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心聚力推动中山新一轮大发展
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召开,薛晓峰作市委工作报告,陈良贤作经济工作专题讲话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30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郭锦润通讯员钟轩

7月29日,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召开。图为会议现场。记者黎旭升缪晓剑摄
六个着力
一是着力优化创新布局,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二是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激发企业创造积极性。
三是着力打造创新载体,不断提升创新承载力。
四是着力构筑创新业态,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五是着力集聚创新资源,形成创新驱动的"强磁场"。
六是着力提升创新服务,营造全民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本报讯 昨日,中共中山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会议在市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胡春华同志在中山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今年以来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统领和推动中山新一轮发展,力争早日迈入全省发展第二梯队;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心,奋勇拼搏,勇于担当,干净干事,在继续推进 “三重两大一保障”“一改两稳三确保”等工作的基础上,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及“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为“十三五”规划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奋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作经济工作专题讲话。市委政法委、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火炬开发区、坦洲镇等单位作了大会发言。
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顺应经济发展新趋势、新变化、新常态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中山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抓手;是突破当前专业镇发展瓶颈,建设新型专业镇的必然选择;是发挥中山文化优势与产业基础优势的实践载体。
报告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山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确立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推动创新的引导和服务作用,完善政策配套,弘扬创新文化,强化创新氛围,降低创新成本,推进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产业发展、创新成果与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企业需求与创新服务等“五个对接”,努力实现产业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传统产业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等“三个转变”,发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带动效应,学习深圳等先进城市转型升级的先进经验,积极参与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奋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具体要做到“六个着力”。
一是着力优化创新布局,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构建以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高新产业集聚区为龙头,新型专业镇为主战场,主城区为支撑的中山全域创新布局。狠抓创新“双核”带动,狠抓基础提升,力争到2017年,火炬高新区和翠亨新区工业产值占全市3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市40%以上,创新性企业数量占全市50%以上;全市形成装备制造超3000亿元,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与健康医药超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更多百亿级、十亿级企业与更多全国“单打冠军”。
二是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激发企业创造积极性。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突出骨干企业创新带头作用,积极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继续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等 “四换”工程。力争到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500家以上,到2020年达800家左右。
三是着力打造创新载体,不断提升创新承载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构建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推进市级产业发展平台向科技园区转型。力争到2017年,全市新型研发机构增至30家,高标准实现倍增计划;孵化器数量达到30家以上,实现全市各镇区孵化器全覆盖。
四是着力构筑创新业态,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大力发展“高、精、尖”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商业模式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工作母机”类制造业为发展重点,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关键核心技术和有市场前景的 “三有”母机。
五是着力集聚创新资源,形成创新驱动的“强磁场”。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方式,吸引境内外紧缺适用型人才,重点引进一大批有技术、有冲劲的青年才俊。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专项扶持资金,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市镇两级财政用于科技创新经费倍增。强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众创金融街”。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增加服务机构孵化、中试乃至助推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功能。
六是着力提升创新服务,营造全民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营造创新社会氛围。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的“头号工程”,加大对创新创造者的奖励力度,让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时代气息。
报告回顾总结了今年上半年工作。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转型加快、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全市既定目标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1502亿元,增长8.2%,高于全国、全省1.2和0.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3 亿元, 增长12.4%,其中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增长13.7%,增速居珠三角第3位。新开工亿元以上非房地产项目35个,完成投资额24.9亿元,项目总量和投资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0%和69.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3%,是工业投资增速的1.7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4%,增速高出规上工业4.8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105.7%和94%,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报告提出,下半年要认真做好六项工作:一是切实以调结构稳增长,确保经济稳健发展;二是切实以转型促发展,推动经济提质增效;三是切实以城建优环境,擦亮“三个适宜”城市品牌;四是切实以改革增活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五是切实以惠民生促和谐,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六是切实以法治作支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报告最后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履行好党建第一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主业,强化大抓基层的理念,坚持党建工作与推动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促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落实市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挂点包村整顿工作责任制,标本兼治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擦亮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深入推进镇区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强化基层基础保障。同时,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开展以“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为主题的纪律教育月活动,从严整治为官不严、为官不廉、为官不为、为官不实现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在全会闭幕式上,薛晓峰作了总结讲话,要求领导干部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他强调,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三者内含着正确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内含着高尚精神境界、道德操守,内含着强烈责任意识、进取精神,是领导干部理应具备的人格、品格、风格。市委将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明确选人用人导向,为敢担当的人担当,营造风更清气更正的政治生态和干净干事、奋发有为的创业环境。
陈良贤强调以五个“狠抓”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一是狠抓稳增长,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项目落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振外贸、多管齐下促消费。二是狠抓创新驱动,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在推进技术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发展、狠抓人才保障上下功夫。三是狠抓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做好土地文章,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金融业,大力发展新业态和楼宇经济。四是狠抓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要以优化体制机制为重点,不断把改革新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做好简政放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商事登记制度和投资管理制度改革。五是狠抓民生福祉改善,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感。要始终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做好民生实事,保障底线民生,做好教育、卫生、就业等热点民生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全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一轮发展的意见》以及《中山市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中山市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中山市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列席会议人员有: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政协党员领导同志及市四套班子正、副秘书长,市纪委副书记、常委,市直正处级以上单位和中央、省驻中山正处级以上单位及有关单位的党员主要负责同志,镇区党委(党工委)书记、镇长(管委会、办事处主任),市十三次党代会基层党代表、市政协委员代表、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代表、社团代表。担任过市领导班子正职及担任过近一届市领导班子副职的老同志代表,市各民主党派主委、市工商联主席、市知识界人士联谊会会长、无党派人士代表应邀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