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看不见的中山
发布时间:
2016年11月24日 来源:
中山日报
| ||
□老亨 《中国作家》前主编、哈萨克族作家艾克拜尔领衔中国散文作家到广东中山采风,这是我喜欢的活动,恰好就有机会参加。忝列作家采风团,当然得写点什么,做不到“用最优美的文字书写最美好的中山”,那就写写大白话、说说大实话,总是可以的吧。 中山正需要大白话、大实话! 中山需要一番推心置腹的交代,清楚明白地交代中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换句话说,中山需要有人说话,需要让人听见中山的声音! 虽然中山也是上世纪 80年代的广东“四小虎”,但是即便在“四小虎”中,中山的形象也显得“中庸”。顺德的体制改革,一直是响当当的品牌;南海的县、镇、区、联合体、户,“五个轮子一起转”,风生水起;东莞的“三来一补”遍地开花,“借腹生子”名闻遐迩。这三小虎就已经构成挑战“江浙模式”的“广东模式”,中山则以地方国营经济为龙头,令人印象模糊。何况后来又反过来:私人经济占到80%,外资经济占到 10%,地方国营经济早成“明日黄花”了。 地理上,从广州出发,向南有两组公路,一组通向珠江口西岸的珠海经济特区,一组通向珠江口东岸的深圳经济特区,分别经过南海、顺德、中山和东莞。东岸的深圳紧邻香港,经济发展强劲,所以带旺了东莞腹地。莞深港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工厂”。从东莞到深圳的交通“打个喷嚏”,国际商品市场就可能要“打个摆子”。但是西岸的澳门和珠海,经济体量小得多,对中山、顺德、南海的经济拉动力也小得多。佛山的陶瓷、顺德的美食、中山的灯饰、乃至珠海的电器等等,最初都是面向中国国内市场,与“苏南模式”、温州商人逐鹿中原,国际上的影响力无法与东莞媲美。 历史上,中山隶属东莞,直到南宋时才设香山县,香山盛产的“沉香”因此唤作“莞香”,“莞香”交易的码头就是今天的“香港”,香山作为“沉香”的主要原产地,后来却改名为 “中山”,以前香喷喷的名头差点被人遗忘。 也曾因为“中山先生”而多次去中山。每次都是绕道虎门大桥,直达翠亨村,瞻仰中山先生故居。往往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之后就离开中山,或去珠海御温泉,或去江门“小鸟天堂”,看榕树,吃“猫狗鼠”。若不是去古镇挑灯饰,好难找到在中山境内溜达的由头。 2007年,广州本田赞助“中国商帮之旅”,路线是我选的。北上山西,行走晋商故里;东临大海,将潮商、闽商、江浙商人的古今胜迹一一看过;流连上海滩,穿梭苏、杭、扬,景德镇的古窑、婺源的山水,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们也曾徘徊上下九,凭吊西关大屋,探访开平碉楼,在赤坎古镇摆pose照相,但就是没到中山。 我们何尝不知商业思想家郑观应?我们何尝不知洋务精英唐廷枢、徐润?我们何尝不知马应彪、郭乐等近代四大百货的创始人?我们何尝不知他们都是广东人?但是我们确实疏忽了一点:他们都是广东中山籍。 中山,包括珠海、澳门,是世界上唯一维系千年而不辍的国际商贸都会广州的前哨。自1553年开始,中山是最接近欧洲文明的前沿,西学东来之地,工商贸易之邦。早就睁开眼睛看清世界的人物在此,首先吁开东西方“商战”的人物在此,第一个为遭遇“三千年变局”的近代中国开出系统药方并在其感召下推翻两千年帝制的伟大人物在此。这样的人杰地灵是如何淡出我们的视野,以至于熟视无睹,甚至是视而不见的? 集装箱海运时代,珠三角的国际贸易格局以香港为枢纽而不是以广州为枢纽,中山由内河航运时代广州国际贸易的前锋,变成了香港商业大都会较难覆盖到的珠三角的边城。澳门经济可以带动中山南部的珠海,对中山北部的辐射就显得弱了。广州的经济可以拉动南番顺,再到江门、中山,就乏力了。东莞和深圳的经济劲爆,但是一河之隔,天堑无通途。站在广州的角度,以广州为中心规划珠三角发展,当然是一种惯性。所以广州会乐见深圳人绕道广州去中山,也乐见中山人绕道广州去深圳;所以虎门大桥堵成肠梗阻,广州人关心的依然是南沙开发,而不是深中通道。此种格局一日不变,中山的尴尬地位一日不免。 