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会场直击 > 正文

“断头路”之痛: 相□10多米 绕行10公里

记者调查:镇际“断头路” 给市民出行、生活、经济辐射带来“负能量”
发布时间: 2013年02月26日   来源: 中山商报   作者:■统筹魏静文■采写记者何淼蓝天魏静文实习生吴才林■摄影吴飞雄余兆宇  
突出的钢筋,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自己"被断头"的痛楚。

一间工厂,"拦腰"斩断一条完整的道路。

"断头路"的尽头,竟成了垃圾最好的"安身"之所。

一池浊水,一片杂草,咋就成了翠景南路跨不过去的"坎"?

  过去30多年,中山以走一条“村村点火、镇镇冒烟”的路径而迅速确立一镇一品的发展优势,但这种模式下也容易各自为政,其突出表现是镇际间不能贯通的“断头路”——市政协委员、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梁士伦,对中山“断头路”的主要成因如此概括。
  连日来,记者调查走访了我市镇际间的多条断头路,发现镇际间“断头路”割断的,不只是道路,还有居民的生活、物流的通道、协调发展的步伐。
  比如,港口石特村与西区广丰工业区只隔着一条10米宽的河涌,可谓“鸡犬相闻”,但广丰工业大道就在这条河涌前断头了,10米的直线距离要绕10公里路才能到达对岸。挨着工业区的石特村,没有沾上光;工业区的员工,也未因靠近村庄而享受到生活的便利。
  再如,因为隆都路的断头,在一河或一山之隔的南区和沙溪,房价普遍卖到每平方米四五千元,而大涌的房价普遍只有三千多元。
  ……
  市领导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提出了从“行政区域”转向“经济区域”的发展模式。今年以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在多个场合表示:“断头路”打不通,对方便群众出行、统筹区域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都是一个障碍。
  梁士伦说,任何一个镇区,想通过断头路来封闭发展,预防项目流失,阻止企业出走,都是愚蠢行为。他说,某些发达镇区有较大的招商引资能力,但已严重面临土地资源制约;而有些后发镇区虽然有土地资源,但受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等因素制约,招商引资力度却比较小,引不到好项目。如果把两者之间协调发展起来,将能获得“双赢”。但倘若各镇区之间存在一个3-5公里的“断带”,土地资源制约的问题将更为紧迫。
  事实上,谋求打破镇区各自为政局面,全市一盘棋的战略已写进市十二五规划。正如人大代表、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黎军所言,目前,我市的规划工作实现了村庄一级全覆盖。在规划层面上,即使是一条小小的农路,与城市道路或相关路网也是有效衔接。因此,只要严格执行规划审批流程,就不会出现规划不衔接的问题。
  有一种东西叫 “历史遗留问题”,总是不断给人们带来麻烦,“断头路”便是其中之一。梁士伦说,解决断头路问题,关乎拆迁、资金、用地指标、农保地调整等,这太难了!也正因为难,所以不能再拖。梁士伦希望,2013年能成为解决遗留问题年,把多年来民生工程的“尾巴”处理干净。
  那么,我市镇际间到底有多少“断头路”?“断头路”断在何处、为何而“断”?有什么应“断”之策?值今年“两会”召开之际,本报记者将对上述代表委员一直关注、政府决意处理的问题作追踪报道,同时欢迎 “举报”困扰您的“断头路”。

