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特色工作 > 正文

开县先贤陈天觉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18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文/首席记者苏小红 图/记者文波  
  陈天觉26 传后裔彪叔称后人对先祖事迹已渐渐淡漠。

  开枝散叶的榕树,庇护着繁衍生息的库充天觉后裔。

陈天觉画像

如今库充一些陈天觉后裔开始慎终追远,希望光复先贤凝聚民心。


  他把握天时地利上书朝廷获准建立香山县,淡泊功名权代香山县令17年;他卜址石岐发动民力,奠下香山地区旷古以来首次建城工程的第一块基石;他秉持“兴业生息”原则,解放民间生产力,开启香山农渔工商并举、民营经济繁荣景象——
  午后,枝叶婆娑的榕树下,东区库充成彬亭周围已经聚集不少悠闲居民,或三五神侃,或两者对弈,或无语休憩,或含饴弄孙,明朗的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神情悠闲的老少身上,一派岁月静好景象。
  热心的居民小陈带着记者在库充大街小巷里穿行,库充天觉街的尽头,是登上后门山的一条小路,沿着山径信步前行,香山开县先贤陈天觉夫妇墓映入眼帘。
  依照山势,陈天觉墓坐东朝西。环顾四周,能够想象829年前安葬于此的这位先贤,回归的是一片风水宝地——背靠山,面朝海,庇护着山脚下繁衍生息的后嗣——只不过如今,先贤面朝的大海已经沧海桑田化为繁华都市,远处林立的高楼阻隔了眺望的视野。
  古墓明显有修葺的新旧痕迹,曾经清乾隆间、民国十三年(1924年)、1990年三次维修,并于1990年被市政府定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身为陈天觉26传后裔的小陈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破四旧,陈天觉墓的花岗岩石被养猪人掘去砌了猪舍,如今仅剩中间的一块墓碑为“原件”。
  墓碑两旁有一块石刻对联:“英魂留库岭,伟绩镇香城”——当年的百姓口碑,成为不朽的风物,见证着这位开县先贤的丰功伟绩。库充陈氏宗祠已被豆腐加工厂租用。
  【一】
  伫足陈天觉墓前,我试图想象860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幕——
  那也是一个深秋的日子,朝廷传来准奏:“升广州香山镇为县,从本路诸司请也。”按《宋会要辑稿》所载,是日正是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九月丙午日。前不久,市政协主席丘树宏牵头考证,有关学者推算出香山建县日,公历时间为1152年10月14日。
  想必时年65岁的香山寨官陈天觉,在接到香山行政升格的捷报时,一定欣然开怀,说不定会立马提笔修书一封,令人策马扬鞭送呈上级东莞县知县姚孝资,感谢他的一臂之力。
  毕竟,辗转了70年的立县夙愿,终在这一天梦圆。
  大家别以为只是我们现代才提出“宜居”的概念,事实上,860年前,香山岛就是一片世外桃源。宁静安谧、秀丽优雅的环境吸引了不少士族人家及官宦大户,于年老倦勤之际选为安度晚年的隐居田园。而香山建镇之后,各地市镇不少居民也看上了这个蕴藏丰富、亟待开发的处女宝岛,将其看作创立家业、大展宏图的理想之所。
  陈天觉的父亲——身为武官、先祖是南雄府保昌县人氏的陈文龙,在北宋嘉祐中(公元1060年前后)作出了移民决定,举家从冈州德行里(今台山市冲泮乡)迁到香山寨仁厚村青山(即仁山)定居,娶妻生下陈天伦、陈天觉、陈天叙三子。
  陈天觉,以字行,名元英号香叟。于南宋绍兴三年中举,八年 (公元1138年)赴京会试,擢戊午博学宏词科特赐进士衔,授朝议大夫(一说授朝政大夫)。实际上是翰林院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天文、书艺、图画、医事等事务,因性格耿直,得罪朝中权贵而遭受弹劾,不久被罢职,愤而归里,不复出仕。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起,陈天觉任香山镇寨官。
  事实上,香山立县可谓几经周折。这个功劳簿上,香山地方官和士大夫功不可没,乡绅梁杞得记上一笔。据《中山文史·香山历代名彦选录》(李逻通编撰)记载,梁杞曾比陈天觉早70年提出过立县的申请。
  梁杞是东莞县文顺乡廷福里人(石岐南部),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丙戌科五甲进士,授连州思理(即主理狱讼官,相当于今地区级法院院长),由于秉公审理案件,屡获上司及吏部官员赞赏。后一路升任桂阳令、比部员外郎,封朝政郎,发鄂州膺军事通判。梁杞施行惠民政策,严惩为非作歹之恶吏,体恤孤寡,压抑奸猾,农商生气勃勃,民俗趋于进步,百姓受惠,敬杞若神。
