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特色工作 > 正文

慎终追远启民德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25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文 首席记者 苏小红图 记者文波 缪晓剑 夏升权 余兆宇 明剑  
  由梁溪甫父子修筑的香山铁城如今只剩下月山公园对面的一小段古城墙遗址。▲



 ▲西区长洲村的黄氏大宗祠内,乡亲们正在举行祭祖活动。

  "功建铁城梁公祠"也是由梁溪甫父子修建的一座雄伟建筑。雕梁画栋,精雕细作,可惜如今祠堂内空空如也,十分简陋,难以寻觅当年功臣伟绩。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慎终,即谨慎地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追远,即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从而效法先古圣贤。古人言,倘若每个人都这样思考,人民的道德自然敦厚了。
  古人的说辞在一切向前(钱)看的今天,被许多人认为不合时宜甚至嗤之以鼻,当人们还未来得及修补文化断层的沟壑,辨清何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时,"白胖小子"和"洗澡水"又一次被连同泼了出去,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推逼着匆匆赶路的人们,他们无暇回眸,在喟叹惊讶抨击道德频频触底的同时,依然在文化的迷失中打滚。
  事实上,人生活在历史脉络之中,任何断章取义或一切方便思维,肯定难以对安身立命的文化有真正的认知,更遑论构建与时俱进的精神价值体系。追踪溯源,乃是为了昭示未来。在这一点上,东西方哲人的思考可谓殊途同归,诚如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携之名言--
  "我看到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一】
  小雪节气刚过,一场雨瓢泼而下。位于南区福涌社区居委会对面的“功建铁城梁公祠”,被洗刷得更为斑驳萧条。
  挂了“老人协会”牌匾的梁公祠,紧挨入门处左右两边各摆了一张自动麻将台,十几个中老男女或打牌或围观,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祠堂内摆设简陋,唯有那顶梁柱上已经磨蚀的雕刻楹联,铭记着岁月的久远。
  这是一座两进三间建筑,左边带一路偏殿,青砖墙,硬山顶,穿斗与台梁瓜柱混合式梁架,建筑上使用了较丰富的木雕、石雕、砖雕和彩画等装饰,由于年久掉色,已显陈旧。据说这是目前中山已知最早的祠堂,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是特意为表彰修筑香山铁城的功臣梁溪甫父子而建。祠堂1925年在原址上重建扩大,可里面连张功臣的画像都没有,一些牌匾基本上也是梁氏后裔子孙重新制作的,听说那些由金箔镶制的原件早就在大跃进年代丢失了。
  甚至可以“寒酸”一词形容的“功建铁城梁公祠”,实在与祠内所挂的楹联牌匾——“祥绵岭缴,贤冠江乡”、“崇德报功”——记录的先贤功绩有着太大的反差,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已于2009年确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功建铁城梁公祠”,门口挂着的木刻“简介”上,建筑时代写为“清代”,里面的介绍,竟写着“是为纪念督建香山城有功的三世祖梁泽而建”——这显然与史实相悖。
  可如今负责福涌社区宣传文化工作的年轻干部阿志,虽然是梁溪甫的后人,但对先祖事迹已是一问三不知。正在梁公祠里打麻将的梁茂来,今年73岁,曾担任过福涌村支部书记,是梁溪甫公三房二十二传后人。“简介中的表述肯定有误,倘若不修正,只会以讹传讹,往后子孙更不清楚了。”梁茂来就住在梁公祠旁边,他让妻子翻出已被虫蛀得斑斑点点的《梁氏谱序》(光绪丙申年重辑),以正视听。
  梁溪甫其实是福涌的开基先祖。北宋末年(公元1126年),他的父亲——隐居香山的六品京官梁仲卿携子从石头村(古村名,与今沙涌毗邻,已废)迁居于此,以其姓氏命名梁家基。梁仲卿身故后,溪甫以村有河涌环绕,易称“曲涌”。后人认为是福地,清道光初年改名“福涌”,沿用至今。
  梁溪甫一家三代均是有名的三行师傅,精于建筑艺术,对土木工程设计有深湛经验。梁溪甫自幼爱好工艺劳作,善于制作各种家具、用具,是一名精于工程技术又学识渊博的专才。由于梁仲卿是修筑宫城的京官,溪甫青年时代就跟随父亲历览中原各大都市的大型建筑工程,领略各地建筑艺术的精髓。由于家中藏书甚丰,梁溪甫广览史籍,研究古代的建筑艺术及历史。成年后在家乡专营建筑工程,并对岭南建筑艺术,进行长期的探讨,造诣颇深,并将技艺传授给四个儿子。

