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靠“吹”得来品质因“技”流芳
发布时间:
2016年02月18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谭华健
下了中山港大桥,几分钟车程,便可到达位于民众镇的中山博锐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锐斯)的新工厂。
“据权威资料报道:这项技术全球也是近30年才有的,国内是最近10年才开始进入,以前主要依赖进口,未来五年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1月26日,中山博锐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维军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TPU 薄膜如今除了在运动休闲体育、汽车零配件、医疗等行业受宠外,还在航空,军工等领域有广阔市场。
2015年,博锐斯在“新三板”成功挂牌,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拥有多条世界领先的生产线
TPU中文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是由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大分子二醇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其它塑料材料无法比拟的特性。
“现在国内生产TPU 薄膜的企业不少,但我们在技术上是创新领导者,2015年光是新设备投入就增加了600万元。”周维军介绍,近年来,该公司每年营业收入实现30%左右的增长。
2007年,博锐斯在港口镇成立,2014年搬到民众镇,一直专注于有机高分子新材料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提供特殊功能性薄膜材料解决方案。该公司从创立之初就是一家充满了创新基因的技术领先企业,先后攻克了大型先进精密弹性体薄膜挤出设备的国产化,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开发全过程精密检测系统。然后快速开发了可呼吸性弹性膜、超薄高强度弹性膜、超宽超薄TPU 膜、耐水解TPU 膜、阻燃膜等一系列市场急需的优质产品,实现快速发展。
“我们现有多条世界领先的TPU 吹膜和流延生产线,月产量超过1500万平方米,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以及东南亚地区。”周维军介绍,该公司所生产的功能性TPU 膜厚度可做到0.01mm-2mm,宽度可做到0.5m-2.5m。
博锐斯已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己的工程技术中心,并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TS 16949 认证及Oeko-tex 100 1级纺织品生态标签认证。据了解,截至今年1月,博锐斯已拥有15项专利,其中包括3项发明专利和12项实用新型专利。
●弹性体吹膜技术在行业内数一数二
“你看,我们的机械化程度还是很高的,工人上班比较轻松,人均产值已超百万元。”在博锐斯的生产车间里,周维军指着一台大型超薄精密吹膜设备向记者介绍,由于吹膜工艺对设备的技术性能要求较高,博锐斯吹膜工艺使用的设备均为自身设计、开发,或者采购成熟设备再经自身特殊改造,从而保证技术的先进性。由该公司掌握的弹性体吹膜技术已是行业内数一数二。
企业的创新最难的是持续性创新,博锐斯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入分析,每年在吹膜领域都有创新颠覆型产品。在周维军眼里,TPU 的前景无比广阔。根据IAL统计,2007 年全球TPU 的消费量为38.43万吨,2010年为46.55万吨,2012年为53.13万吨。随着TPU 粒子及TPU 薄膜的单价逐渐降低和欧盟地区对PVC 等材料的限制,TPU 材料的性价比渐渐凸现出来,未来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左右。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也给TPU薄膜材料带来极大的拓展空间。
经过数年技术积累和市场推广,博锐斯产品的优越性逐渐得到客户认可,产品远销国外市场。周维军介绍,根据行业发展、市场需求及下游客户的开发情况,博锐斯计划在近两年内增加5条流延式生产线、3条吹膜式生产线,逐步提升产能。该公司建立了在国内领先的TPU 薄膜工程研发中心,不断开发出领先的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从而满足各行各业的特殊应用。
“公司今年将有几条新生产线和一系列新产品投产,业务增长率将再次超过30%。”周维军介绍,目前该公司和国内大飞机项目配套的特殊材料也正在紧张研发中。
“据权威资料报道:这项技术全球也是近30年才有的,国内是最近10年才开始进入,以前主要依赖进口,未来五年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1月26日,中山博锐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维军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TPU 薄膜如今除了在运动休闲体育、汽车零配件、医疗等行业受宠外,还在航空,军工等领域有广阔市场。
2015年,博锐斯在“新三板”成功挂牌,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拥有多条世界领先的生产线
TPU中文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是由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大分子二醇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其它塑料材料无法比拟的特性。
“现在国内生产TPU 薄膜的企业不少,但我们在技术上是创新领导者,2015年光是新设备投入就增加了600万元。”周维军介绍,近年来,该公司每年营业收入实现30%左右的增长。
2007年,博锐斯在港口镇成立,2014年搬到民众镇,一直专注于有机高分子新材料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提供特殊功能性薄膜材料解决方案。该公司从创立之初就是一家充满了创新基因的技术领先企业,先后攻克了大型先进精密弹性体薄膜挤出设备的国产化,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开发全过程精密检测系统。然后快速开发了可呼吸性弹性膜、超薄高强度弹性膜、超宽超薄TPU 膜、耐水解TPU 膜、阻燃膜等一系列市场急需的优质产品,实现快速发展。
“我们现有多条世界领先的TPU 吹膜和流延生产线,月产量超过1500万平方米,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以及东南亚地区。”周维军介绍,该公司所生产的功能性TPU 膜厚度可做到0.01mm-2mm,宽度可做到0.5m-2.5m。
博锐斯已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己的工程技术中心,并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TS 16949 认证及Oeko-tex 100 1级纺织品生态标签认证。据了解,截至今年1月,博锐斯已拥有15项专利,其中包括3项发明专利和12项实用新型专利。
●弹性体吹膜技术在行业内数一数二
“你看,我们的机械化程度还是很高的,工人上班比较轻松,人均产值已超百万元。”在博锐斯的生产车间里,周维军指着一台大型超薄精密吹膜设备向记者介绍,由于吹膜工艺对设备的技术性能要求较高,博锐斯吹膜工艺使用的设备均为自身设计、开发,或者采购成熟设备再经自身特殊改造,从而保证技术的先进性。由该公司掌握的弹性体吹膜技术已是行业内数一数二。
企业的创新最难的是持续性创新,博锐斯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入分析,每年在吹膜领域都有创新颠覆型产品。在周维军眼里,TPU 的前景无比广阔。根据IAL统计,2007 年全球TPU 的消费量为38.43万吨,2010年为46.55万吨,2012年为53.13万吨。随着TPU 粒子及TPU 薄膜的单价逐渐降低和欧盟地区对PVC 等材料的限制,TPU 材料的性价比渐渐凸现出来,未来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左右。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也给TPU薄膜材料带来极大的拓展空间。
经过数年技术积累和市场推广,博锐斯产品的优越性逐渐得到客户认可,产品远销国外市场。周维军介绍,根据行业发展、市场需求及下游客户的开发情况,博锐斯计划在近两年内增加5条流延式生产线、3条吹膜式生产线,逐步提升产能。该公司建立了在国内领先的TPU 薄膜工程研发中心,不断开发出领先的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从而满足各行各业的特殊应用。
“公司今年将有几条新生产线和一系列新产品投产,业务增长率将再次超过30%。”周维军介绍,目前该公司和国内大飞机项目配套的特殊材料也正在紧张研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