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烈士传略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梁泰猷
唐明同志(又名唐仕明),原中山县第六区唐家(现珠海市)人,1918年11月8日出生,父唐宗琼是旅华华侨,唐明同志早年桑父,家境贫困,由其母抚养四兄妹成人。1934年他毕业于翠亨村县立乡村师范,便离家出外当小学教师。日寇侵华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他在三乡光后小学任教时,参加抗日先锋队,后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他在三角小学任教时,我第一次和他相识,1940年他调去九获五桂山区革命武装部队任指导员,1944年4月26日,在石塘阻击敌人进攻,。掩护司令部撤退时,他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6岁。
[center][B]组织学运 宣传抗日[/B][/center]
1939年春,唐同志由一位姓陈的老师介绍到三角地坝主乡长黄富家里当家庭教师,后转到三角小学任教。当时我正在三角小学读书,他积极宣传抗日的主张,教导我们青年学生不要做亡国奴,抗战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他还组织我们青年学生大唱抗日救亡歌曲;在街头演抗日话剧。并团结校内教师,与宣扬投降谬论的教师黄震云,黄国梁两人和游行示威等,从而刹住了投降亲日派的歪风。在青年学生中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两黄”在学校无立足之地,后来逃到石岐伪军43师128团第三营当了副官。
[center][B]既打游击 又做后勤[/B][/center]
1940年春唐明同志因革命斗争需要,调到我党在九区建立的白皮红心的梁伯雄部队下属冯连枝中队当指导员。当时日伪对我革命武装部队经常进行残酷扫荡,唐明同志领悟和运用毛主席提出的灵活游击战术,敌进我退,利用桑地蔗基的青纱帐与敌周旋,来不及撤退时由群众掩护部队化整为零,分散转移,敌人曾几次采取梳?式扫荡和用军犬搜索,仍一玩所获,扑空而回。唐明同志转移到当地他的学生吴应怀家中掩蔽,掌握大量情报。我们的队伍在斗争中不断壮大。
1941年秋,总指挥部谢立全同志指挥攻打崖口时,唐明同志和简姐,胡寿康老师等人深入发动群众,负责后勤工作,做得很出色,及时将饭菜送进大有乡蔗林中,使出击部队80多名战士吃完早饭出发,一切行动绝对保密。唐明同志还亲自安排好二十多只大小艇只,按时送同志们出发,经小引绕道奇袭崖口敌军。此役全歼敌一个连,一个伪护沙中队,活捉了敌中队长谭玉良,缴获轻机枪,步枪。短枪及弹药一大批,重创了敌军。
[center][B]建立秘密交通站[/B][/center]
1941年2月至1943年夏天,我们三角乡部份同学在潭洲潭山中学读初中期间,再次见到了唐明同志。当时,似小贩身份随街担盐叫卖,不久就按址上门找到我们,以后经常来往,他仍然对我们这帮同学,灌输进步思想,以后经常来往,仍然巴金的《家》,《春》,《秋》等作品给我们阅读,用这些名著来启发,指引我们如何去冲破黑暗走向光明。同时他亦揭露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阴谋,讲得详细具体生动,对我们教育很深刻。
为什么唐明老师又会在潭洲和我们见面呢?当时我们不知他不潭洲的详情,后来才知道他1940年春离开三角小学,组织上即调他去九区梁伯雄部队任中指导员,又因特殊工作需要,将他调到潭洲建地下交通站,主要任务是负责中共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中心县委成员,中山县委书记陈翔南秘密交通联络工作和收集敌人活动情报。