【二】
  香山1152年设县,开启旷古以来的首次建城工程。梁溪甫被代县令陈天觉聘为建设城府工程的主管,其四个儿子则协助其父,成为工程总施工。在陈天觉的领辖下,负起筑城、建署工程的总体责任。他们会集其他专才和师傅,进行资料搜集、实地勘测、确定数据、设计绘图、制定规划,作好施工前的周密准备。经两年多的紧张施工,一座崭新而壮伟的香山县城,便屹立于南台山下石岐河畔的广阔平原当中,为这个以花香著名、瑰丽而宁静的香山岛,增添一座威武的城堡。从此,这里再不是边远的渔村、荒岛,而正式成为中华祖国南方边疆的一个县城。
  新县城落成之日,全县庆祝,举邑欢腾。军寨锣鼓,渔村箫笛,交织成乐,载歌载舞。山上小村,四边渔岛,群奔县城,一睹风姿。因梁溪甫父子五人竭尽所能,尽献所长,统管工程全局,按质按量完成建城工程,功劳至大,是建城工程功臣。为了表彰其工程劳绩,由良都沙涌马氏缙绅提议及资助,县知府主赞,再由梁溪甫父子五人在曲涌村建起了“功建铁城梁公祠”,录载其事以流传后世。
  “其实梁溪甫本人是不想建这座梁公祠的,因为祠堂一般是指同族人祭祀祖先的房屋,或是社会公众及某个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物而修建的房屋,但通常是人死后才进祠堂被后人供奉,虽然劳苦功高,但梁溪甫父子仍在生就要亲自建自己的祠堂,比较忌讳。”陪同记者前往福涌采访的成叔,说坊间有一传说,称梁溪甫的四个儿子建了梁公祠后,竟一直人丁单薄,娶妻很少生养。
  成叔是位热心乡土文化的热心人,他是近代百货先驱马应彪的后裔,由于出生八字被判“命硬”,年少时曾辗转被送到板芙李家、石岐郑家、渡头雷家收养,学名“雷根成”。五年前,已退休的乡医、市作协会员成叔被聘到南区办事处党政办修志室,负责地方志的编纂工作。他为了查找梁溪甫四个儿子的名字,到乡间寻访许多老人,终于获知溪甫四子为天盛、天福、天富、天财,其中长子善施工,次子擅瓦工,三子擅木匠,四子擅磁漆雕刻,工艺个个了得。
  “我为了找到这一点点史料,都要费尽周折,可现在的人只记挂搵钱,真正关心本土文化的人越来越少。广东精神提倡‘厚于德’,而厚德得益于慎终追远的潜移默化,可惜现代人这种意识越来越淡薄,这不利于道德的构建……”成叔对当地历史挂一漏万的现象不无忧虑。
  广东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著名香山文化研究专家林有能对慎终追远的理解很深刻,他认为要弘扬继承香山文化,就要充分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首当其冲受教育的应是公务人员。“为官一方,首先要了解这个地方的文化,不管你是土生土长的,或者是外来的。如果你对一方水土有感情,那么做一切事情都会为这个地方着想。如果外地人来到中山,问起你当地有何文化,假如一问三不知便会很难堪。如果你讲得头头是道,别人就会对你及对当地肃然起敬。”

