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中山“大力士”亮肌肉助2560吨“大海豚”翻身

港珠澳大桥海豚塔实现“世界第一翻”,中山建设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锋芒初露
发布时间: 2016年06月07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 吴才林 通讯员 林海英  
  两"大力士"为"大海豚"翻身。被访者供图


  上周港珠澳大桥最后一座“海豚”造型钢塔成功完成吊装,意味着该大桥贯通在即,这对港澳以及相邻的城市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喜讯,而在这喜讯背后,中山“大力士”功不可没:最后一座“海豚”钢塔的吊装成功,有赖于我市2台世界级“巨无霸”起重机此前帮助其进行了一次 “华丽翻身”。
  负责此次翻身工程事前安全评定工作的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山检测院院长林凯明表示,类似的工程作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先例,此次中山帮助海豚塔进行的翻身可谓是 “世界第一翻”。他认为,这一次翻身,对我市实现“四个定位”中建设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不小的推进作用。
  ■中山“大力士”出手助“海豚”翻身
  港珠澳大桥贯通前,3座海豚钢塔的吊装是大桥施工的重点之一。然而在前两座海豚塔早已完成吊装后,第三座海豚塔的吊装却一直困扰着港珠澳大桥局:该海豚塔最初的设计是“副塔在上、主塔在下”,然而受现场浮船吊装工况环境的制约,需要变为“副塔在下、主塔在上”,这就意味着,这座海豚塔要进行一次180度的翻身。
  据介绍,这座海豚塔重达2560吨,相当于11架空载的A380飞机,高度达105米,相当于35层楼高,如此规模的大型钢塔整体翻身在世界范围内尚属史无前例。
  最终这一任务落到了位于我市翠亨新区的中铁南方工程装备有限公司身上,实施此次翻身的“大力士”,就是该公司的两台2000吨门式起重机。这两台 “巨无霸”从2014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是目前全球起重量最大的移动门式起重机。
  该工程现场指挥祁连海回忆道,面对这一技术难度高且没有先例可供参考的工程,该公司严阵以待,从接到任务便开始组织人员培训,进行演练等,为期长达两个多月。为了模拟可能遇到的问题,该公司甚至参照海豚塔建造了一个重100多吨,高度接近70米的模型,反复进行了3次演练。
  ■“体检”3个月,“大力士”方上阵
  “大海豚”成功翻身的背后,除了中山这两位“大力士”外,还有赖于一群“幕后英雄”,而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山检测院就是其中之一。
  院长林凯明谈到,即便请来了“大力士”,也不是说翻就翻,还要先帮“大力士”进行“体检”。他表示,这样的大型钢塔翻身作业和一般的工程有很大区别,技术难度也更高,“比如海豚塔是不规则结构,翻身的过程中重心时刻都在变化”,此外,两台起重机的同步也要做到非常精密,不然整个钢塔可能失去平衡,后果难以想象。
  正是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中山检测院联合省特检院、广州起重机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对翻身方案以及两台起重机进行了历时3个多月的评估和论证。
  “其间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大力士”的起重限制器显示不准确、制动器漏油等”,林凯明说,每发现一个问题,方案就要作适当修改,随后,评估组又需要根据新的参数进行详细检测和评估,“如此周而复始,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对方案前后进行了7次论证”,此外,中铁南方也对在“大力士”中发现的15处重大隐患进行全面整改,才最终让其上阵,并顺利完成了翻身作业。
  ■为实现“四个定位”累积人才
  此次翻身工程的成功实施,无疑让中山的桥梁建造、大型起重领域等方面在国内外名声大振,而林凯明则认为,其实该工程成功实施的最大意义,并不在工程本身。
  “省‘十三五’规划中对中山提出‘四个定位’,而这次的工程,就是我市实现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目标的一个强而有力的案例。”,林凯明认为,要实现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最重要的还是人才。而这次工程的成功实施,除了让全世界知道中山拥有这样的技术实力,以及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操作经验外,更重要的是在工程实施的前后,大量的专家和人才集聚在中山进行论证,分享彼此的经验并被中山所吸收,同样地,中山也依托此次工程,培养了大量相关人才以及累积了丰富的经验。
  “这些经验财富和人才财富,将会是中山实现‘四个定位’过程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和财富。”林凯明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