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书展闭幕接待读者20万
遭遇“七年之痒”,图书销售及人流量均下滑
发布时间:
2015年08月19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冷启迪 杨彦华

昨天是第七届中山书展最后一天,市民进馆参观的热情不减。记者缪晓剑摄
本报讯 第七届中山书展昨日闭幕,五天书展期间共有20.51万人次入场,而去年则超过25万人次。在网络购书、电子阅读的双向冲击以及三天暴雨的影响下,今年书展的图书销售以及人流量都比往年有所下降,作为珠三角西岸的文化嘉年华,七年的中山书展该何去何从?成为许多市民关心的问题。
新华书店负责人何女士告诉记者,本届书展在规划和管理上做得不错,图书按区域展览,引导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到不同区域选购图书。另外,书展宣传工作到位,有广播定时提醒读者当天的讲座活动,这些优点希望中山书展能继续保持。然而,与其他大部分展商一样,何女士觉得今年人流量比往年少了很多,新华书店在书展上的图书销售量也大幅下滑。“当然,这和网上书店也是有关的。网上书店种类多,价格也便宜,对我们来说有很强的竞争力。”
万有引力书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他粗略统计了一下今年书展读者人流量以及销售量大概是去年的三分之二,“肯定是亏本的”。他介绍说,万有引力书店主打人文类书籍,而且许多都是刚出版的新书,所以折扣不大,原本以为这些书目会受欢迎,但是却没想到应者寥寥,他也提到了何女士所说的网上书店的冲击,然而他更关心的是电子阅读对传统阅读方式的改变。
和他持相似观点的还有广州小古堂书店的老板李金亮,他表示,今年的人流量确实不如以往多,买了书的读者购书的数量也不如以往多,“原来我的摊位里,经常有人拖着皮箱来买书或是一捆捆地买,但今年很少,来个三四个人,只有其中一个人买了一两本,有很大的变化。”在分析原因时,他也表示阅读大环境和小环境的改变,让书展出现了这样的“瓶颈”,“你看看大家现在精力都用在什么地方了?我们一天耗在手机上的时间大概都有四到五个小时,都在消化别人嚼过的东西,碎片化的信息,所以这是大环境所致,不是中山才有,我们有同行在南国书香节的广州分会场,他告诉我情况更加糟糕,摊位很少有人光顾,我来中山还算是好的。”他认为,目前这种情况大概还会持续四到五年,而后会有一个反弹,“因为大家会逐渐发现网络阅读带来的种种弊端,从而回归到纸质阅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