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能否市场化筹集保障房?
政协委员梁庆偕认为,此举能盘活闲置房源,减轻政府建设压力
发布时间:
2013年02月28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丹丹
1月31日,备受公租房住户欢迎的平安苑保障房小区房源全部分配完毕,城区现有的待分配的房源多在祈安苑。为了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住得更方便,民建中山市委会参政议政委员梁庆偕建议中山试水市场化筹集房源,不但让住房困难家庭居住的位置选择更多些,也能盘活部分闲置房源,更为政府减轻建设保障房的资金、土地、公共配套等的压力。
■希望中山市场化筹集保障房
梁庆偕说,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因为实地调查中山保障房现状,中山城区现有两个保障房小区,集中居住并不利于住房困难家庭工作生活。2011年和2012年,省政府下达给中山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分别为筹建保障房8456套和4500套。市镇两级政府通过投资新建、改建、收购等多种渠道筹集房源,同时,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用地建设公租房,探索以工业园区集体宿舍和公寓方式配建公租房等形式筹集房源才能得以完成目标任务。
梁庆偕说,现在中山保障房的房源筹集方式还没有社会化、市场化,主要由政府主导自建各形态保障性住房,财政支出压力大,加重了政府债务负担。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中山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绝大多数是由政府主导自建各形态保障性住房,势必无法持续的承载需求量,公租房在实践中,面临着人口、土地等压力,单纯采取新建、购买来筹措保障房的模式无法持续,以政府主导自建各形态保障性住房提供房源的方式尚不能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拓宽房源渠道。
■政府出资建设成本高于市场化筹集保障房
梁庆偕算了一笔账,新建一套公租房,面积按60平方米计算,土地、建筑安装等成本每平方米一共大约6000元,单纯建安及配套工程成本每平方米就约4000元,一套房就是约36万元。建设模式是政府出资20%-30%,其余利用银行贷款。如果按照70%的资金通过贷款来计算,那么每年每平方米仅需要偿还的利息就是350元,每个月就是29-30元,这意味着公租房收取的租金几乎只够偿还银行利息。再加上物业费、人员等支出大约每平方米每月1.5元,加上银行利息就是每平方米每月30元以上。而公租房租金还要比市场租金便宜,租金仅为每平方米每月10元。最终的后果是政府负担大,百姓却仍觉得租金高。主要依靠政府资金供给来提供保障房建设模式,在资金来源渠道上过于狭窄,已远不足以保障建设资金的需要。另外城市中心区的土地越来越少,如果都是新建,那么保障房会越建越偏,也不利于住房困难家庭生活和工作。
■市场化筹集保障房有利于盘活闲置房
梁庆偕建议,市场化筹集保障房方法是政府从市场上租一些房源,作为公租房提供给被保障家庭;或是被保障家庭自己去市场租房,政府提供相应的补贴,政府在市场上将业主手中的房源租过来,再将租金打折,作为公租房提供给正在轮候、尚未配租的被保障家庭。同时,保障房轮候家庭也可自己在市场上租房,政府经过审核后,根据其家庭收入的高低,给予不同分档的补贴。
“与新建保障房相比,市场化房源筹集的速度快,而且可以让房东、保障房住户、政府三方都赢得共赢。房东将房屋租给政府,既可以帮助困难群体,而且还可以享受许多优惠政策,免去出租房屋而带来的麻烦;其次,由于政府租赁的社会房源分布在市中心成熟小区,周边设施配套比较齐全,保障家庭可以根据各自的居住习惯、就业地点、上学地点等因素选择符合需要的房屋,其生活将更为便利;第三,政府比较放心,通过租赁在市区各住宅小区内的房屋,提供给保障家庭使用,可以实现不同收入群体混居,能有效遏制城市低收入群体边缘化,避免贫民区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希望中山市场化筹集保障房
梁庆偕说,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因为实地调查中山保障房现状,中山城区现有两个保障房小区,集中居住并不利于住房困难家庭工作生活。2011年和2012年,省政府下达给中山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分别为筹建保障房8456套和4500套。市镇两级政府通过投资新建、改建、收购等多种渠道筹集房源,同时,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用地建设公租房,探索以工业园区集体宿舍和公寓方式配建公租房等形式筹集房源才能得以完成目标任务。
梁庆偕说,现在中山保障房的房源筹集方式还没有社会化、市场化,主要由政府主导自建各形态保障性住房,财政支出压力大,加重了政府债务负担。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中山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绝大多数是由政府主导自建各形态保障性住房,势必无法持续的承载需求量,公租房在实践中,面临着人口、土地等压力,单纯采取新建、购买来筹措保障房的模式无法持续,以政府主导自建各形态保障性住房提供房源的方式尚不能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拓宽房源渠道。
■政府出资建设成本高于市场化筹集保障房
梁庆偕算了一笔账,新建一套公租房,面积按60平方米计算,土地、建筑安装等成本每平方米一共大约6000元,单纯建安及配套工程成本每平方米就约4000元,一套房就是约36万元。建设模式是政府出资20%-30%,其余利用银行贷款。如果按照70%的资金通过贷款来计算,那么每年每平方米仅需要偿还的利息就是350元,每个月就是29-30元,这意味着公租房收取的租金几乎只够偿还银行利息。再加上物业费、人员等支出大约每平方米每月1.5元,加上银行利息就是每平方米每月30元以上。而公租房租金还要比市场租金便宜,租金仅为每平方米每月10元。最终的后果是政府负担大,百姓却仍觉得租金高。主要依靠政府资金供给来提供保障房建设模式,在资金来源渠道上过于狭窄,已远不足以保障建设资金的需要。另外城市中心区的土地越来越少,如果都是新建,那么保障房会越建越偏,也不利于住房困难家庭生活和工作。
■市场化筹集保障房有利于盘活闲置房
梁庆偕建议,市场化筹集保障房方法是政府从市场上租一些房源,作为公租房提供给被保障家庭;或是被保障家庭自己去市场租房,政府提供相应的补贴,政府在市场上将业主手中的房源租过来,再将租金打折,作为公租房提供给正在轮候、尚未配租的被保障家庭。同时,保障房轮候家庭也可自己在市场上租房,政府经过审核后,根据其家庭收入的高低,给予不同分档的补贴。
“与新建保障房相比,市场化房源筹集的速度快,而且可以让房东、保障房住户、政府三方都赢得共赢。房东将房屋租给政府,既可以帮助困难群体,而且还可以享受许多优惠政策,免去出租房屋而带来的麻烦;其次,由于政府租赁的社会房源分布在市中心成熟小区,周边设施配套比较齐全,保障家庭可以根据各自的居住习惯、就业地点、上学地点等因素选择符合需要的房屋,其生活将更为便利;第三,政府比较放心,通过租赁在市区各住宅小区内的房屋,提供给保障家庭使用,可以实现不同收入群体混居,能有效遏制城市低收入群体边缘化,避免贫民区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