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 > 正文

2014年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召开
——破解灯饰产业“内忧外患”

发布时间: 2014年08月25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文/本报记者梁东麒 赖有生 图/记者 余兆宇  
  擅长简单装配的那些灯企已经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更无法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在2014年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掌握核心技术、大胆技术创新是目前灯企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灯饰产业是我市优势传统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行业,经历30 多年的风云变幻,中山已成为国际重要灯饰生产城市,古镇镇更是享有“中国灯饰之都”的美誉。然而随着资源环境的制约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山灯饰产业集群正面临着一场内外夹击的严峻挑战。
  8月22日,经过近一年时间走访调研,市政协委员在市长协商座谈会上,正式提交 《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战略前瞻与叠加扶持政策体系调研报告》(下称 “报告”),专题聚焦古镇灯饰产业发展问题,呼吁以古镇为切入点推行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古镇灯饰产业叠加扶持政策体系,加快推进灯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更好地巩固和提升古镇灯饰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内忧外患
灯饰产业缺乏“主心骨”
  早在去年9月,市政协就开始了对我市灯饰产业的调研。由市政协会同古镇镇委镇政府,组织市政协委员省体制改革研究会的专家成立的课题组,以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发展为切入点,先后深入古镇镇、小榄镇、横栏镇,专门访谈了镇委书记、镇长或其他领导,听取骨干重点企业、商会、行业协会负责人对发展灯饰产业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3万多字的报告。报告认为,在古镇逐步发展成为年产值超千亿元的“巨人”背后,除了搭建起产业发展基础外,还不可避免地伴生了一系列发展的困难和瓶颈,使中山灯饰产业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局。
  “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要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土地资源不足、发展空间受限等诸多问题。”市政协副主席马志刚在介绍报告时指出,中山灯饰产业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多年来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企业少,集群内多数企业居于产业链的低端乃至最低端,产品缺乏行业竞争力,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几个数字上体现得十分明显。目前古镇灯饰产业仍以加工装配为主,且99%以上都是小微企业,到2013年,古镇灯饰企业中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仅13家,10亿元以上仅1家,20亿元以上企业根本没有,多数企业产值偏小。
  缺乏产业发展“风向标”和“主心骨”,也导致中山灯饰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缺乏主导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外地人到古镇购买灯饰,如果询问选择哪个品牌最好,当地人很少能给出具体的答案,这也说明了“中国灯饰之都”还缺乏龙头老大。同时,缺乏权威而有号召力核心企业和品牌的引领,缺乏“行业标杆”的标准化示范,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市场中还出现“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成品、四流服务”的现象,部分企业为了跑“低值低价路线”,私自降低了产品质量,生产不符合标准的劣质产品。
  此外,古镇灯饰产业的镇级行政权力资源无法协调周边镇区产业发展,不能统一对集群进行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以至于出现“内耗”性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商业模式创新不足,缺乏现代大商贸、大物流、大配套和电子信息化的区域商贸总部,主导行业和市场的“话语权”不强;培育、引进、留住人才的政策和公共服务配套不足,高素质人才紧缺、科研力量不足等,都成为了掣肘古镇灯饰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报告还指出,古镇乃至中山灯饰产业,除面临以上产业自身发展的 “内忧”外,还要应对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及竞争压力的“外患”。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周边地区对古镇灯饰产业的分化和竞争等因素影响下,中山灯饰产业需要以积极态度应对。


