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 正文

市政协关注百姓文化层面的民生需求

以文化自觉滋润文化公益 以文化自信服务文化民生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13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黄廉捷 通讯员 钟镇信  

  近年来,市政协以 “天地人和,政协力量”人文精神,努力探索一条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与百姓同声共气,关注百姓文化层面的民生需求的 “文化民生”之路。经过多年推动,政协“文化民生”带动了政协委员们主动推行文化公益,促进了中山各项民生项目发展,“文化民生”硕果累累。
  从2012年3月市政协成立全国首个政协委员学堂,拉开了打造“文化公益”品牌、做好“文化民生”工作的序幕。几年来,市政协一系列创造性的人文活动,不仅厚植了“人文型”政协特色底蕴,更生动诠释“文化民生”的时代意义。
  譬如,去年市政协 “文化民生”工作重点关注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咸水歌的传承和弘扬,就是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大政方针,与国家同频共振的担当作为。2017年,市政协主动组织了中山??首个面向全国的“咸水歌歌词征集活动”、筹划第一届咸水歌文化节、积极推动大型民俗清唱剧《咸水歌》以文化公益形式走上舞台等;结合实际,市政协还组织了 “‘新诗百年:2017粤港澳大湾区海洋诗会’暨‘魅力湾区诗如画·秀美西江博爱情’”活动、大型交响史诗 《南越王赵佗》广州演出等文化公益活动,引起热烈反响。此外,组织大型交响组歌 《孙中山》在2017年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经贸洽谈会暨第四届人才节专题晚会上成功演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1周年系列活动、推进孙中山文化进高校等。市政协的 “文化民生”实践,既切合中山基层民生,也扣紧了一方发展脉搏。
  值得一提的是政协民生观察室。2017年8月4日,市政协首个“民生观察室”在中山广播电视台挂牌,2017年11月13日,第二个“民生观察室”又在中山网设立,政协履职工作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政协委员收集社情民意,互动联系增加新窗口。一年来,“民生观察室”以民生话题紧扣百姓心声,政协委员参与讨论和献计建言,引发良好的社会反响,如“创建森林城市”、“建设棒球小镇”、“共享单车的社会管理”、“旧楼装电梯的困惑”、“朗睛轩业主维权方式”等等都是社会民生关注的内容。其中,共享单车、加装电梯等议题更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视,予以研究解决。政协“民生观察室”以其“新媒体+窗口单位+政协委员+群众参与”的“民生观察+”模式,凸显了市政协“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市政协主席丘树宏表示,市政协对民生的关注,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外的又一种创新履职形式,是市政协近年推动 “文化民生”的积极实践。通过新成立的“民生观察室”,收集到更多社情民意,也更好地回应民生需求。
  难能可贵的是,通过“文化民生”活动,带动了政协委员们积极推行文化公益。从2013年起,市政协每年开展一次政协文化公益奖评比,表彰全力参与支持市政协组织开展各项文化公益活动,在全市文化建设、服务社会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丘树宏更是文化公益的身体力行者,无论是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还是大型交响史诗《南越王赵佗》、《冼夫人》、民俗清唱剧《咸水歌》等等走上舞台、走向社会,他在其中的付出,均以文化公益形式无偿奉献,可谓 “文化民生”的生动体现。
  市政协力倡“文化民生”新实践,委员们开展的每一次“文化民生”活动、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生动的展示,一次积极的实践,“文化民生”如无声细雨,滋润了一方水土,滋养了百姓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