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会议前奏 > 正文

加快蓝线规划改善水环境

发布时间: 2014年02月18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吴娟  

  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将生态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了解,我市今年“两会”政协大会中将有三份发言稿和生态保护相关。除了农工党的建议外,民革中山市委会提出“关于加强我市海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两份提案都和中山的“水”有关。
  ■中山水面率低于广州
  “中山是岭南水乡,但是对水系的蓝线规划尚未出台,滞后了。”农工党中山市委会向大会提交了 《加快城市蓝线规划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中山》的建议,副主委陆铭是参与者和执笔者之一。
  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2005年11月28日,我国《城市蓝线管理办法》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陆铭告诉记者,广州早在2006年起开始施行城市蓝线管理办法,佛山市也在2008年出台城市水系规划,初步划定了城市蓝线。但是,中山市尚未正式规划城市蓝线。
  由于没有规划,对于侵占水系,乱搭乱建的行为,执法部门无法可依,没有处罚和清理的依据。陆铭认为,通过蓝线规划划定了保护区域,对于生态保护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早一日出台,早一日保护,就能少一些治理难度。”
  农工党中山市委会就我市沿水系用地现状和有关规划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我市城市涉水规划、建设和管理存在着不少问题。中山水资源丰富,但易受洪涝和咸潮侵扰,水安全隐患较大。管理方面,涉及水管理的部门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规划管理的效能。
  据专业部门测算,我市2010年中心城区水面率为6.7-7.2%,距离宜居城市8-12%的水面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江苏省也属鱼米之乡,地貌河流的分布与珠三角近似,其现状水面率居全国之首,2011年仍保持在16.9%;广州中心城区2006年水面率已达到8.99%,规划2020年达到10%;上海2009年水面率则为8.4%,规划2020年将达10%;杭州等水乡城市水面率的规划指标则超过11%。相比之下,我市作为岭南水乡,水面率还低于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形势严峻。
  该建议希望政府能尽快制定蓝线规划,加大水生态修复力度,提高我市城市水面率。应尽快推进中心城区河涌的“活水工程”,加快人工湖、湿地工程的建设,提高水面率,修复水生态。建议以崩山涌为示范,打造景观活水工程。
  ■海岸应该预留足够的公共岸线
  和农工党市委会提出的“蓝线规划”治水相关,民革中山市委会也提出“加强我市海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议的参与者、民革中山市委会副主委梁惠群告诉记者,她们花了一年时间来进行调研,对于中山海岸线目前的现状深感忧心。
  目前,我市拥有海岸线约59公里,主要分布在翠亨新区。翠亨新区现有海岸线约53公里,按新区总规建成后,我市海岸线总长度将超过80公里。海域及其岸线是我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然而,目前我市海岸线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开发无序、功能单一、生态退化、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使“美丽中山”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中山现已利用岸线长度为13.8 公里,绝大部分为近年新开发的工业岸线或以水产养殖为主的渔业岸线,缺乏供市民休闲的生活岸线。由于海岸带的利用仍是传统、粗放的方式,导致其整体利用效率低下。近几年大规模的围垦使河口水文发生变化,抢滩造地使水位抬高,水泄不畅,加之中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淤塞严重,改变了原来的自然排泄系统,对岸滩、滩涂、红树林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同时挖山取石破坏海边山体植被,生态环境和自然山水景观遭到极大破坏。由于砍树造田、珠江口水系天然淡水的冲袭和自然有害生物的威胁,沿岸的天然红树林逐渐被破坏。
  梁惠群说,中山有些海岸线景观优美,但是没有生活岸线,主要作为港口、工业、养殖等用途,尚未能作为公共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海岸线是稀缺资源,具有公共的社会价值、生态的环境价值和可开发的经济价值,但是目前这些价值并没有充分挖掘。”建议认为,中山的海岸应该预留足够的公共岸线,充分体现这一社会资源的公共性。“把全市海岸线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符合清洁生产标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滨海地区。”