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推动中山水产养殖业升级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鱼池子”
发布时间: 2020年05月28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 张房耿  

本报讯 中山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2019年供应澳门市场的各类食用水产品超9000吨,占澳门市场80%以上份额。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萧家明、陈斌向大会提交了一份《推动中山水产养殖业升级,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鱼池子”》的建议,建议将中山水产品升级成为安全和优质的特色品牌,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鱼池子”。

近年来,随着珠三角地区的水产养殖土地租金上涨,市场对水产品的品种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粗放型的养殖模式和流转经营模式已难以持续。而中山超过一半种养殖面积用于水产养殖,共有2万多公顷,占全市种养殖面积的52.48%。作为中山农业领域的支柱,水产行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政协委员建议,我市可整合中山水产养殖业资源,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在政府的引领和政策扶持下,大力整合地区养殖资源,塑造差异化发展优势,通过政策扶持水产行业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养殖到流通环节的管理要求,携手构建生产、销售流转、加工、科技、品牌等全产业链平台化发展,不断提升水产品质量标准,把水产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如今,溯源管理系统已越来越广泛地用于鲜活农产品的质量管理,政协委员建议,政府的统筹和行业配合,不断完善水产行业信息的数据库,推动中山的水产行业建立完整的产地—中转批发(或加工)—零售市场的全链条溯源机制,通过水产行业自律性打造,建立水产品流转平台的管理系统: 把从养殖场到中转批发再到零售市场的贯穿溯源机制打通,建立更现代化、符合实地情况的可追溯的管理体系。通过水产品流转平台的管理,实现由鱼苗到筷子全流程监管溯源,让生产溯源信息、质量安全信息随时随地尽在掌握之中,不单纯供港澳,以至令整个大湾区市民食得安心,让中山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更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