  熙宁初年(公元1068年),梁杞告老辞官归里。元丰五年 (公元1082年),他与东莞县通判 (主理征粮运粮官)徐九思等人联名,以文顺乡人口日渐增多,围垦屯田不断扩大,且运送粮饷往东莞县城时,屡遭夷人海盗截劫,惨杀押运官兵等为由,具禀向州府申请转奏朝廷,请求建立香山县。然时因北方受外族频频侵扰,烽烟四起,加之赵氏朝廷内争日甚,腐化衰败,故无结果。
  其后70年,宋室已更换六朝皇帝,北方广大疆土已失,偏安于南方,稍静之时,由陈天觉联手东莞县知县姚孝资再次具禀请立县,才得到宋帝赵构诏准。其时,海曲望族称陈梁两家,而梁氏声望尤甚,“邑人志杞为开启立县议之第一人也”。
  然而今人对这些开县先贤的事迹已经知之甚少了。就连陈氏宗祠也让位“经济”,被租用为豆腐加工厂,祠堂被改造得目不忍睹。年已86岁的陈天觉26传后裔彪叔深感痛心,认为坊间很多关于立县先贤的传说语焉不详,他时常在成彬亭中郁郁不乐地闷坐,见到前来采访的记者,彪叔无奈地摆摆手:“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听我讲以前的故事了……”
  【二】
  当然,陈天觉之所以申请立县成功,可谓得天时地利人和之机。
  据银铠编著的《中山邑史考》第一分册记录,陈天觉在任寨官职守的9年里,积极贯彻朝廷大兴水利的方针以及县令姚孝资治水兴农的计划,在香山岛各农业区“筑堤护田,水利大兴”,一批又一批地奠建防旱抗涝的农田,做到农业丰产,“民蒙其惠”。至南宋绍兴中,香山岛出现了四方面的新情况:
  第一,香山镇南部的丰乐村和北部的仁厚村两个具规模的农业聚落经已形成,以农立县有了基础。
  第二,香山镇东西两侧的大片新成陆已露出水面,为发展农业提供大量的新沙田、新潮田。东侧的永宁村,岸滨已从南朗地段扩展到崖口地段,形成广袤“七十里”的新老沙田。西侧的德庆村,原来分散的芙蓉沙、溪角沙、和蓢滘沙已连片成陆,古海湾的西海已缩窄近半,形成以沙溪、大涌为中心的“三十里”沙田水网。这两片新成陆地面广阔,而居民尚少,是开发农业的适宜地区。
  第三,连结珠江口西岸的陆路交通条件也逐步具备。由于镇西北部永乐、长乐两村的岛岸迅速向北伸展,古海湾的东海也大为缩窄。番禺、南海两县的岸滨线,也迅速向南扩延,浮沙、黄圃、小榄、大榄等地段亦已成陆。两岸之间进一步靠近,只要通过晾网沙、鸡笼沙、白鲤沙等浅滩作为跳板,陆路交通便可实现,从旱路直达南海县城及广州。到这时,“隔海三百里”的香山岛,克日便可变成襟连大陆的滨海农村了。
  第四,由于大批居民聚落相继出现,居民安家立业、安土重迁的观念逐步确立,汉越两族居民经过长时间的文化交流与融汇,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没有明显民族界限的乡土文化和风俗习惯。
  识时务者为俊杰,陈天觉审时度势,立即与姚孝资重新商议请求建县事,并联名上书,“请州闻于朝”,所持的理由是:“役属东莞,以船输役,江上经常被盗,输役往来不便。”故请求改“役属东莞”为“役属广州”,“以便输役”。经广州向朝廷上奏后,“终获诏准”:以原东莞县香山镇(即文顺乡)的行政区域为基础,“又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滨海地益之”,建立新县,称香山县,属广州。
  香山县的行政区域,从原有的香山岛,扩大到包括古海湾西北岸,及其沿岸的海岛、海滩。新建的香山县,下辖10个乡:长安乡(山场、鸡柏、上下栅、濠镜澳一带的渔盐矿区)、丰乐乡(桥头、平岚、乌石、茅湾一带的农业区)、仁厚乡(石岐、釜涌,即库充、沙涌一带的农业区)、永乐乡(濠头、宫花、神涌一带的渔农业区)、长乐乡(黎村、小隐、横门一带的渔农业区)、永宁乡(南朗、翠亨、崖口一带的渔农业区)、德庆乡(沙溪、溪角、大涌一带的渔农业区)、宁安乡 (从南海、新会两县划入的大榄、小榄、海州、曹步一带,属古海湾西海的岸滨、岛屿、浅滩地带,渔农业区)、古海乡(从番禺、南海划入的黄阁、黄圃、浮虚,万顷沙一带,属古海湾东海的岸滨、岛屿、浅滩地带、渔农业区)、潮居乡(从新会划入的斗门、赤坎、三灶岛及金斗湾西部一带,属古海湾西海南部及磨刀门之间的岛群及浅滩,渔盐业区)。
  香山县的陆地海域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当时的人口近万户,约5万至6万人。
  【三】
  诏准立县后,朝廷根本没顾得上给远在天涯的南海边陲小岛选派县令,只是指定陈天觉以寨官身份 “署理”。于是,陈天觉这个无名无分的“代县令”,一代就是17年。他牢牢把握香山立县这个空前的有利时机,趁着南北相对稳定的时期,致力带领全县士民走兴业生息、开拓经济之路。香山一时风生水起。
