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村里修路村民送水送电还帮工

黄圃镇“最后一公里”工程美了村庄赢了民心
发布时间: 2016年03月10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江泽丰 通讯员黄圃宣  

  本报讯 3月9日上午9时,黄圃镇吴栏村的天空下起大雨。看着雨水滴答滴答落在地上,该村53岁村民梁汝开竟突然笑了起来。“要是换作去年这个时候,估计我哭都来不及。”他告诉记者,对待雨水的态度有如此大的转变,都是因为村里的水泥路修好了。

  车子在雨中驶进了黄圃镇吴栏村,记者原本担心的场景竟然没有发生——就在1年前记者到该村参加“植树节”活动,因为之前下过雨,村里的路泥泞不堪,不少地方坑坑洼洼无处下脚,离开时鞋子全是泥巴让人烦躁。而一年过后,这里的面貌已全然不同:6 米宽的水泥路崭新平整,经过雨水的冲刷后更显干净整洁,与路旁的绿树、河涌交相辉映,村子显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美丽乡村景象。

  吴栏村副书记黄注强听到记者的讲述不禁哈哈大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何况你是1年没有来了。”趁着雨水暂停,他一边领着众人在新修好的2.3公里的水泥路上行走,一边讲述村路的“当年今日”。据他介绍,吴栏村最早也有一条水泥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建,但是经过了20多年,在10年多前原来的水泥路就已经破烂不堪,逐渐脱去了“水泥皮”露出了“泥土肉”。晴朗天烟尘滚滚,下雨天泥泞坑洼,村民们出行时苦不堪言,十分期盼村里能重新翻新村路,把村路硬底化。

  村民近10年的梦想终于要成为现实。去年,“最后一公里”专项列入“十项民生工程”之首,并被市人大确定为2015年中山市人大一号议案,而吴栏村村路的其中一段被列入村路改造项目。知道家门口的村路要硬底化了,有的村民将路边的松皮棚主动拆掉。

  梁汝开就住在村路边上。工程从去年8月左右开始施工,期间遇上路边的河涌关闸没有河水浇灌路面,面临要耽误工程进展的局面,梁汝开主动为工程队引来了自己的自来水。有一天工程队施工到晚上,遇上施工电线线路出故障,因为天黑影响施工进度,梁汝开又从家里拉来电线,让施工队接上继续施工。“用一些水电算得了什么,我们不就是为了村好吗?”梁汝开憨厚地笑着说,村的环境好了村民的生活就更好了。

  31岁的村民梁培锋原本准备在中山市区或黄圃中心区买房,听说村路要硬底化,他最后决定在村里建房。建房时遇上施工队临时缺水泥或沙石,梁培锋主动给施工队送去这些材料,还和其他村民帮施工队干力所能及的活。“又不是要很多材料,用我的没关系。”梁培锋说,没有人不想家乡美。

  新修的水泥路在今年春节前正式开通。原本3米多宽的路变成了6米宽,再加上两旁的绿化树以及整治过的河涌,吴栏村的“气质”一下子提升了不少。每每听到来探亲的亲戚盛赞村路修得好,梁汝开的脸上不禁露出自豪的表情,“这是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没有人不拥护。”

  吴栏村地处黄圃镇的最北边,共有3个自然村,户籍人口约8300人,虽然集体经济一年收入200万多元,要承担修水泥路的费用仍十分吃力,但是该村还是咬紧牙关,将“最后一公里”工程圆满完成,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美化了村庄,还赢得了民心。“今年,我们还有6条村路将进行改造,全部铺为水泥路。”黄注强说。

  吴栏村只是黄圃镇“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的一斑。记者了解到,2015年黄圃镇“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共启动建设98条道路,工程投入约2500万元,到目前全部项目已开工建设,已完成道路建设84条,完成建设里程达34.28公里。2016年,该镇共计划建设128条道路,建设里程达47.71 公里,计划总投资达2700多万元,将惠及全镇14个村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