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抓住创新驱动核心要素关键环节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30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郭锦润  

  本报讯  在昨日召开的市委全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参加了第一组、第七组讨论。他强调,要抓住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力争到2017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孵化器“三个翻番”。
  薛晓峰表示,年初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将新型专业镇作为落实主题主线的主战场,本次全会又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两者是有机联系、层层递进的。推动新型专业镇发展是抓 “主要矛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是抓 “矛盾的主要方面”。
  薛晓峰指出,专业镇应当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应成为传统产业的代名词。中山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新型专业镇,以此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转折点,这项基础性工作要一以贯之地推进。中山新型专业镇发展涵盖“1+7”创新工程,其中领头工程就是科技创新工程。具体言之,就是要以深圳经验为榜样,十年磨一剑,重点发展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让制造产业“有心有肺”,打造“头脑灵光、心脏起搏有力、四肢强健”的产业体系,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新一轮大发展。
  薛晓峰强调,要抓住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经过两年的努力,力争到2017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器“三个翻番”。要强化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平台和强优企业的孵化功能,重视知识产权尤其是发明专利,争取把国家健康基地打造成我市第二家国家级孵化器。
  薛晓峰同时强调,要着重发挥好两大优势。首先是中山的创业创新环境优势。深中通道等重大利好带来了新的战略契机,中山有望从珠三角的几何中心变为战略节点和桥头堡。要抢抓机遇,优化政策环境,促使更多高端资源“域外开花、市内结果”。其次是财政资金环境。我市资金状况好,负债率低,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大钱大气、小钱小气”——对于消费性支出要坚决控制、勤俭节约,对于发展生产力、改善民生等生产性支出,必须舍得投入、充分培植。尤其要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雄厚的民间资本投资,形成“养鸡下蛋”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