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2017年 > 正文

五线谱·水乡梦

发布时间: 2017年06月14日    作者:丘树宏  

  我真的做了这样一个梦。

  我梦见,有一座美丽的水乡城市,幻化成一幅偌大的五线谱图谱,伴着优美的音乐,徐徐地铺展在我的眼前。那纵横交错的江汊河网,是一根根流动的五线谱;那镶嵌在河网两岸的大小村庄,是一个个错落有致的音符;而那一阵阵的和风,正吹拂出一段段美妙的音乐呢。

  这一座水乡城市,这一幅五线图谱,就是我现在生活的地方:伟人孙中山的家乡中山市。

  中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乡。千年以前,这里几乎都是海洋。它因海而生。公元1152年成立包括中山、珠海和澳门的香山县,就是因为海洋大海岛多难以管理而单独设置的;中山因海而名。这里的人最早走出海外,最早开眼看世界,因此产生了孙中山、郑观应、容闳这些名人,成为近代史和近代文化的摇篮;中山因海而兴。大大小小的珠江水道从这里出海,与太平洋冲撞交融,特殊的地理和人文让中山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率先实现小康的示范地。如今,这里360多条长长短短的河涌和1800平方公里水土,依然梦一样滋养着这里的人民,依然梦一样孕育着这里的人文。

  自从做了这个梦之后,我就常常期待着,什么时候有机会坐滑翔机或者直升飞机上天上去看一看这一片水土,那感觉一定会像自己在弹奏着一支美妙而雄浑的交响曲。

  我还孩子般地想象,这音乐一样的水土,一定会哺育出许多音乐骄子,一定会繁衍出许多的音乐名作吧?顺着这个思路,与此相关的信息骤然集结。霎时,一簇簇灿烂的火花,竟然就在我的脑海里不断跳跃起来,火花中总是反复闪烁出三个人的名字:萧友梅、吕文成、李海鹰。

  这个发现让我惊讶万分、兴奋不已!

  虽然三个人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闻名遐迩,我还是要在这里分别作一番介绍。

  萧友梅1884年生于中山石岐,1940卒于上海。他是我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他主持创办了上海国立音乐院,除了创作了大量著名的音乐作品外,更培养了无数的音乐人才,如冼星海、贺绿汀等等,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之父”。

  吕文成是中山人,他创造了钢丝二胡,即高胡。他运用传统的广东音乐风格,吸收西洋音乐的优点,创作了100多首广东音乐作品,其中《步步高》、《平湖秋月》、《蕉石鸣琴》等更是脍炙人口,也被尊为“广东音乐之父”。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山又出现了活跃在中国乐坛的一位“大师”级人物,这就是李海鹰。他与广东的陈小奇一起,开中国的流行音乐风气之先,由他作词作曲的《弯弯的月亮》,响遍了大江南北,风靡整个的华人世界。三十多年来,李海鹰创作了大量风格各异的优秀歌曲,一直引领中国流行音乐之风骚,将其称为“中国流行音乐之父”,也是当之无愧的。

  一个小小的城市,竟然拥有三个国家级的“音乐之父”,已经够“牛”的了。但再翻翻书本查一查,再上上网络搜一搜,却更让我大大震撼。请看看这一串名字吧:歌词大师韦瀚章、粤剧名伶唐雪卿、钢琴大师肖淑娴、著名女指挥家杨嘉仁、著名作曲家郑桦、陆云、草田,著名女歌唱家周碧珍,著名钢琴家鲍蕙荞,著名评剧作曲家黄平,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吴其辉,著名指挥家林友声……近20位全国闻名的音乐家,把中山的天空映照得那样的亮丽、那样的辉煌!

  究竟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这方特殊的水土,养育出如此的人文?

  原来,一道道悠远的珠江支流,从中山这里奔流而出,与汪汪洋洋的南海相激荡,融合出了一种特殊的水——咸淡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咸淡水文化,于是,一个个贤才志士,吸吮着大陆的乳汁,沐浴着湿润的海风,就在这里呱呱坠地,横空出世,应运而生!

  幸运的中山人没有辜负这方水土,他们以一支支美妙的乐曲和歌曲,创造了音乐的辉煌,创造了音乐的奇迹,创造了音乐的梦幻。

  因了这个发现,我对原来飞行的期待顿然变得犹豫了,因为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方音乐水土,如何挖掘这一个音乐基因,如何发掘和弘扬这一种音乐元素呢?如何继承和延续这块水土的五线谱之梦呢?

