,推进产学研合作,培育新型研发机构,组织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上半年,该区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39项,申报市科技进步奖30项,已获立项14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2项,获资助1510万元。引入“材料成形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模具实验中心”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等四大高校创新平台、广东省风能研究院、“广东省中测食品、化妆品安全评价平台”等一批省级重点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落户园区,区内现拥有国家级企业实验室及技术中心2家,省级实验室2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5家,省级和市级技术及工程中心129家。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上半年121个项目申请市技改项目入库,目前已有94个项目获批,总投资50亿元,占全市38%,其中星昊药业等6家企业拟获省级技改项目扶持共7400万元。
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今年4月份视察中山时指出,要将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中,火炬区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据了解,至目前,该区已申报84家企业,完成第一阶段申报任务。
作为全市创新的“龙头”,火炬区探索建立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大创新”转变。据了解,该区着力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逐步形成“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的集群发展模式。
近年来,火炬区坚持“产业先导、科技引领”的战略定位,以实施创新驱动为着力点,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该区先后出台关于产业发展资金、科技创新发展资金、科技金融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小微企业上规上限融资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股权投资、专利资助和奖励等一系列管理办法的政策文件,并加紧科研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后续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激发创新活力。
日趋完善的创业创新环境,也吸引了一大批像杨少明这样的“海归”选择在火炬区创业。记者了解到,2014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企业R&D 投入约24亿元,占全市的近三分之一。今年1-5月该区专利申请总量1360件,同比增长6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61件。今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保持平稳增长。
在创新方面,该区围绕“4+2+2”的产业导向,推进产学研合作,培育新型研发机构,组织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上半年,该区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39项,申报市科技进步奖30项,已获立项14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2项,获资助1510万元。引入“材料成形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模具实验中心”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等四大高校创新平台、广东省风能研究院、“广东省中测食品、化妆品安全评价平台”等一批省级重点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落户园区,区内现拥有国家级企业实验室及技术中心2家,省级实验室2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5家,省级和市级技术及工程中心129家。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上半年121个项目申请市技改项目入库,目前已有94个项目获批,总投资50亿元,占全市38%,其中星昊药业等6家企业拟获省级技改项目扶持共7400万元。
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今年4月份视察中山时指出,要将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中,火炬区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据了解,至目前,该区已申报84家企业,完成第一阶段申报任务。
作为全市创新的“龙头”,火炬区探索建立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大创新”转变。据了解,该区着力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逐步形成“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的集群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