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大局履职尽责凝心聚力共建小康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山市第六届委员会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
2016年06月22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陈健儿 朱怡
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农工党中山市第六届委员会自2011年8月换届以来,以政治交接为主线,服从和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努力打造社会服务品牌,党务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推动中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年来,市委会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基础,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带领全体成员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巩固思想基础。
五年来,市委会认真贯彻“人才强党”战略,努力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完善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平稳有序地开展组织发展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农工党员176名。市委会注重发现、培养优秀人才,多名党员走上政府部门和各大医院的领导岗位,并在各自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百岁老党员陈嘉瑜同志作为抗战老兵荣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市委会始终把参政议政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我市发展大局,精心选择课题,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撰写提案,5年来,共提交集体提案29篇、个人提案建议60篇。其中,《关于推进翠亨新区建设的建议》《关于推进秀美村庄工程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城市蓝线规划,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中山的建议》《关于优化工业园区资源配置,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关于新形势下促进翠亨新区新发展的建议》均被评为市政协重点提案和优秀提案。此外,市委会向农工党省委会和中山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多篇调研报告。其中,2012年,市委会《关于岐江河两岸景观重塑与岸线资源战略性开发的调研报告》在市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上发言;2014年,市委会《西江流域跨区域治水问题研究》中标省委会课题,并获农工党中央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2015年,市委会 《关于加大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力度的建议》再次中标省委会课题,《中山市企业负担调查研究》《加大力度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让中山“水更清”》等调研成果均得到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五年来,市委会依托农工党医卫界高中级知识分子集中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工作。打造“同心助医工程”品牌,联合市卫计局,组织党员专家通过“点对面”讲课和“点对点”帮扶,培训社区医务人员,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助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目标;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送心理健康、急救培训、保健知识进单位进学校;坚持送医送药下乡,几年来,为3000多群众义诊,送出2万多元药品。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树立了农工党的良好形象。
五年来,市委会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基础,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带领全体成员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巩固思想基础。
五年来,市委会认真贯彻“人才强党”战略,努力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完善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平稳有序地开展组织发展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农工党员176名。市委会注重发现、培养优秀人才,多名党员走上政府部门和各大医院的领导岗位,并在各自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百岁老党员陈嘉瑜同志作为抗战老兵荣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市委会始终把参政议政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我市发展大局,精心选择课题,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撰写提案,5年来,共提交集体提案29篇、个人提案建议60篇。其中,《关于推进翠亨新区建设的建议》《关于推进秀美村庄工程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城市蓝线规划,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中山的建议》《关于优化工业园区资源配置,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关于新形势下促进翠亨新区新发展的建议》均被评为市政协重点提案和优秀提案。此外,市委会向农工党省委会和中山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多篇调研报告。其中,2012年,市委会《关于岐江河两岸景观重塑与岸线资源战略性开发的调研报告》在市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上发言;2014年,市委会《西江流域跨区域治水问题研究》中标省委会课题,并获农工党中央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2015年,市委会 《关于加大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力度的建议》再次中标省委会课题,《中山市企业负担调查研究》《加大力度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让中山“水更清”》等调研成果均得到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五年来,市委会依托农工党医卫界高中级知识分子集中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工作。打造“同心助医工程”品牌,联合市卫计局,组织党员专家通过“点对面”讲课和“点对点”帮扶,培训社区医务人员,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助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目标;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送心理健康、急救培训、保健知识进单位进学校;坚持送医送药下乡,几年来,为3000多群众义诊,送出2万多元药品。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树立了农工党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