潭洲,大岗地了下交通地处中山,顺德,番禺三县边界,是中心县委党内交通(由顺德西海-----大洲-----番禺的榄核------中山大黄圃)的必经之路。当时,敌伪在那里的势力非常猖獗,番禺大汉奸李朗鸡为了扩大地盘,派其亲信杨焕胜把守潭洲,派悍将罗铁生坐镇大岗,派大胆添(钟添)统治灵山。此外还派秘书辛镜棠,辛景洪与国民党挺三副司令全蕃密谋反共灭共,并在潭洲放马村建立反共防共大队部。此时,潭,大,灵没有地下党组织,唐明同志接受任务后,只凭唯一的远房亲戚赵保和一位老中医作掩护进行秘密活动。该中医在潭洲镇开设一间周家园中药店,并挂牌行医,唐明同志除了帮助该店执拾手尾工作外,还不断灌输抗日救国的思想,使得老中医接受革命道理,在敌,伪,顽统治在中心地带建立走第一个活动据点。陈翔南同志就在这据点开展工作。随后,唐明同志又教育了旧同学杨学鸣,在其大岗镇品栈酱油铺内建立了第二个秘密交通站。不久,在中共中山党 组织负责人罗明林同志指导下,唐明同志又在潭洲放马村建立了第三个活动据点,还插入敌人心脏地带灵山西流村,用招润南的名誉开设柴极栏,四个掩护活动据点。这些据点,对当时中同心县委开展工作,保护领导同志的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来,唐明同志奉命调回九区大有围部队,又经常到三角乡找我们这批同学。
[center][B]引导学生入伍 播下革命种子[/B][/center]
1943年9月,唐明同志以老师身份到三角看望我们,在我家中住下,便向我问及同学们的近况,还问我对日本侵略者何仇恨?我说1940年秋三角乡被日本飞机轰炸。日军攻占三角时我堂兄被日军枪杀,我父被捉去 毒瓦斯,堂嫂被日寇捉去强奸,国仇家恨,罄竹难书。当时我要求参加抗日杀敌,唐明老师也表示支持。
那时候我还年青,问唐老师哪里可以找到抗日的队伍,唐老师说:”离三角不远,便有一支抗日队伍,它是九区梁伯雄部队,驻在?一带。”唐老师离开三角好几年了,他走后知道同学们成立”中坚学社”,大家经常叙会,关心国家时局,他很高兴,叫我们通知同学前来一齐叙谈。当同学们来到”中坚学社”时,见到离别多年的唐老师,大家热烈鼓掌,师生亲切握手。
唐老师离开三角后,时局变化很大,敌寇已占中山。三年后相见,唐老师便问日伪在三角的罪行如何?你们对抗日救国有何打算?
吴振明同学道首先说:”日寇进侵三角后,驻在岗尾山脚和西厂炮楼,强迫山脚十多户农民迁出房子给他们做营房,最惨无人道的是岗尾村所有妇女没有一个不被日寇强奸的,村民叫苦连天,只有逃去外村避难。我与本村30多人,被日军捉去放毒瓦斯,几乎丧命。”跟着黄联芳,吴应怀同,吴惠怀,袁煜煊等同学亦列举了日军杀人放火,强奸妇女的滔天罪行,同学们越讲越气愤,大家认为大敌当前要一致抗日,中国才不会灭亡。唐老师对同学们说:”大家有此愿望是很好的,现在梁伯雄部队是一支真正抗日的队伍。他属下有三个中队,这支队伍的人员来自中山县一,三四,五,六,九区受苦难的农民,还有在,中学生和海外归来的爱国青年男女。他们现在正举办军政干部(办,排级)训练班,时间约有两个月,如你们愿意去,受训后亦可牌回三角组建一支抗日救国队伍,当时大家都不大相信挂”民利公司”牌子和梁伯雄部队是抗日的队伍,大家为了弄清真相。便推选我,梁结和袁煜煊三人跟唐老师前往梁伯雄去了解实情。
唐明同志带我们三人到了牛角西河梁伯雄部队后,首先见到郭苏远(中队长),郑文(中队副),他们和霭可亲,穿一身旧衣服和一对战报,连警卫员都没带上,生活很朴素。我们还阅读了部队的战报,听了郑文同志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课,下午还听文化教员上课,对”三大纪律每字每句认真讲解。下午3时梁冠同志报告敌情,说有12个日军到牛角强拆民房。部队立即出发,我们三人经批准每人领了枝步枪,也跟着部队出发。我军埋伏在上沙头三角围堤上,待日军行进离我们50米时,我们的机枪,步枪一齐对准敌人开火,当场打死日军一名,伤一名,后”民利”三支队何联部队非但不打敌人,反而前来向我们开枪,日军就乘机溜走了。
