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为之士”

市知识界人士联谊会召开成立10周年工作座谈会,薛晓峰勉励广大党外知识分子
发布时间: 2015年10月14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 郭锦润  
  昨日,我市召开知联会成立10周年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座谈会。记者黎旭升摄

  本报讯 昨日下午,我市召开知联会成立10周年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座谈会,回顾过去,总结成绩,共商我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发展大计。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丽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小娟,市委秘书长方维廷出席会议。
  2005年9月21日,中山市知识界人士联谊会成立。这是广东省地级市中第一个成立的党外知识分子联谊组织。十年来,市知联会团结凝聚了一大批优秀的无党派人士,在爱国报国、追求进步、服务社会中贡献聪明才智、履行使命职责、实现人生升华,开创了我市无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新局面。其间,市知联会以无党派人士或理事个人名义在市两会上的提案建议达238件。今年市人大一号议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桥涵建设的议案》,去年由市委书记薛晓峰领办的重点提案 《关于加快推进信访维稳法治化的建议》,均源于市知联会的建言献策,已直接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知联会10周年工作视频,共同回顾知联会创立成长的青葱岁月。市知联会会长、市法制局局长林少棠对知联会十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号召广大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进一步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把知联会打造成为推动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智库。
  薛晓峰对市知联会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对我市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从贯彻中央、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市知联会及其联系成员自身发展,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对进一步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薛晓峰指出,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市人才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引擎之一。要继续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包含党外知识分子在内的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发挥知联会团结联系党外人才的平台作用,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如何充分认识并进一步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对与会代表提出的这一问题,薛晓峰从个人感悟出发作了深入阐释。他认为,当今知识界人士应具备这样的基本条件:既有古代“士”的特质,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不仅在各行各业有一技之长,有高尚的价值追求,还应是积极的社会担当者和先知、先觉、先行者。
  从屈原自况的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到孟子推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鲁迅笔下“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中国脊梁”,到毛泽东评价白求恩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薛晓峰引经据典,以古今贤哲的理想情操与党外知识分子共勉,希望大家追求进步,发挥知识分子表率作用,争当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先进技术的开拓者和先进产品的生产者;勇于担当,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透过多棱的视角和多元的知识结构,继续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提出更多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意见建议。
  薛晓峰最后要求市各级有关部门,以贯彻上级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为指导,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为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