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建言谋策 > 正文

中山公共外交协会赴京学习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 2015年06月27日    作者:中山公共外交协会秘书处  

  5月14-17日,由中山市公共外交协会会长韩泽生、市政协副主席、中山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刘传沛等七人组成的考察团赴北京学习考察。考察团先后拜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学习交流新时期开展公共外交工作的经验和举措;拜会了在京的中山公共外交协会顾问乔宗淮、李延声、卢树民、胡智荣、张肇达和著名乡贤何雷、周朝龙等,听取他们对做好中山公共外交工作的意见建议;考察了中山会馆;与北京西城区政协进行了友好交流。考察团一行收到了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常务副会长龚建忠、中山公共外交协会顾问乔宗淮、北京西城区政协主席杜灵欣等的热情接待,整个学习考察安排紧凑、内容充实,获益良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学习考察基本情况
  (一)公共外交工作
  据了解,中国公共外交协会2012年底成立,两年多以来,不断动员、协调、组织社会资源和民间力量扎实推进中国公共外交,努力搭建公共外交平台,经常联合地方政府、公共外交协会开展一系列活动,反响很好。最近又相继联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等举办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为主题的第十一届蓝厅论坛、联合扬州市公共外交协会举办“中外丝路城市美食文化节”。龚建忠对中山成立公共外交协会表示赞同,他认为,中山应该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在海外多讲述中山故事,服务于我国的公共外交工作大局。地方公共外交事业还存在着社会认知度不高,工作机制有待突破等问题,希望双方今后能加强互动交流,他也表达了和中山公共外交协会合作的愿望。
  (二)中山会馆
  中山会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珠朝街5号,中山会馆原为清康熙年间进士、身为太子老师的刘云汉购置的一块义地(供集会悼念及停柩之用),清嘉庆年间义地迁移到左安门内龙潭湖一带,香山会馆始成。1879年,广东香山县乡友扩修香山会馆,购得附近部分房屋和空地。1895年,唐绍仪回京寓居此处,并筹资扩建香山会馆,三年之后,建成有戏台、花园、假山、回廊等建筑的典型岭南风格的大型会馆。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更名为“中山会馆”。“中山会馆”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房间近80间,是北京市最大的会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中山会馆,目前已列入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大历史学博士黄宗汉认为,1894年夏,28岁的孙中山第一次到北京时,应该居住此处。因为“旗汉分治”政策,汉人只能住在外城。当年的孙中山经天津,北过永定门进北京城。“由于没有孙中山去内城相关记载,孙中山本人也没有访问亲友的记录,孙中山的家乡又在香山县翠亨村,所以按着时人的习惯,他应该是住在香山会馆。”
  1912年,孙中山第二次进京,曾在香山会馆花厅会客,该馆一度是进步青年集会地以及中共地下组织秘密活动地点。不过,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成为一个大杂院,最多的时候居住着近400户人家,这种状况持续到2006年左右,之后原宣武区政府开始采取招商方式对会馆进行保护利用,与国家电网达成协定,由国家电网出资对会馆内的400户人家进行搬迁,作为补偿,原宣武区政府和国家电网签订为期十年的租赁协议(协议签订具体时间未知,协议由现西城区政协杜灵欣签订,可查),国家电网当年拟建立一个电力博物馆,目前,电力博物馆正在建设当中,国家电网仅占用里面四间房子用作办公用房,大部分闲置至今。
  (三)赵为民教授和“大唐春”
  由张肇达引荐,考察团在南锣鼓巷拜会了北大著名教授、文化学者赵为民。 “大唐春”曾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和他的侄子、原中法大学校长李麟玉先生的居所,现在被赵为民教授承租,更名为“大唐春”,意图恢复唐朝“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的盛景,如今成为京城文人雅士聚集之所。赵为民教授经常在此地举办一些高水准的雅集,如古琴音乐会、《心经》讲座、紫砂壶解析、留法艺术家分享会以及诗词鉴赏会等,来此地交流的都是深蕴传统文化的国学家、书画家、艺术家、文学家,因此,大唐春成为北京现代名流聚集之所,人文资源非常丰厚。  
  赵为民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善写古诗词,结交甚广,谈到如何开展公共外交工作,赵为民跟我们讲了一个例子。前几年他迷上了紫砂壶,便开始自己制作紫砂壶,可他并不是工艺大师,他把紫砂壶作为一个载体,借以提升、推广紫砂文化,时逢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来访,赵为民就把制作的一个紫砂壶送给他,壶上写了“心平气和”四个字,并对他讲了一段话,“不久前联合国颁布了世界最佳饮品名单,茶位列首位,中国是产茶大国,中国有悠久的产茶历史,中国人吃茶所追求的境界是心平气和,而心平气和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前的国际事务也可以心平气和地来解决。”这把壶一时成为媒体追捧的热点,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100多家媒体都发了报道。他说,“这把壶让世界知道了中国为什么在用紫砂壶,中国茶文化的精神是什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共外交事件,向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的故事。”赵为民以类似的方式先后给北大教授季羡林、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赠壶,并分别写上“谈茶”和“月白清风”, 都引起媒体的热烈追捧,成就一段段京城佳话。
