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委员专访 > 正文

要想“破圈”不妨“抱团”

市政协委员为“文化兴城”建言,助力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 2023年02月07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何淼 黄靖怡 江慎诺 柯颂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位部署推进“文化兴城”工作。2月6日,参会的市政协委员高度关注“文化兴城”话题,建议高质量建设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升级打造中山城市大IP,开启“文化兴城”新思路,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

■升级城市大IP让游客留下来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的发展,长期以来存在不少问题。我认为最主要问题是旅游区的主体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孙中山纪念馆归属文广旅局管理,纪念中学归属教体局管理,还有犁头尖山、中山城,都分属不同的管理主体。”市政协委员冷启迪认为,旅游区分属不同的管理主体,无法形成合力,不利于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未来整体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存在缺乏中期、长期规划的问题。“旅游区未来应该朝哪些方向发展?要发展为什么样的景区?怎样持续发力去吸引更多的人气?旅游区没有系统的谋划。”冷启迪表示,由于缺乏规划和投入,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一直处于“旺丁不旺财”的境况,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让游客留下来。就目前来说,旅游区还缺乏住宿、餐饮、娱乐和购物等配套。像珠海长隆、顺德华侨城等其他城市的热门景点,可实现游客一站式文旅计划,可带动更多的消费。这是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急需去提升、完善的配套。

冷启迪建议,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未来的发展,首先需要从机制和管理方面去理顺。可参考国内一些成熟的名人故里旅游区的做法,比如说建立管委会,整合各个部门的职能。其次,编制旅游区三年、五年规划,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第三,盘活孙中山故里旅游区除了核心景区之外周边的资源,完善景区周边吃、住、购、娱等功能区的配套建设,让游客能停下来、住下来。

市政协委员黄廉捷建议,升级打造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建设“三个圈”,为街区注入更多“文化味”。“三个圈”分别是:“中山文艺人才圈”,中山文艺人才众多,涵盖文学、美术、摄影、民间文艺等各种门类,通过在文化街区内择位,让各位文艺家在此建立个人工作室,聚拢中山各类文艺人才,形成文化地标氛围;“本地非遗项目圈”,在临近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一带建设“本地非遗项目圈”,将中山各级非遗项目集中一处展示,为文化街区注入本地文化特色;“本地青年创意创业圈”,在文化街区引进以青年为主的创意创业文化项目,增添年轻人网红打卡点,发展现代特色民宿,让外地游客“留下来”“玩得好”“食得欢”。

针对如何打造城市大IP的话题,市政协委员欧阳洁表示,“中山、珠海、澳门被称为大香山,中山与周边城市的文化资源是比较雷同的,我们要避免产生文旅发展的同质化竞争。”她建议,中山应与周边城市联合,化同质竞争为合力,共同打造香山文化大IP。这方面可参考揭阳、潮州、汕头等城市的潮汕文化,现已形成鲜明地域特色,助力文旅的发展。

■活化利用让文化场馆“火”起来

文化资源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文化遗产,二是文化场地。欧阳洁认为,中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华侨文化、名人文化、美食文化、商业文化等文化遗产丰富。但在文化场地方面,中山对比大湾区其他城市仍有差距。去年,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开馆,中山又多了一处展示中山历史文化的平台。未来中山需要更多类似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并且要充分利用起来,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这些文化场馆成为城市文化符号和文化地标。

“文化场馆的利用,需要人的参与。我们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上面也要下功夫。”欧阳洁表示,中山要想办法把中山籍的文化艺术类人才吸引回中山,参与中山文化建设事业。如何引才留人?中山需要建设一批文化场地、场所,为文化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引导、扶持教育机构,开设文化艺术类专业,培训文化艺术类人才。更重要的是资金投入,文化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支持。中山除了政府的财政资金外,还应该引入社会资金,让社会资本参与中山文化事业的建设。

市政协委员周雪清经过调研发现,在全市的公共文化“园·馆·场·室”中,仍存在着部分空间闲置(或未规划完善)的问题。中山工艺美术类产业缺乏合力与“火车头”,造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对此,她建议:一是建设“中山市工艺美术馆”,采用“综合建设总馆+散点建设镇街分馆”的思路,结合“一镇一品”,链接产业融合发展,如将刺绣工艺与服装产业融合,将“馆”功能扩展至市场;二是推进建设“中山市工艺美术领军人物”工程,培养火车头,带动中山工艺美术全面发展;三是打造“工作室群”,活用孙文东路闲置的骑楼、古建筑等,吸引工艺美术工作室进驻,建设以“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为引领的文化、商贸、教培、休闲的示范区。同时,在乡村建立流动文化驿站,定期邀请艺术家“进村”举办公益培训与讲座,促进乡村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

市政协委员徐玲认为,中山市博物馆新馆作为中山重要的文化地标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地,要想“破圈”并持续释放文化能量,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需要“活”起来、“火”起来。她建议:一是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搭建“云博物馆”“全景游博物馆”,突破时空地域限制;二是通过征集历史文物,与世界范围优秀博物馆、民间私人博物馆联合办展,不断丰富博物馆内容;三是通过与文创产业、旅游、餐饮、游戏游艺、动漫、美妆等跨界融合,激发博物馆活力;四是将博物馆与时尚生活、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如打造博物馆周边的艺术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好去处;以“国潮”主题、“盲盒”文化、品牌联名等形式吸引年轻人目光,紧跟时代潮流。

■振兴乡土教育让中山味传下去

“中山是香山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但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教育价值观变迁、多元文化不断交融,年轻一代对乡土文化的认识逐渐陌生,情感和心理上的疏离感与日俱增,中山乡土文化传承面临着断裂的危险,乡土教育亟待重塑与振兴。”市政协委员王忠表示,去年7月,《中山市文化兴城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中山市文化兴城五年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要推进香山文化进校园,开发乡土教材和乡土课程。中山现有的乡土教材主要以知识汇编的形式展开,较少和学生的学科知识结合,也缺少阅读、思考、实践、表达等核心能力的培养,且未突出“香山文化”概念与主题,系列教材有待优化升级。

王忠建议,以“香山文化”为主线,联合珠海、澳门等专业力量,包括教育部门、地方志机构、文化部门、高校、社科类研究机构等,进一步挖掘乡土教育资源。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对乡土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性、实用性转化,一是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中小学乡土教育教材;二是结合统编教材,设计向乡土教育延伸的特色教案,便于与各学科融合,打造乡土教育“微课堂”;三是依托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山乡土教育网络资源库,囊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按主题、分学段进行分类,上线乡土教育示范课堂、特色教案等课程资源,供全市广大教师使用。

建议采用“融合思维”拓宽乡土教育渠道,在各种教育教学情境中,积极融合乡土教育。一是与“双减”工作融合,利用课后服务的素质托管课堂,让漫画、民乐、咸水歌、烹饪等课程更多地融入香山文化元素,也可开发“香山文化”主题课程;二是与各学科融合,先将“香山文化”纳入教师年度研训课程,让广大教师通过集中学习,对乡土教育有更多的知识储备,然后鼓励各科教师在课堂中,基于教学目的积极融入乡土知识;三是与学校环境融合,通过开展评选活动,发动广大师生在教室门、文化墙、走廊、活动区等场景设计具有香山文化元素的“微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