■调查篇
隆都路:1.6公里道路,规划十年未开工 
    三千多元房价,没有多少人问津
  大涌镇通往主城区的道路只有三条“乡村公路”:宽16米的岐涌路、宽12米的岐峰路以及宽12米的叠溪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上述道路每到高峰期经常出现拥堵,为此,大涌镇向东西南北几个方向谋求“出路”,其中包括推进隆都路建设,以达到和城区交通干线的接驳。然而,这条连接大涌和沙溪两镇的干线,尽管只有1.6公里,尽管规划了10多年,但至今尚未开通。
  在大涌,记者发现,说起隆都路,当地群众并不熟知,而说起兴涌东路或涌沙路,连不少外来员工都会恍然大悟地说:“原来说的是大自然木业门前的那条断头路。”2月25日,记者到大涌镇现场采访时看到,这条规划宽50米左右的主干道,在由西向东延伸至该镇大型企业大自然地板公司门前时,路面突然收窄至10来米,道路越过马坑口街交接处后,便变成“断头路”,那里是一个工厂的门口。在那里,可清楚看见今年1月下旬开通的广珠西线高速公路。
  据了解,兴涌路系目前大涌中心区内一条主要干线,其西段已建成多年,目前已接驳大涌辖区内的环镇路、翠华路、旗峰路等主要市政道路,成为贯穿大涌整个镇区的一条“中轴线”。据介绍,按照十多年前大涌、沙溪和市有关部门的规划,该道路东段连接往东北方向后,越过沙溪镇凤凰山后,可先接驳沙溪镇工业大道,进而转入南外环的延长线,从而达到快速进入南外环和105国道等干线。据悉,该规划道路最先曾命名为凤凰路,后来改名为涌沙路,去年经大涌和沙溪两镇协商,目前确定命名为双方都能接受的隆都路。另外,在广珠西线高速规划建设期间,隆都路一度被规划为可与广珠西线沙溪大涌出口直接接驳的干线。如今,尽管该高速路出入口往西挪了约1公里,隆都路建成后,走该道路上高速还是大涌人最便捷的选择。
  “这条路如果在10多年前规划时就修好,大涌葵朗工业园区与沙溪隆兴工业园应该早就连成一片兴旺的商贸聚集地,而不是目前双方隔着一个小山头却不能相通呼应的局面。”对于该条“断头路”,在大涌镇做红木生意多年的张先生如是说。
  “因为没有宽敞的干道和城区路网接驳,交通发展滞后带来的结果是辖区的三产比较落后。在一河或一山之隔的南区和沙溪,房价普遍卖到四五千元每平方,大涌的房价尽管普遍只有三千多元,但问津者仍然较少。去年以来,尽管大涌被纳入城区范围,但因道路没打通,大涌房价的洼地效应仍然没有出现。”大涌镇一家房地产从业者唐先生无奈地表示。

广丰工业大道:
双向断头,鸡犬相闻不相交
曾有车祸,两事主成植物人
  位于西区广丰工业区的广丰工业大道,早在6年前就已通车,成为该工业区一条交通命脉。但多年来,这条双向4车道的阳关大道,却一直忍受着“两头不到岸”的寂寞:该路南北两头皆被河涌截断,分别与南北的北外环路及沙港西路隔河相望。其南端与北外环路的断层处,这几年更是只依靠一座不到5米宽的小桥以及一条小路“扛起大旗”,实现与北外环路的连通。
  广丰工业大道若按照建设规划,本该往北延伸接到港口镇沙港西路上,而往南则连通石岐区北外环路。如此一来,广丰工业大道除了成为该工业区的交通命脉外,还将成为连通西区、石岐区以及港口镇等地的一座重要“桥梁”。此外,广丰工业区作为西区的一大工业区,坐落着大洋电机、恒生药业以及日丰电缆等著名企业,区内大量厂企员工,每天都要通过广丰工业大道进出该工业区。该道路南端还坐落着总户数达6000户的住宅小区中山奥园。
  但广丰工业大道往北方向,在该工业区大洋电机新厂位置,被石特涌截断成了“断头路”。“这条河涌不过10米宽,但是想到对面的石特村则需要绕行10多公里。”长期开摩托车来往于石特村和广丰工业大道的林先生说,从广丰工业区到石特村,要经过彩虹大道到金叶市场再到村里。附近工厂一位员工告诉记者,石特村作为离工业区最近的村子,每天都能感受到村中居民的各种生活气息,说笑、吆喝声会传来,晒的渔网、衣物可看到。工业区员工都想在村子里租房子住,但道路不通使他们与这样理想的居住地两岸相隔,只能到其他地方落脚。
  与此同时,在广丰工业大道的另一头,也在中山奥园与南六涌位置成了“断头路”。除了一条南六涌外,广丰工业大道还隔着将近600米的虾塘地带与北外环相望。就是这段数百米距离,车主如果想从这里绕大道到北外环路,则需要走长达5公里的路程。
  中山奥园为了方便业主出行,在南六涌上架起了一座简易小桥。然而该小桥只有4.5米宽,限重只有3吨,每次只能容纳一个方向的车辆通过。
  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短短一分钟,便有十几辆小车通过该桥。遇到会车时,其中一边的车辆只得在桥头的待停区等候另一车辆通过后,才能前行。另外,在此处行车还有一定危险,据了解,去年这里就曾发生两宗交通事故,2名事主都成了植物人。

