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提升工程如何扎实推进?市政协委员提出建议

发布时间: 2022年01月15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统筹/徐钧钻 采写/本报记者徐钧钻 徐世球 陈雪琴 闫莹莹 见习记者江慎诺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是人民的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民生福祉提升工程,促进共同富裕”,从全面推进健康中山建设、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就业优先等方面,用翔实的数据、明确的目标对民生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市两会期间,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民生福祉提升工程建言献策,希望新一届政府在加强医疗服务、提高公办学位供给、加强技能培训及就业支持等方面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中山市民。

医保

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分类关爱特殊人群

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做好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有效衔接。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为,在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的同时,也要重点关注特殊人群的医保报销需求。

市人大代表叶旺娟是一名社工,她关注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成为影响家庭幸福和城市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关注的另一面却是接受心理治疗和咨询费用的高昂。她建议,要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群众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就医负担。借鉴深圳在这方面的经验,把心理咨询、药物和治疗产生的费用,像其他身体疾病治疗产生的费用一样都纳入医疗保障范围。

市人大代表、中山市同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理事长徐展豪,则十分关注报告提到的“做好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有效衔接”,他带来的《关于为重点优抚对象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建议》,建议政府在医保的基础上,为重点优抚对象这部分“功臣”购买普惠型商业保险,加大对这部分特殊人群因特殊原因留下慢性病支出费用的报销力度。

市人大代表、广东皮阿诺科学艺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王夙文则建议,要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障体系。她说,目前不少在中山奋斗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单位购买“五险一金”后,个人希望买补充医疗保险只能通过单位同意才能购买,一些没有固定工作单位且过了参保年龄的就比较麻烦,她希望中山能完善相关体系,照顾相关人群的参保意愿。

教育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校内课后服务

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是人才的源泉和活水。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校内课后服务水平。代表们纷纷围绕“双减”和提升公办学位供给等建言献策。

市人大代表、石岐西厂小学德育主任邓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要重塑教学评价体系。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加强课后服务管理水平,要两手抓。”邓娟建议,要避免低效重复性作业,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可以推出“超市化作业”“阶梯式作业”等作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要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增加课后延时工作量比重;要建立专业性、智能性和长远性的学习管理平台。

市人大代表、南头镇民安小学校长严玲珍也十分关注课外托管问题,“学校如果没有课外托管服务的实际指导意见,或将带来学习负担不降反增的隐形问题。”她建议,尽快出台校内课后托管服务的管理和指导意见。

报告量化地提出,要增加公办学位供给。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4000个,建成8所公办中小学,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6000个,建成西区高中、南区高中。不少代表点赞报告目标明确。市人大代表、大涌镇党委书记王英康表示,2021年大涌镇已由政府出资,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了岚田小学的改扩建与卓山幼儿园的建设。“去年我们在幼儿教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大涌镇内适龄儿童全部入读公办幼儿园,50%以上就读省一级的幼儿园。未来,我们仍将继续做好这方面工作。”

市人大代表、香山小学校长郑凤姚则提出建议,在满足一般孩子公办学位供给的同时,也要关注特殊教育公办学位不足的问题。目前,中山只有一间涵盖公办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规模严重超标,建议加快推进中山公办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

关注高水平技能人才

让他们端牢技术饭碗

一技在手,吃穿不愁。报告提出坚持就业优先,要扎实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与会代表委员十分关注技能人才培养问题。

市人大代表、市技师学院教务处主任符莎认为,要加快提升全市精准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的能力,以满足市政府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人才需求,才能让更多人才端牢技术饭碗。

符莎说,近年来,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推进人才资源与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发展方面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市政府提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全市必将加快提升精准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能力,通过大力实施“广东技工”工程,加大对参与深度产教融合企业政策扶持实施力度,做优做强职业技工教育,以满足企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使技能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中山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

市政协委员、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万伟平也认为,中山市职业教育拥有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可以在广东省率先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擦亮职业教育名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区域竞争优势,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扎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报告还提到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兜牢民生底线,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关爱重点群体。连日来,市人大代表李焕萍、市政协委员丁珏、市政协委员卢展强等先后带来了“为社区老人提供‘点菜式’养老服务”“开展‘时间银行’,创建互助养老新模式”“建设中山无障碍地图,助力残障人士出行”等建议,为相关人群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