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郑和布施碑揭开尘封历史

在21世纪海丝东风吹拂下,“宝石王国”斯里兰卡已成中山重要贸易伙伴
发布时间: 2015年08月03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冷启迪  
  又到暑假,在中山各大旅行社里,斯里兰卡成为各家争相推荐的线路,旅行爱好者们也将之锁定为目的地。实际上,近年来,随着斯里兰卡与中山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日益频密,这个旧称锡兰、郑和下西洋曾经七次到达的美丽热带岛国,对中山人来说已经并不陌生。
  ■郑和布施碑见证历史
  每个来到斯里兰卡的人,都会前往首都科隆坡的国家博物馆里,了解这个异域之邦的历史。这座宏大的白色建筑物始建于1877年,是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博物馆。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跨越千年,古朴之风徐徐而来,中国和斯里兰卡悠久的交往历史有迹可循,如《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就是中斯友谊的一大历史见证。
  在博物馆里面的斯里兰卡 “过度时期”展览区域,有一座被透明玻璃保护起来的石碑吸引访客的视线。这块带有明显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的石碑,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于1409年途经斯里兰卡时,在德维努瓦拉一个寺庙树立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此碑经过五百多年,于1911年被一位英国工程师在南部城市高尔(加勒)路口的下水道发现。石碑高144.78厘米、宽76.2厘米、厚12.7厘米,顶部两角呈圆拱形,上方刻有二龙戏珠的浮雕,四周饰有花纹。石碑正面有用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镌刻的碑文。三种文字的碑文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对佛祖释迦牟尼、婆罗门教保护神毗湿奴和伊斯兰教真主表达了尊崇和敬仰。同时在这一区域,还能看到许多美丽的中国古代陶瓷制品。
  据记载,在郑和第二次远航时,曾经到过锡兰山,向佛寺布施香礼,并立碑于锡兰山。有斯里兰卡学者认为,郑和碑充分体现了郑和以及中国古代人民的广阔胸怀和平等宽容精神。这与西方殖民者后来入侵斯里兰卡时修城堡、掠夺财富,强迫斯里兰卡人改变宗教信仰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照。《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已成为中斯友谊的一大历史见证。
  ■海丝之路再掀贸易旅游热
  自古以来,斯里兰卡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山与斯里兰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近年来在经贸、体育、文化等领域的交往合作更是逐步增多,成为中山国际交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斯里兰卡已成为中山在南亚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2013年,中山对斯里兰卡出口2020.2万美元,进口203.5万美元,分别增长13.7%和13.9%。
  2014年“3·28”期间,斯里兰卡驻广州领事馆在我市举行了斯里兰卡旅游推介会,引起旅游业界的浓厚兴趣。随后,由陈良贤市长率领的30多家企业代表团于去年8月中旬访问斯里兰卡,参加斯里兰卡—中山商贸对接会。代表团的到访受到斯里兰卡的高度重视,组织者斯里兰卡-中国友好协会 (简称斯中友协)专门在《每日新闻》等当地主流媒体上提前展开广泛宣传。不久后的10月28日,在中山市友协、斯中友协和斯里兰卡旅游推广局的支持下,“斯里兰卡-中山旅游推介会”在斯首都科伦坡成功举行。期间,中山市旅游局与斯里兰卡旅游推广局签署了 《友好合作备忘录》,双方约定在旅游信息共享、旅游市场互促、旅游包机服务等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
  而在今年的3月27日,在中山市旅游局会议室,被誉为“宝石王国”的斯里兰卡在中山举行旅游推介会,斯中友协向中山旅游业界推介斯里兰卡旅游资源。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的郑和布施碑,也成为推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