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

发布时间: 2015年08月27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房耿 通讯员 黄绮靖  
  今年5月,市司法局、社工委、禁毒办、综治办联合印发《中山市矫正社会工作试点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市矫正社会工作试点镇区建设全面启动。《方案》通过在试点镇区建立帮教中心,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等工作,探索适合不同类型的具有中山特色的矫正社会工作新模式。市财政已给予试点镇区各30万元经费支持。从4月至11月底,由试点镇区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帮教活动。
  ■石岐区:25 名矫正及安置帮教人员参加职业培训
  据石岐司法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大对矫正人员帮扶力度,该所目前已建立了“六帮一”联合帮扶机制。协助患有艾滋病、肺结核、癌症等重疾的家庭困难矫正人员申请紧急救助款、提供传染病预防教育和支援服务、心理疏导及上门探访等服务。对生活困难的,通过帮助介绍工作、申请低保、减免学费等缓解其家庭负担。据统计,共为34名矫正及安置帮教人员介绍工作、发放救助款,慰问85人次。
  社矫人员重新回归社会,找工作是个重点问题。从2014年开始,石岐区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纳入区技能晋升培训和区青年社区学院技能培训的招生范围,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设了西式面点师技能、计算机课程等近20个培训班,提供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针对矫正及安置帮教人员的需要和申请,协调其参加美容理发、机械维修等培训,提升其个人技能水平。目前,已有25名矫正及安置帮教人员报名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
■火炬区:购买社工服务,矫正人员参与社区公益
  据介绍,今年4月,火炬开发区社矫安帮服务中心正式运营,该中心与向日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组织矫正人员每月进行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和教育学习活动。和其他试点镇区不同的是,该特色服务主要包括:定期与敬老院合作开展公益劳动、国学修身系列活动、家庭伦理教育、感恩教育、园艺治疗活动、社区合唱团等,以多样化的形式,帮助社区矫正人员顺利渡过矫正期。
  此外,该中心还与咀香园、日月茶馆等10家爱心企业合作建立“1个中心+10个基地”的服务模式,设立了国学传统文化学习基地、就业培训和安置基地、社会交往社会融入基地、子女关爱基地等10多个关爱基地,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提供社会支持和教育帮扶。
  ■小榄镇:搭桥人才市场、企业,提供就业平台
  今年7月,小榄镇社矫安帮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工作。小榄司法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作人员每月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教育辅导和个别谈话教育,并根据社区矫正对象不同的成长轨迹、心理状况和社会危害程度作出科学评估,筛选重点人员制定特殊矫正方案进行矫治。"该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还与菊城人才市场、小榄镇城镇建设发展总公司、小榄镇新隆五金塑料厂等多家企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他们建立起广阔的社矫安帮服务网络,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心理辅导、职业指导、临时食宿、法律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