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文萃 > 正文

乡村无望?功不唐捐!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30日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丘树宏  

   动员更多的资源和力量,让生你养你的山水长在、人文永续。

   

偶读一本题为《大国空村》的新书,作者程明盛讲述了自己家乡程湾(湖北应城一个村落,人口四五百)的故事。光看书名、简介,我的心就像给锤子撞击了一样,那种疼痛难以形容。不过我想这种疼痛,从乡村走出来的游子应该会感同身受。毕竟,“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对于家乡的人物、山川、草木,作为游子,自然是“未免有情,谁能遣此”!

说起来,我离开那个生我养我的山村三十多年了。如今的她,与程明盛笔下的程湾一样,也可谓一个典型的“大国空村”。

我的村庄在粤赣交界的九连山区,我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就是在那里度过的。童年时代,虽然让我刻骨铭心的一直都是“贫穷”和“饥饿”这两个词儿,但在同时,“纯朴”和“美丽”这两个词儿,也一直在温暖着我的身心,滋润着我的成长。

改革开放后,山村的活力得到了释放,父老乡亲推翻了压在头上的“饥饿”大山,迈开了致富的步伐。而我,也成为全公社第一个大学生,由此离开家乡出外读书谋生、成家立业。

进入1990年代,中国的改革全面转向城市,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浪潮铺天盖地,得益于改革开放好处的农民,吃饱了饭后积攒的精力因为未来方向的不明朗正好找到了出路。于是,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为标志的“空心村”也就产生了。不过,如果只是限于留下老人和儿童的“空心村”,那并不可怕。问题是,千千万万的农村正在消失。作家冯骥才说:“2000年全国有360万个古村落,现在的自然村只有200万个左右。”问题的严重性,更在于农村人口的空心,同时伴随着自然生态的空心、社会伦理的空心、传统文化的空心。

应该说,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比三十年前好了很多,也有少数人已经致富,过上了小康的日子。但是每当我回到村里,却难以开心和轻松,心头总是沉甸甸的。不见了以往的青山绿水,山变秃了,原来波浪欢快的河流已经盖不过脚踝;村头村尾脏兮兮的,垃圾遍地也无人管;尊老爱幼亲情醇香的味道淡得不能再淡了,乡亲之间心里总是隔着一层膜,甚至陌如路人;春节的时候,那代表全村人精神图腾、舞了几百年的香火龙,已经十几年不见踪影;几百年的围屋因年久失修而破落不堪,新盖的房子毫无规划可言,更无配套;田地多数丢荒,老人儿童不可能做农活,少数留在家里的青壮年则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如此令人心酸的“空心图”,直让一些师友脱口而出“乡村无望”之语。也许,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必然带来村庄的沦陷,但这只能是少部分,而且应该只是“人口空心”,而不能伴随着生态空心等。

对如上乡村全面空心、全面沦陷的现象,我们确实也不能说公众习焉不察、麻木不仁了。上网搜索,有篇题为“谁的故乡不沉沦”的文章,竟成了中学语文阅读理解题!而类似“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沉沦”这样的表达,你当然可以说它不科学不严谨,但它无疑直白地喊出了游子的心声。我猜想,每一个走四方的游子,无论地位卑微或者显赫,无论月入五百或者身家过亿,都不愿意看到一个“人口空心、生态空心、伦理空心、文化空心”的村庄的。而这空心村,不管是自家的或者是他家的,大家都不免触目伤情,感受一种锥心之痛。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的空村语境真让人莫名伤感。但我们也不宜一提到乡村,就沉浸在伤春悲秋的愁绪里。或许,应该集思广益想想对策?可以想见,飘散在各个角落的有识之士,其实也一定是通过各种途径,在为家乡的教育文化、道路建设、扶贫济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在乡村空心化的洪流中,这种力量可能微薄到大家都忽略它的存在。但我想,有心就有力,能做一点是一点。胡适不是说“功不唐捐”吗?唐捐,就是白白丢了的意思。“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的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你瞧,胡适先生说得多乐观!对于乡村种种现况,说实话,眼下我也有点悲观,但长期而言我是乐观的。因为我看到,上上下下不少同道中人发出了记住乡愁、重建乡村、每个人的故乡都应免于沉沦的呼喊。

如今,有关“乡村无望”“知识无力”的声音很响亮。我的建议是,从乡村走出来的游子,你可以悲观也可以乐观,但切莫冷眼旁观,就写写类似程明盛《大国空村》这样的乡村笔记吧。或许你写不了费孝通《江村经济》那样的经典名著,但应能激发身边三两人反哺乡村和投身乡村建设之志,那岂不也是功德一桩?如果你已经功成名就、发家致富,何不运用你的资金和影响力,动员更多的资源和力量,让生你养你的山水长在、人文永续,让你和更多的人留住乡愁,让我们的乡愁如生命之花永远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