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现场会召开
牢牢把握“四大抓手”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发布时间:
2015年08月19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对创新驱动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同时明确提出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知识产权等“四大抓手”。7月29日,中山召开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一轮发展的意见》,明确把实施创新驱动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
“只要牢牢把握‘四大抓手’,也就抓住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昨日,在全市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现场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强调。据悉,中山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1+4+N”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即以《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新一轮发展的意见》为总纲,针对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新型专业镇以及人才发展等四个工作任务提出要求,再辅以多项促进科技创新的具体举措,“四大抓手”即其中的重中之重。“四大抓手”之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产业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了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经国家认定的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标准:
1、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近3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或通过5 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产品(服务)范围: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3、企业科研人员的比例: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4、研发活动与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企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总费用占销售收入总额比例: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5000万:不低于6%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5000万-2亿:不低于4%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2亿:不低于3%
其中:境内研发费占研发费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5、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比例: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60%以上。
6、四项指标达到70分以上:核心自主知识产权(30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0分)、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20分)、成长性指标(20分)。●发展现状和政策亮点:
2014年我市有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19家,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新材料、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3 个领域。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政策和办法,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对入库企业在资金扶持、“助保贷”、人才落户、积分入学等方面予以倾斜。还将借助城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优势,建设“中山智谷”,集聚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打造成中山创新、创业的示范区。提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 力争到 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达500 家以上,到2020年达到800家左右。
★亮点一:市财政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当年新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补助10万元;当年通过复审或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补助5万元;企业每认定1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给予补助1000元。
★亮点二:跟踪落实好高企税收减免政策。对通过高企认定(复审)的小微企业,一律给予按时足额的税收减免;对于审核后无异议的中大型企业,税收减免落实到位。
●典型案例:
康方生物是中山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之一。
该公司努力将技术、人才、资本三大创新要素聚集起来驱动企业健康发展,目前总投入超过1.2亿元,拥有8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获得24项国家和省市级项目立项。
其中,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康方生物获得政府各项奖励和科研立项1300万元,同时启动18个新药项目,涵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三大疾病领域。研发过程中共申请专利50项,已获得授权共计23项,将企业价值提升至3.3亿元。
"四大抓手"之新型研发机构
●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标准:
1、注册地在中山,具独立法人资格,办公和科研场所设在中山。
2、投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
3、具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试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万元(不含软件开发类)。
4、具有稳定的研发队伍,常驻研发人员占职工总人数比例30%以上,研究生或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应占研发人员10%以上。
5、具有现代化、市场化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6、具有明确的主攻方向,能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服务企业和产业发展。
7、近3年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面业绩突出。
●发展现状和政策亮点:
中山现有新型研发机构 8家,目标是到2017年增加至30家,覆盖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专业镇主导产业。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山设立专项资金对新型研发机构能力建设、研发投入、科研设备等方面进行支持,给予新型研发机构在政府项目承担、职称评审、人才引进、建设用地、投融资等方面国有科研机构的待遇。让新型研发机构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举,切实服务于专业镇和龙头企业的创新需求。
重点围绕中山的智能制造、3D 打印、可见光通信、大数据、北斗服务、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五金灯饰、白色家电、健康医疗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开展创新服务工作。
★亮点一: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新型研发机构,减按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新型研发机构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 50% 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亮点二:对创新能力强、成果转化效果明显、带动企业新增产值高的新型研发机构,在考核中取得前3名的单位给予表彰,纳入市科技进步奖励。
●典型案例:
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我市典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市场化运行。凭借华南理工优势学科、高端科研平台和高层次人才,研究院搭建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支撑中山经济社会发展。一期重点建设了"中山市数字化机械装备研发平台"、"中山材料表面工程与薄膜技术服务平台"、"LED 高端芯片封装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覆盖了数控新一代技术、智能化装备、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主导产业。研究院和广东福朗德机械公司合作研发"数字控制的连续回旋式高速塑料吹瓶机",使得企业设备生产周期缩短了20%,能耗降低了20%,实现企业自动化生产,弥补了国内空白,销售订单猛增。
新型研发机构:是指通过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服务,支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市场化研发机构。