  思考是需要的,但重要的是要真正做起来。

  毕竟是一方音乐的水土、一方梦幻的水土,中山人做起来也很音乐、很梦幻。

  你听,在那一个个的水乡,悠悠扬扬的咸水歌又贴着江河水荡漾起来了,还荡漾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

  你听,那横看是竖琴、俯瞰像钢琴的中山大剧院,每一个夜晚总会传出国家级、国际级演出团体美妙的音乐之声;

  你听,每一个村庄,每一间学校,每一企业,一个一个的合唱团,竟然将整个的中山市唱成了一个合唱之城;

  ……

  中山,就这样每一天、每一夜,每一处、每一地,都处在音乐的梦幻之中。

  幸运的是,这一方音乐的水土,居然也让我这个新中山人做起了音乐的梦。

  得益于工作之便,我在这里有意识地深入这一方水土,开始深入接触梦幻般的音乐。

  我清醒地知道,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讲天分的。她看不见摸不着,仅仅只有七个音符,但懂得她的人,会将这七个音符排列得出神入化,不懂她的人却面对着她而无从下手。而我,就是那个不懂她而缺乏天分的人。

  然而,我还是找到了一条捷径。因为我长期坚持写诗,而且诗歌的风格与歌词非常接近,一直有人怂恿我试一试写歌词。

  于是,在这片神奇的水乡,我开始走进歌词创作的梦幻中来了!

  2009年,配合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我写了一首《华侨,中国桥》,没想到李海鹰大师看到后大为称赞,并说要义务为家乡谱曲。很快,《华侨,中国桥》成为了文学奖的主题歌,也成为国内第一首华侨主题歌,后来还成为了中央电视台“中华长歌行”2011年春节专题的节目之一,影响颇大。

  同是这一年的6月,电视连续剧《下南洋》在中山拍外景,导演知道我是写诗的客家人后,就提议我为这部电视剧写一首主题歌,并正而八经地邀请我看剧本、看片花。我很快就入戏了,一首客家山歌《阿妹寻哥洗琉琅》冲口而出。2011年3月《下南洋》在央视播出,虽然电视剧本身市场评价不是很高,但由谭晶演绎的这首主题歌却受到了各界好评。

  好机会接踵而来。2011年春节期间,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在中山影视城拍摄。剪辑阶段,我不动声色地写了一首《世界潮流》用手机短信形式发给了编剧王朝柱老师,没想到他看到后竟然十分兴奋,以至放弃了原来已经录好音的主题歌而改用我这一首。主题歌由奥斯卡音乐奖获得者苏聪作曲,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廖永昌演唱。电视剧播出后,《世界潮流》一时间响彻中国大地,好评如潮。

  牛刀初试,胆量大增,我徜徉着这块音乐水土,竟然做起了更宏大的梦来。

  2011年是辛亥百年,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家乡,我想着要借此百年一遇的机会做一点事情。循着《世界潮流》的成功,我创作了大型组歌《孙中山》,被列入了广东省重点文化项目,并由我担任总编导、总撰稿,排演成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搬上了舞台。至今,《孙中山》已经在广州、中山、北京、吉隆坡等地演出五场,并在央视音乐台全场播出,获得空前成功。《孙中山》被业界认为填补了孙中山文艺体裁创作的空白,成功塑造了孙中山音乐形象,是广东本土原创音乐的重大突破,是中国音乐界尤其是交响音诗的重要收获。

  让我感到十分荣幸的是,近几年来,我已经与著名作曲家李海鹰、刘长安、杜鸣、姚晓强、姚峰等,著名歌唱家戴玉强、谭晶、廖昌永、莫华伦、幺红、王庆爽、唐彪、马来西亚茜拉等,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林大叶,以及北京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马来西亚槟州交响乐团等合作了大批的音乐作品。

  感恩中山,感恩水乡;是水乡中山,成就了我的音乐之梦。

  我相信,中山的水乡梦,中山的音乐梦,还将继续做下去。

  而我的梦,我的水乡梦,我的音乐梦,我的中山梦,也一样会继续做下去。

  2014年8月31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