【三】
  祠堂不失为倡导慎终追远的一个重要场所。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和国史、地方志一样,成为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的祠堂,始建于宋元,兴盛于明清,延续到民国,大大小小遍布中山城乡。今年年初,我市公布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共筛选出不可移动文物558处,其中坛庙祠堂类不可移动文物127处,占古建筑总量的66.15%。
  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而生生不息,其源动力就是源远流长的“根文化”、“家文化”。每一个姓氏,都仿如胎记一般,铭刻在世系源流一脉相传的族人身上。每一座祠堂,都蕴藏着一个姓氏在当地的移民史和奋斗史,成为族人追思祖德,感报宗功,敦睦族谊,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据史载,中山第一大姓氏梁姓主要分布在环城的福涌、曹边、北台,港口的群胜,黄圃的横档;第二大姓氏黄姓主要分布在西区的长洲,三乡的雍陌,沙溪的塔园,大涌的青岗。今天,大多数人只知道中国有个《百家姓》,但并不曾想到中山这个南国边疆的小地方,居然有500多个姓氏和40多个少数民族,这在全国其他的市镇,恐怕是非常少有的。
  西区长洲村的黄氏大宗祠,在发掘慎终追远教育功能上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修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黄氏大宗祠于清代、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1998年重修。它坐北向南,三进三间的两边厢布局,占地约1600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式顶,龙船脊,蚝壳外墙,灰塑、木雕和砖雕技艺精湛。2008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氏大宗祠门面气势恢宏,大门口挂着一副木刻对联:“轩辕世胄源流远,烟雨人家奕叶长”,凝练概括了长洲黄姓源自轩辕黄帝后裔,本支在烟雨长洲开枝散叶的历史渊源。祠内庭院环境优雅,木青花香,很有书香味,墙上挂着中山民俗画家邓振铃根据长洲黄姓家族发展史所画的“连环画”,图文并茂展现历史渊源。宗祠内正中摆放着一块屏风,上面雕刻着中山书法家黄衍增所书的 “黄氏分家诗”:“策马登程出异疆,任从到处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永炽昌”,意为:每一个外出打拼的黄氏子孙,日后创业开拓,安身他乡,要互相接济,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先恩德。据说但凡是江夏太守黄绡公的后裔都会背诵这首诗。至今长洲村的村民和那些他们分散世界各地的长洲黄氏后裔仍父传子承地传诵着老祖宗分家诗的教诲:重情义,莫忘本。祠堂正中高高悬挂“慎终追远”牌匾,两边厢房则布置着长洲经济发展的展示橱窗,从古到今,长洲黄姓的迁徙史、奋斗史、发展史一目了然。
  今年50岁的黄灼文是长洲长房21传孙,10年前他刚当黄氏大宗祠管理员时,对祖宗的事情还一无所知,可如今,每天耳濡目染,竟唤醒他慎终追远的自觉,不仅热心为华侨宗亲寻根,还主动收集家谱完善宗祠资料。“黄姓各房家谱我收集到了七成左右,平时接触到的都是有文化有境界的宗亲,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黄灼文不仅是祠堂管理员,还是烟洲书院、黄氏大宗祠的义务导游,每当旅行团到来,他负责一路讲解,到了后堂还会自斟自饮烧酒,为游客表演非遗文化项目——醉龙,很受游客欢迎。
  在祠堂待久了,黄灼文渐渐生出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历史观:“长洲的发展从古到今,有沉有浮,有盛有衰,有艰苦创业,也有富庶发达,从先祖开基到民国时期,人们对祖宗都不离不弃很重视,可我感觉现在的人们因利益纠葛,反倒冷淡了祖宗,本土群众还不如华侨港澳同胞关心传统文化,这样下去,我担心孝道失落,废典忘祖。”

【四】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起去年在美国夏威夷采访的一幕——
  45岁的华人陈贵贤带着三个黑匣子过来接受采访,那里面装着他的爸爸和妈妈家族的资料。
  “家里的资料还很多,不方便拿。”陈贵贤在夏威夷已是第五代,中文几乎不会,却痴迷起追溯家族的根源。
  “我的外曾祖父叫叶似云,参加过孙中山组织的兴中会成立大会,祖籍广东新安。”据陈贵贤考证,他妈妈的父辈最早是在1860年移民到夏威夷,他外婆则是1878年来到夏威夷。“我的爸爸是中山茶园人,我们家如今在夏威夷已经有六代人了。”陈贵贤制作的族谱图,好像一棵树的枝干,上面清晰记录着他们六代人的繁衍生息。
  完全接受西式教育的陈贵贤,怎么竟有着如此浓厚的中华民族对根的情结?他说,最早的触动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看过的一部电视连续剧。
  那是1976年秋,美国黑人作家亚利克斯·哈利出版了其家史小说 《根》(Roots)。作者经12年的考证,追溯到他六代以上的祖先昆塔·肯特,一个从非洲西海岸被白人奴贩子掳到北美当奴隶的黑人,描述了他在非洲的自由人生活,他和子孙在美国奴隶制下的苦难历程,以及这个家族获得自由后的经历。《根》成为当年美国最畅销的书籍。1977年,随着《根》获“普利策奖”和根据《根》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的热播,引起了全球的“《根》热”。
  正是受它推动,15年前,职业画家的陈贵贤开始收集家族资料,跑图书馆,寻访亲人,在寻根机构帮助下他已收集到好几箱家族资料。
  “为什么如此执着寻根?”我问。
  “我只是想知道,我从哪里来。”陈贵贤笑答,神情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