"四大抓手"之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包括围绕创业前孵化、企业孵化和加速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服务方式。●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标准:
1、注册地在中山,具独立法人资格,办公和科研场所设在中山。
2、投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
3、具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试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万元(不含软件开发类)。
4、具有稳定的研发队伍,常驻研发人员占职工总人数比例30%以上,研究生或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应占研发人员10%以上。
5、具有现代化、市场化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6、具有明确的主攻方向,能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服务企业和产业发展。
7、近3年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业绩突出。
●发展现状和政策亮点:
中山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1家。从属性来看,15家孵化器中属于综合性孵化器的有7家,专业性的8家,孵化企业主要涉及健康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服装纺织、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领域。
中山提出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鼓励在场地设施、管理水平、入孵企业数量和自有孵化基金等方面满足一定条件的项目申请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山创客·众创空间"的成立旨在通过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和企业的资源,为大众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首站设在中山紫马·智慧教育集聚区,已正式投入使用。第二站"小榄聚拢创意谷"也已刚刚获批设立。
中山提出力争到2017年,孵化器数量达到30家以上,实现全市镇区全覆盖。中山还提出大力构建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全力打造"中山创客·众创空间"整体品牌,以此为阵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
亮点:修订中山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对孵化器后资助范围由原来的3项扩展到9项,资助力度由原有的最高50万上调至200万。
●典型案例:
中山紫马·智慧教育集聚区为市区共建孵化创业创新企业。
自3月挂牌成立以来,共有17 个项目通过初审进驻创业,30多个项目等待入驻。
"四大抓手"之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
●发展现状和政策亮点: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还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支撑。中山、努力构建以知识产权带动产业创新发展的生态体系,高标准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逐年递增,专业镇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体系日趋完善、成效显著。中山提出,到2017年,实现百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25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件。同时还将研究制定知识产权工作"十三五"规划,完善各类政策扶持。对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维持的全过程分别给予3000元、10000元、5000元的支持;对执行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企业、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给予10万元的支持;对专利公共服务平台和专利导航项目给予30-50万元的支持,引导知识产权聚焦产业发展。
●典型案例:
2011年,古镇首创在全国镇一级设立"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成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报和授权确认职能的"古镇平台",建立了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维权机制的"古镇模式",2013年被授予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古镇模式"以快速实效为出发点,建立专利的快速维权机制和外观设计专利快速授权机制两大快速通道。从2011年至今年6月,通过快速维权通道已立案1166宗,已结案1090总,结案率93.5%,在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排名第一。而建立专利申请快速授权通道后,灯饰类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从过去耗时9个多月到现在最快一周获得电子授权,大大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
“只要牢牢把握‘四大抓手’,也就抓住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昨日,在全市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现场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强调。据悉,中山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1+4+N”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即以《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新一轮发展的意见》为总纲,针对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新型专业镇以及人才发展等四个工作任务提出要求,再辅以多项促进科技创新的具体举措,“四大抓手”即其中的重中之重。“四大抓手”之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产业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了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经国家认定的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标准:
1、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近3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或通过5 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产品(服务)范围: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3、企业科研人员的比例: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4、研发活动与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企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总费用占销售收入总额比例: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5000万:不低于6%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5000万-2亿:不低于4%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2亿:不低于3%
其中:境内研发费占研发费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5、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比例: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60%以上。
6、四项指标达到70分以上:核心自主知识产权(30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0分)、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20分)、成长性指标(20分)。●发展现状和政策亮点:
2014年我市有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19家,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新材料、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3 个领域。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政策和办法,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对入库企业在资金扶持、“助保贷”、人才落户、积分入学等方面予以倾斜。还将借助城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优势,建设“中山智谷”,集聚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打造成中山创新、创业的示范区。提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 力争到 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达500 家以上,到2020年达到800家左右。
★亮点一:市财政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当年新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补助10万元;当年通过复审或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补助5万元;企业每认定1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给予补助1000元。