翠景南路:断了几百米,绕行5公里 倘若相连通,最多2分钟
  翠景南路是一条市政主干道,规划全长1450米,一头连接西区翠景路,另一头连通南外环沙溪段,是西区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翠景南路的首期工程于2009年4月奠基开工建设,时至今日道路仍有500多米未打通,“断头路”隔着一片稻田,与南外环遥遥相望。
  2月24日上午,记者取道博爱路来到世纪新城小区附近的翠景南路。从博爱二路转入世纪新城小区,前进900米左右,翠景南路戛然而止,眼前出现一排隔断去路的砖墙,墙后是一大片待耕种的田地,不少市民提着小篮在地里摘野菜。眺望远处500米开外的南外环,道路上通行的车辆清晰可辨。
  世纪新城小区最南端一个出入口,正好设于翠景南路断头处,道路一侧车道与出入口相连。由于此处背靠荒地,车流不多,宽敞的空间正好适合停车之用,不少业主把这里当成了停车场,5、6辆小车随意停放在路边。“这条路连通不了南处环,目前唯一的作用就是供小区业主出入使用。”附近居民何先生告诉记者,翠景南路已完工的路段设施完善,中间的绿化花基分隔双向车道,只有在上下班业主集中出入时,路面才有些熙攘。其余时段车流量较少。
  翠景南路的“断头”,直接导致了市民从西区上南外环需绕行。记者尝试驾车从翠景南路与博爱路路口出发,分别实施两种绕行上南外环方案:一是选择往东进入博爱二路,转入第一城后面的悦秀街,拐入广珠公路,再从南外环立交桥桥底处进入南外环,约绕行3公里,耗时6分钟;二是从博爱路向西出发,经过博爱一路,取道博爱立交桥进入105国道南行,至南外环立交桥处下桥,转向南外环继续向东行驶,全程约5公里,用时约10分钟。
  如果翠景南路与南外环实现连通,从博爱路行至南外环全长1450米,按照60公里/小时的速度计算,理论上不到2分钟即可上南外环。
  市民程先生家住南区万科,在西区升华路上班,翠景路是他上下班的必经之道,每天途经博爱路翠景路路口等红绿灯时,他都会想,“如果翠景南路可以通车,我一踩油门就到家了。”

大沙南路:
曾有路牌没有路 市民期待快打通
  1月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先后参加了石岐区和东区党政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有与会人员提出,要打通市侨中高中部门前大沙南路至起湾道路段。打通该路最显著的好处是:东区居民有一条更顺畅的路到港口上高速,石岐、港口居民可经大沙南路、东祥路直通城轨中山站,或火炬区。
  2月25日,记者来到大沙南路,本来东西走向的大沙南路在市侨中高中部门前突然拐弯,与南北走向的东华路相交连接起来。而该路规划延伸至白沙湾工业区路段,如今是一个花木场,穿过花木场,是一大片鱼塘,白沙湾工业区就在鱼塘另一边,记者可清楚看见对面起湾道上奔跑的汽车。
  粗略估计,仅差六七百米,大沙南路就能与起湾道打通,但这几百米多年毫无进展,却一度给周边居民画着一个诱人的“饼”。2009年6月,有白沙湾附近居民向本报反映,白沙湾工业区附近7个路牌,标示有“大沙南路”,可这条路根本没有延伸至石岐区,很容易误导市民。后来,交通部门修改了这些路牌。
  花木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花木场的一部分土地,已被征收用于延伸大沙南路。但关于工程进度,记者暂无法从市公路总站和石岐区办事处获得答案。
  东华路上汇星豪庭业主袁先生就很期待大沙南路与起湾道尽快接通,他说,如果接通后,东区与石岐、港口、高速路口往返的车,大部分将会从起湾道直接拐进大沙南路,而无需挤到作为市政路的东华路。东华路本身只有两车道,周边楼盘林立,还有市实验小学、市侨中高中部2所学校,车流压力非常大,上班高峰期和放学时段,该路必定堵车,堵10多分钟算是幸运。打通这一“断头路”,将“解救”东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