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市政协委员为“健康中山”发声,多点聚焦健康医疗发展

应该加快建设互联网医院
发布时间: 2020年05月28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周映夏  


   2月,我市组织一批医疗骨干进驻市二院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图为医护人员在隔离房内外进行沟通(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文波 摄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制度建设;加大高水平医院建设力度,促进重点临床学科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和人才团队;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推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医防融合发展;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等。

在“两会”上,加快健康中山建设成为部分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全力构筑健康防护墙

据统计,我市约有精神疾病患者7万人,因病致残、致贫现象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民生问题。市政协委员、市中医院脾胃肝胆科医生黄颖思建议构建三级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发挥家庭、社会、社区对精神病康复的作用。通过引进或公开招聘、转岗培训、定向培养等方式,增加精神社区康复人才加大培养力度,鼓励其他专科的临床医师参加精神卫生医师转岗培训,实现精神卫生队伍的总量、质量双提升。

黄颖思建议对病情稳定、具有就业意愿且具备就业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经功能评估合格后,可由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直接向相关单位推荐就业,或转介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其他就业服务机构推荐就业。她提出加强宣传消除社会歧视,促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消除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歧视,积极推行“病发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的服务模式,让精神障碍患者真正回归社区。

“据估算,中山市6岁以下的孩子中约有上千例自闭症的儿童患者。自闭症作为一种严重的儿童精神类疾病,给患儿及其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影响。在2岁前进行初步诊断后,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干预,80%的患者可以重新进入社会开始普通人的生活。”市政协委员、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主任杨楠建议,建立1.5-2.5岁的儿童自闭症筛查机制,让尽量多的患者能够在2.5岁前进行初步诊断,得到尽早训练干预。将儿童自闭症早期筛查加入儿童常规检查必要项中,由政府提供阶段性的免费服务。

“近年来,胃肠道肿瘤高发。早期胃肠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并且早期肿瘤治疗费用平均约需5万元,而中晚期的治疗费用远远不止这个数,甚至达到数十万元。”市政协常委、中山奕安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仲斌建议,推广无痛胃肠镜检查,对胃肠道肿瘤高危人群开展免费胃肠镜筛查,将门诊胃肠镜检查纳入补充医保参保人个人账户支付等。

推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

“近年来我市慢病防治体系不断完善,但形势依然严峻,亟需把提高慢病健康管理水平作为健康中山建设重要内容,实现中老年人群因慢性病死亡率逐年降低的目标。”市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山市委委员、市卫健局政策监督科副科长何俊杰表示,2019年我市共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患者约23.5万人。火炬开发区、南头、横栏、东升、黄圃、民众、三乡等7个镇区的患者数量增幅超10%,南头镇增幅达26%。许多慢性疾病未早期诊治,出现并发症后对患者致残致死率高,且大大加重个人、社会的医疗负担。

何俊杰建议,树立“健康优先”的理念。将慢病防控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同时,建立和完善慢病防控体系,营造“大卫生、大健康”的良好环境。加强基层慢病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慢性病治疗用药规范指南、用药目录及医保报销制度,使病情稳定的慢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享受同样的医疗和报销。医保部门应参与慢病防治工作,探索有效减少医保基金支付压力的途径。

医养结合是为了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更好地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失能老年人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山市户籍人口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近6万人。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综合科学术主任李道帆表示,目前我市设立了医养结合试点,但是很多失能、半失能或多病共存于一身的老人医养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医养结合服务不管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未满足众多刚需的养老需求。

李道帆建议,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规划管理,加强对医养结合的支持保障力度;鼓励开展多样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加快供给侧的结构性优化,促进医养资源的有效衔接与优化整合。同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将失能老人在医养结合机构或居家发生的医疗护理费用纳入护理保险基金报销范围。她建议,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双向转诊,设立相应的准入机制,使医养结合服务提供给真正有需求的老年人,并使老年人选择合适的医养结合机构,提高老年人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医疗养老资源的浪费。

加快互联网医院的建设

面对这次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山乃至全国均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市政协常委、市中医院副院长李乐愚表示,深圳、珠海、佛山等周边地区卫生强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其优厚待遇政策导致我市中医院的人才开始流失。再加上我市缺乏强劲有力的保障措施,目前我市中医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山需创建高水平中医院。”李乐愚建议,加快推动本地区高水平中医院建设的系列政策与行动方案的出台,参考佛山、深圳等地模式,通过政府强劲的资金及柔性引才政策的支持,引入高层次中医药卫生人才和团队,在技术、人才、学科建设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能促进医联体建设,使市级三甲大医院的资源和优势,与医联体内二甲或一甲甚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医疗资源共享,节省医疗成本,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市政协常委、农工党副主委、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付四毛指出,中山周边城市如珠海、江门等地市均已建立起自己的互联网医院。我市应加快建设互联网医院,依托市内实力雄厚的几家三甲医院做后盾,尽快制定建设规范方案,推动我市互联网医院早日上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