★亮点二:跟踪落实好高企税收减免政策。对通过高企认定(复审)的小微企业,一律给予按时足额的税收减免;对于审核后无异议的中大型企业,税收减免落实到位。
●典型案例:
康方生物是中山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之一。
该公司努力将技术、人才、资本三大创新要素聚集起来驱动企业健康发展,目前总投入超过1.2亿元,拥有8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获得24项国家和省市级项目立项。
其中,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康方生物获得政府各项奖励和科研立项1300万元,同时启动18个新药项目,涵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三大疾病领域。研发过程中共申请专利50项,已获得授权共计23项,将企业价值提升至3.3亿元。
"四大抓手"之新型研发机构
●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标准:
1、注册地在中山,具独立法人资格,办公和科研场所设在中山。
2、投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
3、具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试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万元(不含软件开发类)。
4、具有稳定的研发队伍,常驻研发人员占职工总人数比例30%以上,研究生或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应占研发人员10%以上。
5、具有现代化、市场化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6、具有明确的主攻方向,能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服务企业和产业发展。
7、近3年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面业绩突出。
●发展现状和政策亮点:
中山现有新型研发机构 8家,目标是到2017年增加至30家,覆盖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专业镇主导产业。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山设立专项资金对新型研发机构能力建设、研发投入、科研设备等方面进行支持,给予新型研发机构在政府项目承担、职称评审、人才引进、建设用地、投融资等方面国有科研机构的待遇。让新型研发机构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举,切实服务于专业镇和龙头企业的创新需求。
重点围绕中山的智能制造、3D 打印、可见光通信、大数据、北斗服务、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五金灯饰、白色家电、健康医疗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开展创新服务工作。
★亮点一: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新型研发机构,减按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新型研发机构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 50% 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亮点二:对创新能力强、成果转化效果明显、带动企业新增产值高的新型研发机构,在考核中取得前3名的单位给予表彰,纳入市科技进步奖励。
●典型案例:
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我市典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市场化运行。凭借华南理工优势学科、高端科研平台和高层次人才,研究院搭建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支撑中山经济社会发展。一期重点建设了"中山市数字化机械装备研发平台"、"中山材料表面工程与薄膜技术服务平台"、"LED 高端芯片封装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覆盖了数控新一代技术、智能化装备、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主导产业。研究院和广东福朗德机械公司合作研发"数字控制的连续回旋式高速塑料吹瓶机",使得企业设备生产周期缩短了20%,能耗降低了20%,实现企业自动化生产,弥补了国内空白,销售订单猛增。
新型研发机构:是指通过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服务,支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市场化研发机构。
"四大抓手"之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包括围绕创业前孵化、企业孵化和加速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服务方式。●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标准:
1、注册地在中山,具独立法人资格,办公和科研场所设在中山。
2、投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
3、具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试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万元(不含软件开发类)。
4、具有稳定的研发队伍,常驻研发人员占职工总人数比例30%以上,研究生或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应占研发人员10%以上。
5、具有现代化、市场化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6、具有明确的主攻方向,能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服务企业和产业发展。
7、近3年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业绩突出。
●发展现状和政策亮点:
中山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1家。从属性来看,15家孵化器中属于综合性孵化器的有7家,专业性的8家,孵化企业主要涉及健康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服装纺织、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领域。
中山提出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鼓励在场地设施、管理水平、入孵企业数量和自有孵化基金等方面满足一定条件的项目申请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山创客·众创空间"的成立旨在通过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和企业的资源,为大众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首站设在中山紫马·智慧教育集聚区,已正式投入使用。第二站"小榄聚拢创意谷"也已刚刚获批设立。
中山提出力争到2017年,孵化器数量达到30家以上,实现全市镇区全覆盖。中山还提出大力构建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全力打造"中山创客·众创空间"整体品牌,以此为阵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
亮点:修订中山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对孵化器后资助范围由原来的3项扩展到9项,资助力度由原有的最高50万上调至200万。
●典型案例:
中山紫马·智慧教育集聚区为市区共建孵化创业创新企业。
自3月挂牌成立以来,共有17 个项目通过初审进驻创业,30多个项目等待入驻。
"四大抓手"之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
●发展现状和政策亮点: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还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支撑。中山、努力构建以知识产权带动产业创新发展的生态体系,高标准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逐年递增,专业镇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体系日趋完善、成效显著。中山提出,到2017年,实现百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25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件。同时还将研究制定知识产权工作"十三五"规划,完善各类政策扶持。对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维持的全过程分别给予3000元、10000元、5000元的支持;对执行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企业、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给予10万元的支持;对专利公共服务平台和专利导航项目给予30-50万元的支持,引导知识产权聚焦产业发展。
●典型案例:
2011年,古镇首创在全国镇一级设立"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成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报和授权确认职能的"古镇平台",建立了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维权机制的"古镇模式",2013年被授予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古镇模式"以快速实效为出发点,建立专利的快速维权机制和外观设计专利快速授权机制两大快速通道。从2011年至今年6月,通过快速维权通道已立案1166宗,已结案1090总,结案率93.5%,在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排名第一。而建立专利申请快速授权通道后,灯饰类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从过去耗时9个多月到现在最快一周获得电子授权,大大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