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拓空间强后劲
发布时间:
2016年09月02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 郭锦润
本报讯 近日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通报了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主要目标任务2016年上半年落实情况,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指标推进落实情况。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必须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坚持扬长补短、查漏补缺,坚持问题导向、结果说话,全力以赴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力争做到日清日毕、月清月结、年清年高,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今年1月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对“十三五”时期和今年工作作了部署。根据市委办公室督查通报,今年上半年,全会部署的63项具体工作中,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创新驱动政策、培育工作母机、投资项目清单管理改革、平安中山建设等 25 项已取得明显成效,十件民生实事、国有企业改革、质量提升行动、强化城镇化空间管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38项工作严格按照计划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市巩固“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并对照全面小康5个领域共39个指标补齐短板。经测算,目前我市有6项指标亟待重点补强。各项指标均已明确牵头部门和负责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统计监测、协调推进。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能否全面完成今年既定目标任务,既事关新常态下中山能否实现“双中高”发展,也事关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既事关“十三五”能否开好局、起好步,也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履职能力的重大考验。
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和牵头领导要根据具体工作的不同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指导,集中力量,集中推进。对于超过均衡进度的工作,要摒弃自满情绪,乘势而上,好上加好,继续滚动跟进,力争取得更大成效,坚决打好“主动仗”。对于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工作,要以“跳起来摘苹果”的精神,全力以赴,自我加压,再加把劲,再添把力,坚决打好“攻坚战”。对于项目进度不理想的,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到问题症结,制定具体措施,倒排工作进度,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坚决打好“翻身仗”。
会议强调,虽然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部分指标都已达标,个别指标经过攻坚也可望实现,但切不可掉以轻心、就此止步。“十三五”时期,我们既要注重整体效能、巩固原有优势,也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统筹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新型专业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贫困人口、弱势群体的精准帮扶力度,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在此基础上,奋力进军珠三角经济发展第二梯队,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夯实根基。
相关链接
上半年部分工作成效
●新增工作母机入库企业153家,全市工作母机库共有企业316家,其中规上企业161家。上半年工作母机类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0.74亿元,增长18.5%,位居珠江西岸“六市一区”第一位。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中山“民企 50条”,投入扶持资金35.2亿元,促企业减负65.5亿元,惠及29.2万户民企。
●线上线下结合,推进“一门一网”式政务改革,实现政府服务模式向市、镇、村三级实体办事大厅、网上办事大厅集中受理。
●多措并举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7.6亿元,占年度计划57.6%,进度排名全省第二。
●今年高考重本上线率25.5%、本科上线率69%、总上线率98.16%,三率均为全省第一。
●抓好食品生产端到消费端全链条安全监管,成为广东唯一上榜的全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
今年1月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对“十三五”时期和今年工作作了部署。根据市委办公室督查通报,今年上半年,全会部署的63项具体工作中,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创新驱动政策、培育工作母机、投资项目清单管理改革、平安中山建设等 25 项已取得明显成效,十件民生实事、国有企业改革、质量提升行动、强化城镇化空间管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38项工作严格按照计划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市巩固“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并对照全面小康5个领域共39个指标补齐短板。经测算,目前我市有6项指标亟待重点补强。各项指标均已明确牵头部门和负责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统计监测、协调推进。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能否全面完成今年既定目标任务,既事关新常态下中山能否实现“双中高”发展,也事关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既事关“十三五”能否开好局、起好步,也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履职能力的重大考验。
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和牵头领导要根据具体工作的不同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指导,集中力量,集中推进。对于超过均衡进度的工作,要摒弃自满情绪,乘势而上,好上加好,继续滚动跟进,力争取得更大成效,坚决打好“主动仗”。对于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工作,要以“跳起来摘苹果”的精神,全力以赴,自我加压,再加把劲,再添把力,坚决打好“攻坚战”。对于项目进度不理想的,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到问题症结,制定具体措施,倒排工作进度,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坚决打好“翻身仗”。
会议强调,虽然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部分指标都已达标,个别指标经过攻坚也可望实现,但切不可掉以轻心、就此止步。“十三五”时期,我们既要注重整体效能、巩固原有优势,也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统筹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新型专业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贫困人口、弱势群体的精准帮扶力度,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在此基础上,奋力进军珠三角经济发展第二梯队,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夯实根基。
相关链接
上半年部分工作成效
●新增工作母机入库企业153家,全市工作母机库共有企业316家,其中规上企业161家。上半年工作母机类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0.74亿元,增长18.5%,位居珠江西岸“六市一区”第一位。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中山“民企 50条”,投入扶持资金35.2亿元,促企业减负65.5亿元,惠及29.2万户民企。
●线上线下结合,推进“一门一网”式政务改革,实现政府服务模式向市、镇、村三级实体办事大厅、网上办事大厅集中受理。
●多措并举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7.6亿元,占年度计划57.6%,进度排名全省第二。
●今年高考重本上线率25.5%、本科上线率69%、总上线率98.16%,三率均为全省第一。
●抓好食品生产端到消费端全链条安全监管,成为广东唯一上榜的全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