我们在梁伯雄部队参观了四天,耳闻目睹,而且新自看到打死日军的场面,使我们相信梁伯雄部队是一支真正抗日的队伍。回到三角当晚,马上集中同学们到”中坚学社”,由我们三人将在梁伯雄部队的所有见闻作详细汇报,大家听了才下决心报名去参加梁伯雄部队举办的军政训练班学习。其中有:梁泰猷,袁煜煊,梁结,吴振明,吴应怀,黄联芳,陈孔,袁东,周森,林炽晃(后来牺牲)等十人,另有大有乡青年邓炳章和冯金腾二人随后参加,共分两期去培训。结业后由部队派出工作,有些同志还在训练班中参加了党,有些同志留在部队工作,有些同志派到珠江司令部,有些派回三角组建部队,如吴应怀则到高大旋(黄旋)部下十二中队领了一个小队番号,他任小队长,吴振明任副队长,自筹了机枪步枪一批,组成一一支武装抗日的队伍。捂类1949年9月解放战争中,吴应怀将全部武器和部分人员转到顺德独立团九区”纪雄队”,参加进军解放大良镇。
唐明同志在三角播下了革命种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center][B]以寡敌众 光荣牺牲[/B][/center]
1944年1月1日,五桂山成立了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分别袭击了驻南朗安定村伪43师128团第3营黄光亚部队和卢汉荣驻五区翠微的伪护沙总队,随后又袭击唐家伪密侦队及横门伪海防军司令部。这几次袭击共歼敌300余人,俘虏江防中校司令卢某等30余人,还缴获炮二门,轻重机枪十余挺,步枪短枪一大批。日寇为了挽回颓势,日酋矢岐从江门,石岐调集千余人,分三路突然袭击我珠江武装部队指挥部。当时唐明同志在石塘村驻防,接到敌情后,即率领原直属政训练班(连,排级干部)40余人,抢先占据石塘村槟榔山第一制高点,阻击敌人进犯,唐明同志在这次战斗中,机智勇敢顽强善战,在人数敌众我寡,在武器敌强我弱情况下,与日寇鏖战一个多小时,打报告团打死日军十余人,看见最后一批司令部人员和群众安全撤退后,唐明同志却不幸中弹光荣牺牲,为党为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center][B]毁家纾难 革命之家[/B][/center]
唐明同志的家,是革命的家,一家五口,人人革命,个个抗日,为民主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弟弟唐仕锋,14岁参军抗日,曾任珠江部队仲恺队中队长。1944年夏,当日寇向五桂山区发起四路围攻时,唐仕锋率领部队在张蟛蜞背后山击退敌人七次冲锋,毙敌80余人(其中击毙日军少佐军官一名),完成掩护四个训练班人员的撤退任务。在激烈战斗中,不幸为国捐躯,当时年仅21岁。
妹妹唐贞,因受其兄的影响,早年参加革命,于1944年夏天调到挺进粤中前线抗日。
大哥唐仕仕,因体质较弱,也受其弟思想的影响,不断为部队输送情报,据我的回忆,他先后三次冒着生命危险跑到凤凰山区武工队杨?村向我提供片敌情。由于工作积极,提供情况可靠,最后吸收他为我部队地下秘密情报员。
母亲胡兰馨,是一个明道理,讲大义的妇孺,在其儿子唐明的教育下,能将仅有藉以糊口的几亩田卖出去,将全部款项献给部队作革命经费。
正是:毁家纾难求真理,革命之家万古存。
注:唐明同志的革命斗争史,乃应老一辈革命者杨静,唐贞,高平三位同志之嘱,又蒙老战友罗章有,唐贞,梁茂鸿同志提供很有价值的革命斗争史资料,及司徒洪,梁茂鸿,李浩,简裕询等同志补充润色,才能定出拙作,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相隔时间较长,错漏之处所难免,请各位批评指正。
附《怀念革命烈士唐明同志》诗一首。
1991年10月1日于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