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 > 正文

“五问”“七策”,中山市政协建言中山“环湾布局向东发展”

发布时间: 2019年11月29日   来源: 南方号   作者:雷海泉  

11月27日,2019年中山市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在中山市会议中心举行,今年协商座谈会主题为“顺应大湾区发展大势积极推动环湾布局向东发展”。会议由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主持,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危伟汉,市委常委、常委副市长杨文龙,副市长郑泽晖、高瑞生、袁永康,政协副主席周信、吴竹科、郭惠冰、何灿成、刘志伟等出席座谈。

会上,中山市政协公布了“顺应大湾区发展大势积极推动环湾布局向东发展”调研报告,提出“以增量促改革,以空间换时间”的破局思考,以及“城市向东提质”“交通向东补强”“产业向东赋能”“科创向东升级”“人才向东集聚”“要素向东倾斜”“文化向东厚植”等“七个向东”建议。

中山发展“五问”

今年初,“环湾布局向东发展”被写入中山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时期中山城市发展战略。结合这一主题,今年5月以来,中山市政协开展了市内外调研活动,先后考察了深圳、佛山、东莞、惠州、昆山、嘉兴等六个城市,经多次修改最终形成调研报告。

报告内容分为“前言”“湾区发展之‘势’”“中山发展之‘问’”“融湾发展之‘鉴’”“向东布局之谋”“向东发展之路”和“结语”七个部分。

其中,报告对中山发展体会出了“五问”:拥有临湾资源禀赋,为何未能形成湾区合力?拥有优越的地缘条件,为何未能形成区位的张力?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为何未能形成创新动力?拥有优美的人居环境,为何未能形成对人才的磁力?拥有独特的人文资源,为何未能形成城市竞争的魅力?

报告指出,比较优势与发展现状的反差一定程度上说明传统要素的比较优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是有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环湾布局向东发展不仅是空间发展战略,更是系统性工程,需要进行“要素组合”,将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文化优势最优组合,形成综合优势。

向东布局之谋

“向东向海,中山谋划了近40年。”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表示,环湾布局向东发展顺应了湾区城市发展规律和中山城市发展规律和中山城市发展趋势,对当下突破发展瓶颈,打造新的战略增长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向东,包括了发展思路向东、规划向东、交通设施向东,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体制向东,中山要东向发展,应全面向深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体制对标,实现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

报告提出了中山环湾布局向东发展的策略,认为中山应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破除发展体制机制限制,破除小城发展视野,坚持高站位规划,高标准建设。在环湾布局向东发展的战略引导下,环湾地区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中山需充分强化其发展地位,打破镇区发展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功能区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通过科学的规划建设,构建功能明确、协调互补、高端要素聚集的城市增长极。

环湾布局“七个向东”

报告对中山的“向东发展”提出了“七个向东”的建议。

一是城市向东提质。建议中山编制环湾地区发展规划,将“两城两区”(岐江新城、翠亨科学城和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建设成为大湾区东西两岸科技创新发展重要的承载集聚区、科技创新的先行核心区,现代化国际化的创新型城市中心,探索大湾区两岸民生领域互惠共享先行先试无“代差”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二是交通向东补强,构建与广深协调相乘的立体交通体系。其中,建议中山在环湾地区布局4条城市轨道,即在翠亨新区与岐江新城方向布局2条以上城市轨道线路,翠亨新区至三角、小榄方向布局以及翠亨新区至南朗、三乡方向各布局1条以上城市轨道线路,形成吹翠亨新区在市域范围内的辐射网络。

三是产业向东赋能,构建以高端电子信息技术、健康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以及优势传统产业为主的“5+1”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以市级产业平台为空间载体,建立与湾区中心城市产业直接对接引入的机制,形成“两区、多节点”“一平台一特色”的产业空间体系。

四是科创向东升级,全面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组件环湾创新联盟,探索“技术在广深、转化在中山”等模式,吸引创新科技成果在中山试验、转化、产业化。

五是人才向东集聚,扶持高校、院所、企业筑巢引凤,创新引才模式,制定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真正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六是要素向东倾斜,强化全市“一盘棋”统筹力度,对发展格局进行微调,强化东部区域资源配置,谋划村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腾笼换鸟”,实现土地等要素资源调配。

七是文化向东厚植树,深入挖掘孙中山文化精神内涵,引领大湾区对孙中山文化的共建共享,打造湾区人文精神家园。

危伟汉对调研成果予以肯定。他表示,随着“环湾布局向东发展”战略实施,中山结合新形势不断研究和深化战略内容。目前,中山正高标准推进翠亨新区起步区马鞍岛规划建设,在马鞍岛构建现代化智慧型、功能合理、与自然和谐互美共融的城市形态,打造高端公共服务体系和畅顺有序、结构科学的交通体系,并以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为主,培育新时代新中山精神,将其打造成创新引领、二三产协同、产业上下游贯通、对全市域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产业新城。希望市政协各界别委员发挥各自界别优势,积极为中山建设发展建言献策,促进中山高质量发展,增进中山人民福祉。

丘树宏表示,今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起步之年,新时期,中山产业基础还在,区位优势还在,优美人居环境还在,独特的人文资源还在,中山不会止步于目前的发展。深中通道一桥飞架伶仃洋,其将成为中山环湾布局高质量发展的力量,希望中山上下以大湾区建设和大交通建设为契机,振奋起改革开放初期一往无前的精气神,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抓住机遇,切实扛起责任,共同推动中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