报告破题
建叠加扶持体系促转型升级
  找准问题所在,就要对症下药。报告认为,尽管中山灯饰发展面临困境,却不乏机遇,尤其是政策机遇,古镇灯饰产业集群需要建立叠加扶持体系,促进灯饰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国家、省、市均为“中山灯饰”提供了优异条件。“中山灯饰”产业集群目前已被国务院批复实施的《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列为改造提升的优势传统产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也与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制订和实施了《共同推进灯饰产业(古镇)整体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确立共同推进中山灯饰产业集群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际化营销平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灯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照明产业高端人才平台、灯饰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市内也配套了“三个一百”政策。
  报告建议,中山灯饰产业在抓住政策机遇基础上,从中山市战略层面协调资源统一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出台统一的政策,留住核心产业、引进高端配套项目。通过加快建设灯饰快速成型与协同设计技术服务中心和知识产权展示交易中心,引入高端研发载体和新型服务模式,建设广东出口灯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掌控产业发展制高点。
  同时,从产业布局、用地规划、项目配套、招商引资、信息技术开发等研究扶持政策,打造与国际接轨的集贸易、会展、检验检测、通关、信息发布、金融服务、物流配送、办公、酒店商务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未雨绸缪地把握好产业发展趋势,提前做好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扶持中小企业,报告创新性地提出,要像瑞士扶持表业一样,扶持古镇中小企业,打造享誉全球的灯饰精品,使古镇成为全球灯饰产业中心,提升中山城市产业品牌的影响力。通过扶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引进国内国际流行文化、产品、技术、工艺,认真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保护和奖励创造精神,集中力量把古镇灯饰产品打造成为世界灯饰的“明珠”,成为世界灯饰产品的代名词。
  马志刚在介绍报告时指出,古镇灯饰产业集群需要建立叠加扶持体系。报告提出多项实际性的建议,包括建议出台中山灯饰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企业,无论是处于 “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都可以获得基金投入激励。
  建议制定“造月亮星”计划,通过制定若干标准,筛选1000家“造月”工程后备企业和1000家“亮星”工程后备企业,进行普遍培养。
  建议国家商务部批准设立香港 (中山)灯饰物流园,与香港启德机场、葵涌货柜码头直接对接,把香港所需的检验检疫等功能前移至物流园,从而实现简化物流流程,降低出口产品成本,提高中山灯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回应
全面打造灯饰业龙头企业
  面对政协委员积极的建言献策,副市长冯煜荣代表市政府作出了回应。市政府将会从打造龙头企业入手,通过健全市场营销体系、营造良好经商环境、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进而推动我市灯饰产业转型升级。
  冯煜荣说,近年来,我市已出台了数十项产业政策,从打造龙头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商业模式等不同角度,促进灯饰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欧普照明、华艺灯饰均被列为“新三百”计划十亿级培育企业。
  此外,一系列的健全市场营销体系计划也在进行中,包括在完成对北京十里河灯饰城、成都金府灯具城等首批10个全国直销基地认定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更多的城市和专业市场作为基地进行培育,实现“古镇灯饰”区域品牌在全国的布点。
  未来我市还会与阿里巴巴等网站合作,筹建古镇灯饰品牌旗舰店,实现古镇灯饰全国营销平台的连锁化、规模化。每年春秋两次的灯博会也会逐步扩容,吸引家居饰品、酒店用品、家具等相关产品同台展销,使古镇灯博会成为覆盖多领域的泛灯饰产业集聚平台。
  此外,还会在成功编订的“中山古镇灯饰价格指数”不断完善平台建设,提高古镇灯饰价格指数的行业指导权。
  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我市将建设起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孵化及职业实训培训基地,完善灯饰产业服务平台建设。组建起古镇照明灯饰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通过建立专家库,制定受理、调查、专家咨询、调解的工作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一站式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80%以上企业的信息共享。
  在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方面,我市将继续发展总部商务,以灯王项目建设为核心,规划全球照明灯饰产业综合体。同时支持改造一批、新建一批品质高、规模大的灯饰、灯配专业市场,充分发挥“中山美居”的品牌影响力和平台优势。以“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纳入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的契机,实施“古镇镇LED 路灯与景观照明示范工程”,建设宜居宜商宜业的国际名镇,进而推动我市灯饰产业转型升级。
古镇思路
“产城融合”实现灯都升级
  作为享誉世界的 “中国灯饰之都”古镇,在本轮产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刘建辉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表示,“古镇灯饰”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产业本体和产业平台的创新发展。未来几年,古镇将走“产城融合”之路,以求实现产业与城镇同步转型升级。
  “预计10月份第十四届秋季灯博会,将吸引10万人次专业买家进场,专业买家进场需要购票,每张暂定100元。”说起古镇灯饰的发展,刘建辉踌躇满志,他认为按照现今产业布局,未来几年的古镇灯饰仍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然而未雨绸缪也是古镇灯饰所需要的。刘建辉说,以LED 新光源为代表的新一轮照明革命,已催生了国内许多新的照明灯饰专业市场、生产基地,行业、产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这就对古镇积极探索“产城互动”提出了要求。
  过去30年,“古镇灯饰”商业模式经历了“行商”到“坐贾”的转变。今天,“古镇灯饰”要用30多年积累的物质基础和优质营商环境,以市场为导向调配资源要素,推动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打造产业服务核心竞争力。
  同时古镇还要引导和扶持绿色光源LED 和传统灯饰产业充分结合发展,将“LED 光源”打造成为“LED 灯饰”,完成灯饰产业的本体创新。在“后灯饰”时代中,实现“古镇灯饰”的长足发展。
委员支招
  协商当日,除市政协提交给市政府相关调研报告外,多名政协委员也现场建言献策,为中山灯饰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罗炜强:古镇灯饰需要垂直电商平台
  市政协委员、火炬区财政局局长罗炜强认为,目前必须加快中山灯饰产业的电子商务发展,进而推动古镇乃至中山灯饰产业更上一层楼,其中建立面向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垂直电子商务平台尤其重要。
  罗炜强调研发现,在淘宝和天猫两大电子商务平台上,企业花费的网络渠道成本高达20%-30%。在价格竞争作为电商企业竞争主要手段的今日,企业利润空间不断收窄,生产因素和网络渠道成本却在不断上升,企业已走到了“不做电子商务等死,做电子商务找死”的两难困境。
  我市灯饰产业要打破这个困境,走出自己的道路,首先要通过建立灯饰垂直电商平台,来规避单纯依赖第三方网络渠道所带来的企业经营风险。其次,要把该平台打造成中高端灯饰产品的网络销售平台,坚持以产品质量差异化和服务专业化作为核心竞争力。
  ●李森:要用标准化战略争夺灯饰市场
  市政协委员、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主任李森提出,中山灯饰产业一方面要完善好现有灯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灯饰产业工种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抢占行业市场先机。
  李森认为,目前我市已有26个灯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市委市政府既要做好协调,使平台能错位发展,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又要做好管理,形成“上面有领导,中间有抓手,下面有支点”的平台体系运作格局。
  此外,市委市政府还应积极鼓励灯饰企业参与包括灯具设计师在内的7个工种国家职业标准的开发,鼓励有条件的经济实体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通过标准化战略,抢占市场先机。
  ●杨国明:文化引领灯饰产业转型发展
  市政协委员、电子科大中山学院经管电子商务系主任杨国明从文化理论提出,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已是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中山灯饰产业要以文化为引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杨国明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制度上要给予灯饰文化设计创业产业发展扶持的政策,要给予灯饰创意设计、灯饰文化展览展示、品牌传播、演艺、旅游、交流、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登记保护、融资以及灯饰创意设计产业孵化等领域明确的扶持。
  同时,还在体制上促进科技和文化融合,加快科技文化融合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用创新模式重构文化金融体系。在机制上启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优才计划,建立创业创意人才库,重点扶持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