中山是受欧洲商业文明熏染经年的早熟的城市,但是珠三角乃至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却恰才开始。深圳短短三十余年的波澜壮阔,如何能理解中山长达四百多年的细水长流?当代中国的新兴企业还处在创业者当家、二代接班尚在试水试手阶段,象中山咀香园这样具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其穿越时空、穿越体制、屡经世事变迁和人事消磨的宝贵经验,还不大能为今天手忙脚乱的创业者和接班者所真正看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漠视中山,只因我们还没有到达中山商人曾经抵达的高度。 好在中山的时代挡不住,中山的好时光已经开始了。 旷日持久的港珠澳大桥终于要竣工了。虽然港珠澳三地拥有的车辆全部加起来不及深圳车辆的三分之一,但是港珠澳大桥肯定会给中山南部的经济增加亮色。环珠江口的重要一环:南部之环,终于接通。港澳经济合流,南部经济蛋糕做大,无论向西辐射,还是向北辐射,中山都是受益者。 港珠澳大桥的单Y 方案,对谁都未必是好事,唯独对中山是天大的利好。理由好简单:如果港珠澳大桥采取双 Y 方案,深圳车辆经过港珠澳大桥抵达珠海、澳门,那就没有中山什么事了,中山永远不可能在珠海的光环之下出头了。然而鬼使神差的单Y 方案,让深圳的经济能量无处释放,终于憋出了原以为胎死腹中的 “深中通道”。从深圳西部跨江而来,只需20 分钟,就可抵达中山主城区,环珠江口重要的另一环:北部之环也打通了,中山恰恰就在北部之环与南部之环的关键地带。 中山活了! 在全新的珠三角地理格局中,中山意外地站在了双重战略核心的位置。一是如前所云,在由深圳湾大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围合的环珠江口交通中格局中,中山左手牵深、莞,右手牵港珠澳,“边城”终于变成了“干城”。 二是在整个珠江三角洲中,北部的广州和南番顺、东岸的深莞惠、南部的港珠澳,团聚在中山周围,从中山到这些城市群落几乎是同等距离,中山成了这些城市群落的中心。如果说,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珠海、澳门围成了“奔驰”标志的外圈,圈中心的位置正是中山。 也许从纯地理区位图上你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你看到的中山的未来,那就再找几点信心支撑。 第一点信心基于俗的理由。依然请你打开地图,然后标上房子均价。广州、佛山的房子均价是多少?澳门、珠海的房子均价是多少?深圳、东莞的房子均价是多少?最后再看中山翻了一番的房子均价又是多少?中山地处珠三角核心之地,交通初成,6 街18 镇,1800 平方公里,河网密布,鱼米之乡,房价却处于最低的洼地。这意味着什么?这未必意味着中山是炒房客的机会,中山面积大、房子体量大,涨价未必容易,惟其如此,恰恰意味着中山是珠三角人安居的机会:再多的人到中山来,也有相对实惠的房子提供给你!人气就是这样聚起来的。 第二点信心基于雅的理由。中山是珠三角“最江南”的地方,有近300条河道,可以打造最有灵气的居住空间,适合珠三角最有品位的人们安家。家,不仅仅是房子,还是一种文化氛围、生活节奏和调性。有水,有美,还要有人文氤氲。这就可以让中山人四百多年中西杂糅的人文底蕴派上用场了。不要认为中山古镇的灯饰业只是一种偶然,不要认为大涌的红木家具只是一种偶然,不要认为东升的青少年棒球队只是一种偶然,不要认为中山、顺德的美食也只是一种偶然,这里不仅有实业家、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更有艺术家、生活家。这里有广东音乐的宗师、中国现代音乐的鼻祖、西洋体育的先锋、中西合璧的生活艺术的大师。孙中山先生不仅革命,也懂医、懂建筑、懂时尚,中山故居那幢养眼的房子是中山先生自己设计的,他的同村不仅有革命的“翠亨四杰”,也还有一代名伶阮玲玉、长寿漫画家方成、书法家欧初。我们奋斗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与这样的人为伍,与这样的人亲近一些么? 和美中山,源于工商,岂止工商? (作者本名为黄东和,系深圳青年杂志社副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