  二、启示与建议
  (一)中山公共外交大有可为
  1、中山公共外交工作必须围绕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开展公共外交是全球化时代外交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一路一带”倡议,“一路一带”旨在打造互利共赢的国际“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中山公共外交工作应该围绕和服务于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充分发挥侨乡优势,为我国“一路一带”外交新战略做好增信释疑、加强双方友好交流的工作,也努力使中山人更加全面了解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两者相辅相成、实现良性互动。
  2、中山公共外交工作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作为著名的侨乡,中山有悠久的对外交流史,是近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前沿阵地,并且涌现出一批批以孙中山、容闳等为代表的享誉海内外的名人,至今影响深远。目前,中山仍然拥有80多万华人华侨分布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都是中山独有的公共外交资源。新时期中山开展公共外交工作,必须打好“名人”牌和“华人华侨”牌,着力培训中山各个侨团、侨领的公共外交意识和公共外交基本技能,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流新格局,形成公共外交的工作合力。
  3、中山公共外交工作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要让有意义的工作做得有意思,让老百姓喜闻乐见。不同于政府外交,公共外交工作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一个过程,所以,中山的公共外交工作也要尽量开展得有意思,学会使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于无形之中赢得他国民心。第二,要讲好中山故事。具体来说,中山的公共外交工作就是向外国民众讲述中山故事。那么,中山故事怎么讲,讲给谁听,通过什么样的载体等等都要深思熟虑。比如说丘树宏主席的大型交响音诗《孙中山》就是以诗会友,以乐会友;今年即将举办的中港澳太极拳协会“太极一家亲”交流活动就是以拳会友。要有载体才有交流,有交流才能广交朋友,深交朋友。第三,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确保工作有序开展。比如建立各类理事、顾问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培训,争取成为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的团体会员单位、主动争取合作机会等。
  (二)应该高度重视和发挥文化名人的力量
  1、善于借势借力借智,用好用活中山的名人资源
  中山历来名人荟萃、群星灿烂。现在,有一大批中山籍人士活跃在京城的商业、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中山公共外交协会要善于借势借力借智,充分发挥中山籍名人李延声、胡智荣、张肇达、何雷、周朝龙等人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和影响力。如李延声在创造大型交响音画《魂系山河》、周朝龙的辣木产业正在搭乘农业部的快车向全国扩展、胡智荣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名誉主席等,同时可以和非中山籍的名人开展合作,如邀请赵为民教授来中山授课,挖掘和借助“大唐春”的资源优势。中山公共外交协会一定要秉承“借力者强、借势者智、借智者达”的观念,借力而为,借智而为,借势而为,打造公共外交新格局。
  2、精心组织、策划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
  精心组织、策划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增聘赵为民为中山公共外交协会顾问,邀请张肇达、赵为民两人来中山授课,开展“感受文化力量”的系列活动,更好地感受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三、高度重视中山会馆的保护和利用
  中山会馆现在已经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一代代中山人北上救亡图存的历史见证,是传承孙中山先生革命精神的最佳载体。如何发挥它在新时期的作用,是中山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山市政协应该和西城区政府、国家电网一起研究出一个“共同开发、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盘活中山会馆。
  建议中山会馆可按三个功能区进行利用,一是设立展示区。展示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的革命史迹、中山在京名人及作品、当今中山的名优特优产品。二是设立活动区。用于中山政府意欲在京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成为中山在京名人雅聚之地。三是设立联络处,设立中山公共外交协会在京的联络处和海外中山社团在京的联络处。
  四、加强与北京西城区政协的交流合作
  市政协应该细化完善与西城区政协的合作协议。西城区是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丰厚,影响力广泛,我市与北京西城区发展互补性强,市政协应该十分珍惜与北京西城区政协建立起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完善与西城区政协的合作协议,切实推进两地政协合作落地。

中山会馆(一)

中山会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