  首先是修筑县城,这是香山地区旷古以来的首次建城工程。陈天觉在平岚平原(即丰乐乡的桥头、平岚、乌石一带)和石岐平原(即仁厚乡的仁厚里、石岐街市一带)两个候选地点的PK 中,提出“建城必须贵地,地贵者土重,须兑秤两地之土,重者方可建城”的原则,并使人“炼铁和泥后兑”,将城址定在石岐平原。
  继而招贤访能,聘请仁厚乡曲涌村精于建筑工艺和土木工程设计的梁溪甫父子五人负起筑城的设计、施工总责。在陈天觉的主持下,集思广益后确定了建城总体规划:城址选定为石岐山以东、莲峰山以西、釜涌河以北、岐头涌以南的平原地段;城垣设计为方形,周边450丈,每边为112丈左右。垣墙高1.7丈,上厚1丈,下厚1.8丈,城里面积为300亩左右,相当于0.15平方公里。开南阜民(今民生路与民族路交界处)、东启秀(今东门邮局处)、西登瀛(今西山寺脚)、北拱辰(今太平路与拱辰路交界处)四城门,县署地址定在方城中心点,即仁山之南处。
  1152年动工,1154年竣工,建城工程仅费时2年。全县仕宦军民、乡绅耆老,莫不人人关心,个个献力。工程费用主要来自公饷和殷户募集,全县十个乡的殷户及渔场、盐场、银场、手工业坊场等合共募粮10万斛以上。
  最令人感动的是,当筑城总管及施工师傅实地测定,方城正中仁山之南段,是敦武校尉、邕州副将刘必从的祖传宅第,正待研究如何同刘必从协商折价转让之际,得知消息的刘必从主动提出,无偿将寓宅和大片祖地捐献出来作为署址,其本人则带同家眷徙迁长洲,另建新宅安居。
  虽说陈天觉在确定县治地址时略有“私心”,但事实说明,城址选择得当,因其“炼铁和泥”和“秤土”故事,香山县从此也有了“铁城”的美名。明嘉靖《香山县志》中,有一段称赞县城四周独特形势的描述:“……龙脉拥入县治,隐而不露。登高而视,襟带山海,真岭表之奇境也。西有象角海口,北有县港海口,潮则弥漫巨浸,汐则浅隘难渡,虽近外海而无番舶之患,此实溟海咽喉,自然天险,广郡之要津也。”
  县城建成后,陈天觉力推教育,他带头捐献粮谷千斛,带动全县豪绅殷户募集资金,首次创建学宫,崇儒兴学,培育家乡英才。
  【四】
  回眸香山建县860年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只要地方官员吃透上级政策,实事求是用好利民政策,就会创造奇迹。中山民生殷实,实际上肇始于建县之初,陈天觉大力推行“兴业生息”治县原则,“发展民生”这一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掌理香山政事26年,陈天觉坚持以农为本,大兴水利,扩展渔盐,地尽其利,并大力推行当时南宋朝廷颁布的两项有利于培育城乡生产力的政策,推动新生的经济苗子,迅速成长并朝着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
  第一项是维护农民利益的政策。长江以南及珠江流域一带的农民开始可以同地主经过对话、协商而订立租佃契约,一旦停止续约,“契约农民”就成为“自由农民”,演变为自由劳动者。他们中的一部分,仍然留在农村,作为自耕农,成为小农经济、小农商品生产的组成部分;另外一部分特别是年轻的、壮年男丁,则就地或流入城镇、都会,从事小资本、小规模的手工业、商业经营,成为独立手工业者、小商品生产者和自由商人。这些新的社会角色,正是香山立县后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代表新生产力的一种新生力量,其所组成的经济,属于市民经济或小商品经济。当时的仁厚乡、丰乐乡、宁安乡及长安乡等地的镇集周围,已经雨后春笋般出现这类市民经济的苗子。我们今天所讲的“一镇一品”、“专业镇”、“集群经济”,就是这些“火苗”的“星火燎原”。
  第二项是积极扶助自由工商业者的政策。既鼓励小规模的商业经营,又允许成立独立手工业者和自由商人两种行会,保护这两类劳动者的独立经营和正当权益,并且规定由大地主、官僚兼营的多业一体的地方性垄断工商业,不得加入独立手工业者和自由商人两种行会,以打破封建垄断,同时保护新兴的市民经济。
  “兴业生息”的治县原则,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香山县不但能年年完成国家赋役任务和各项公差,而且逐步出现梓里安定、百业繁荣、民风勤朴、民生渐富的新气象。
  1169年,83 岁高龄的陈天觉辞去寨官和“代县令”职务,居住在县署后侧的仁厚里安享晚年。至1183年去世,享年96岁。其妻罗氏5年后去世,夫妇合葬于今库充后山上。
  “今年是香山建县860周年,我们很期待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陈天觉墓的保护和开发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开县先贤的事迹,也让后人学习先贤,凝聚民心,发展家乡。”在库充成彬亭,几位萌发慎终追远意识的陈氏后裔,殷切地表达着他们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